沈壩鎮

沈壩鎮

沈壩鎮位於漢濱區西北部,北緯32.940115,東經108.648434,地處五台山腳下,東與大河鎮毗鄰,西南與漢陰縣接壤,北與中原鎮相連,距安康城區82公里。該鎮總面積111.74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在415——1400米之間,平均海拔700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沈壩鎮是在1997年撤區並鎮由原沈壩鄉和元潭鄉合併而成,總面積111.74平方公里, 轄20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3108戶,12044人,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沈壩鎮光照適中,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礦產豐富,資源優勢以林業為主,蠶桑、畜牧養殖、勞務輸出是全鎮的支柱產業,核桃作為全鎮一村一品產業正逐步發展壯大,另外還有金礦、藥材、食用菌等產業。沈壩鎮是六、七十年代活躍在中國文壇的著名戰士作家崔八娃的故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沈壩鎮
  • 外文名稱:shenba
  • 別名:沈家壩
  • 所屬地區:漢濱區
  • 政府駐地:沈壩村
  • 電話區號:0915
  • 郵政區碼:725001
  • 地理位置:漢濱區西北部
  • 面積:111.74平方公里
  • 人口:13044人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四季氣候宜人
  • 著名景點:龍潭、梳妝石、蓮花池、崔八娃故里
  • 車牌代碼:陝G
產業結構,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黨建工作,文明建設,鄉鎮特產,石家大院,鎮內景區,

產業結構

在“中央一號”檔案的指引下,堅持“穩定糧食、壯大蠶桑、發展畜牧、振興勞務”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正確引導農民抓經濟、興產業、搞建設、謀發展,促使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新突破。全累計調回優質小麥種2.4噸,水稻良種3.3噸,優質玉米種2.5噸,優質油菜種200餘斤,全鎮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890畝,玉米播種面積達8100畝,油菜種植面積達到1000餘畝,糧食產量達到6000噸;新建桑園750畝,栽桑26萬株,改造劣質桑園1000畝,蠶繭發種量突破7500張;建立羅仙、關耀2個村畜牧養殖示範村,培育年養豬2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50戶,畜牧養殖總出欄達到5.9萬頭(只);全年輸出勞務4033人,實現勞務產值3000餘萬元。
沈壩鎮

基礎設施

以“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扶貧重點村建設、鄉村道路鋪設、集鎮街道改
造、農田水利建設等重點工程為先導,全面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在區扶貧辦、區建設局的鼎力支持下,橋頭村順利完成扶貧重點村建設項目,新修村組公里6公里,改造高低壓線路103桿、10公里,建人飲站一處,新建村活動室1所,新建村國小校舍80平方米,完成農戶“五改三建”50戶、移民扶貧搬遷5戶,安裝村村通工程4套,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觀;著力加快鄉村道路建設,通過政府“打底子,民眾蓋面子”,完成了轄區沈澗道路硬化,沈元道路硬化3公里,民眾共投資近100萬元,同時,沈雙道路硬化全面鋪開,為國家項目。納入通達工程的迎風、廟溝、北溝、關耀、沙溝五個村已全面啟動,進展順利。沈澗路的開通使沈壩的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到市中心一個來回要一天,要繞道雙溪經葉恆路,再到316國道,才能到安康。所以安康城裡有人說:沈壩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而現在沈壩到城區一個來回不到3小時,全程不到70公里。是漢濱區西北方交通最方便的集鎮。沈元路、雙沈路、沈澗路、三條幹線交匯於沈壩街道,客流量、和貨流量比以前翻幾倍,全鎮的經濟快速發展。
沈壩鎮

社會事業

認真落實現行生育政策,圍繞全年計畫生育目標任務,認真開展“三查三清”活動,狠抓“三查”及各種節育措施落實,從嚴查處違法生育行為,共清理政策外生育120人,人口出生率為7‰,新出新人口政策符合率為95%;教育事業長足發展,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兩基”複查工作成效顯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兩免一補”政策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入學難的問題得到解決,獲得“省級教育強鄉鎮”的殊榮;衛生事業快速發展,農村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進一步完善,醫療救治和災發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斷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鋪開,就醫看病難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全面落實,綜治工作平穩推進;繼續鞏固宵村稅費改革成果,嚴格執行農民負擔“八個禁止”,加大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力度,減負工作紮實有效,各項支農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社會保障體系和困難民眾救助體系不斷健全,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困有所幫。
沈壩鎮

黨建工作

“三級聯創”工作進展順利。全鎮新發展黨員19名,其中預備黨員5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5名。調整支部書記1名。村級活動室公房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籌資4萬元的沈壩村公房建設全面竣工投入使用。陽山、橋頭、花紅、關耀4個村公房建設已動工,計畫於2007年7月底前竣工。以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紮實有效地的開展幹部作風整頓活動,狠剎各種不正之風,重塑政府形象,樹立政府威信,進一步開展構建警示訓誡活動,加強黨委領導成員抓黨建聯繫點制度,推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承諾制,注重從源頭上、制度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沈壩鎮

文明建設

廣泛深入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活動,工會、共青團不斷組織機關學校幹部職工學生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認真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戶”創建活動,2007年創建區級文明校園1個,十星級文明戶102戶,“五好家庭”240戶。不斷加強對公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嚴厲打擊“黃、賭、毒”社會醜惡現象。充分發揮黨報黨刊喉舌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全年在市區報刊雜誌發表新聞80多件,營造了良好氛圍,順利完成了黨報黨刊征訂任務。
沈壩鎮
沈壩鎮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造就了敢於拼搏新一代年輕人,在新時代的指引下,沈壩的年輕人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有從我們沈壩走出去的維和人員,他們日夜待命,為了世界的團結兢兢業業;也有我們的翻譯人員,在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在炎熱的南亞地區,有來自我們沈壩的工程人員,用他們美麗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見證一個又一個城市的發展!

鄉鎮特產

沈壩鎮礦產豐富,自古以蘊含脈金而馳名,資源優勢以林業為主,蠶桑、畜牧養殖、勞務輸出是全鎮的支柱產業,核桃作為全鎮一村一品產業正逐步發展壯大,另外還有金礦、藥材、食用菌等產業。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始建於1801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石家是一個聲名顯赫的移民大家族之一,而且還是北宋將領石守信的後裔,石氏家族曾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
大院分為三部分,前部是門廳,門廳左右各有兩個小門,由於年代久遠,已被封堵,右側門楣上刻“出為第”,左側門楣上刻“入為孝”,從小門通往左右的兩個大院住的是另外兩戶人家,也屬石姓家族的人,現在被分別編排成13號和15號。門廳直通中部大院,這裡沒有北方四合院裡常見的影壁,倒是橫著一條半米高的門檻,門檻上有一組四開的“屏風”式二門,跨過門檻就是中部大院了。大院往後是上房,一進大院抬頭就能見到上房門楣上的一塊大牌匾,上書“聖旨敕旌節孝”,此牌匾是道光二十七年為“敕旌處士石名忠之妻嚴氏”所立。
清代光緒年間的石氏族譜詳細記載了石氏家族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沙石氏為宋開國元勛石守信後裔,後來,“高祖自於乾隆四年由湖南長沙府善化遷陝,卜居安邑沈桑銀杏河……(沈桑銀杏河即現在的沈壩鎮迎風河村)如今生活在石家大院的族人有三十多口,從族譜上推算,從湖南遷陝已有十代人了。

鎮內景區

境內有陝南“第一高峰”之稱的鐵山,原始森林五台山,動人的龍潭傳說 ,梳妝檯,遠近聞名的蓮花池,透過美麗的傳說,使得這塊土地變得更加神秘而美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