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吾

沈卓吾

沈卓吾(1887年-1931年)幼名孔才,生於如皋磨頭鎮。家境清寒,父親以教書為業,早年病故。母親代人家做針線、洗衣服,將他撫養成人。

沈卓吾初在商店學生意,後來到如皋工業學堂當職員。因聰敏好學,被送江南高等工業學堂(一說上海高等工業學堂,存疑)補習工藝,畢業後留校為技師。因為經常和同學談論革命,被人告發。他得到將被逮捕的訊息後逃往日本,改名犖,字卓吾。在橫濱,沈卓吾謁見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奉命回國策划起義,曾為革命黨人焦達峰秘密運送槍械至湖南。

辛亥革命成功後,沈卓吾回到如皋,與姜渭璜等人合資創設花邊結網公司,開如皋婦女手工產品銷往國外之先河。其後,他在上海主辦《工商日報》和《中國晚報》,宣傳三民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卓吾
  • 別名:幼名孔才,名犖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如皋
  • 出生日期:1887年
  • 逝世日期:1931年11月
  • 職業:媒體人
  • 畢業院校:江南高等工業學堂(存疑)
  • 主要成就:為孫中山先生留聲第一人
人物簡介,為中山留聲,

人物簡介

當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省旱災時,他積極向南洋華僑勸募巨資,親赴災區賑濟。沈卓吾和孫科交誼深厚。武漢國民政府成立前,沈任上海電報局局長。孫科任交通部長,委任沈為其所屬電政司司長,後又改任財政部印花稅處處長兼江蘇印花稅局局長及上海特區印花稅處主任。民國十八年(1929年)“孫總理奉安大典”,沈任奉安委員會秘書,主持編纂《奉安實錄》。民國二十年(1931年)罹難之前,沈已接受委任將赴南京鐵道部任要職。
大德輪出事後,浮屍滿江,但未見沈的遺體。後來家屬懸重賞找尋,兩個多月後,有人發現江邊灘上有一屍體,面目已經模糊,根據衣服和袋裡的一張名片斷定為沈的遺體,後葬於如皋東門外仙鶴鄉通揚運河北岸。喪禮極為隆重,銘旌系孫科所書。于右任書輓聯:“大志已隨流水去,捨身卻為救人來。”
沈的文章、書法俱佳。《如皋中山鐘樓碑記》系縣長錢佐伊撰文、沈卓吾書。他的故居在冒家巷南端,子女皆在美國定居。

為中山留聲

“諸君,我們大家是中國人,我們知道中國幾千年來是世界上頂富頂強之國家……大家同心協力來救國,中國就可以反弱為強、轉貧為富,就可以同今日之列強並駕齊驅!”這段久遠而親切的國語演講是孫中山去世前一年留下的。這是孫中山一生中僅有的一次錄音留聲,也是他利用近代科學發明來宣傳政治主張,喚起民眾覺醒的嘗試。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孫中山唯一存世的錄音是由當時(1924年)上海的中國晚報社社長沈卓吾在廣州南堤(現在沿江中路)俱樂部內專門為孫中山錄製的。
沈卓吾,初名孔才,後改名犖,字卓吾。1887年生於江蘇如皋磨頭鎮。他自幼家貧,父亡母寡,寄居如城,就讀於如皋孤幼國小、如皋工業學堂,後因學習成績優秀被選送到上海高等工業學堂深造。畢業後留校,因與同學談論革命,被清政府通緝,後被迫東渡日本。他在日本橫濱拜見了孫中山,加入同盟會。歸國後,他在上海英商勝家縫紉公司任職員,並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20年沈卓吾在上海創辦了《中國晚報》,開始傳播革命思想。
1924.5.30在廣州為孫中山錄音時沈卓吾留影1924.5.30在廣州為孫中山錄音時沈卓吾留影
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白雲山養病。這時《中國晚報》剛剛組建了留聲部,社長沈卓吾帶領留聲部技術人員來到廣州,為孫中山錄音並發行演講“唱片”。沈卓吾想通過這次錄製的演講“唱片”來宣傳孫中山的革命理念,並藉此機會來擴大報社的影響。孫中山則基於此演講“唱片”可以更好地宣傳革命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在江蘇省如皋市檔案館館藏的資料里有一份沈卓吾之女姚沈美德為紀念其父誕辰102周年而寫的《中山先生留聲始末》,該文詳細記錄了沈卓吾為孫中山先生錄音的全過程:
“民國十三年五月四日,上午九時,自滬乘日輪靜岡丸起程,風平浪靜,欣治、慶三兩位錄帶技師同行。
五日,航行甚穩,波平如鏡。
六日,航仍平惟舟行漸南,暑熱漸增,船員均改御夏服。
七日,下午一時抵港(香港),晚十時,換乘英船赴港,船上有英兵警備。
八日,上午六時抵廣州,投宿泰安旅館,多蚊,夜不成寐。
九日,遷居東亞旅館,室僅容膝,然較昨舒適多點。
十日,孫大元帥身體不豫,頗以為慮。
十一日,孫大元帥仍臥病,收音時日不能定。
十二日,謠傳孫大元帥病篤,愈覺焦躁不安。
十三日,偕技師往南堤俱樂部視察,準備布置收音室。
十四日,將所攜收音機件運往南堤俱樂部。
十五日,收音機件裝置完成,是日起,作種種準備。余忽患痢,仍每日力疾赴俱樂部,天復多雨,殊覺煩悶。
二十二日,許崇智將軍就任總司令,孫市長哲生蒞臨俱樂部,視察收音設備,談悉大元帥已痊可。
二十五日,欣治君亦患病,熱度高至三十九度。
三十日,接大元帥侍從室通知,本日可以收音,下午五時,孫大元帥果由大本營乘以汽艇蒞俱樂部,扈從僅二人,並無戒備。余早已率同技師,屏息以待;孫公服灰色中山裝,身高五尺一寸,當將收音喇叭高度校正,並敬謹稟告收音上一切心得,當蒙首肯,旋即起立演講,態度從容和藹,發音高低適中,計收國語四面、粵語兩面,孫公雖在病後,毫無倦容,共歷四十分鐘而退,僅最後略現氣急而已。
六月一日,機件裝箱完畢,乘船赴港。
二日,上午零時半抵港,移乘日船伏見丸,船行三日均平穩。
五日,上午抵滬,此行已逾一月,大功告世,可喜也已。”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孫中山先生一生努力“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的殷殷之情,同時也反映出沈卓吾為完成這次錄音所付出的艱辛。
1924中國晚報館發行孫中山演講“唱片”1924中國晚報館發行孫中山演講“唱片”
為了方便更多的民眾都能聽懂演講內容,孫中山錄製了兩個版本,一段是為北方民眾收聽而錄製的國語(國語)版本,另一段是帶有廣東香山口音的粵語版本。錄製完畢後,沈卓吾回到上海,將孫中山的演講製成全套三張(國語兩張,粵語一張)每分78轉的膠木唱片,並於當年下半年以《勉勵國民》《敬告同志》為題向海內外出售發行。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不幸病逝,這段錄音便成了偉人留存於世的唯一聲音(此“唱片”現在僅存不超過10套)。
1931年11月,江北大水,哀鴻遍野,沈卓吾攜賑濟款從上海乘大德輪船赴災區查勘,途中不幸船毀於火,落水殞身,時年44歲。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曾為沈卓吾題寫輓聯,褒獎他“大志已隨流水去,捨身都為救人來”的情懷。沈卓吾英年早逝,他那投身中國革命的豪情壯志也因大德輪的大火隨水而去,然而為孫中山留聲的“無量功德”非沈卓吾莫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