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

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

作 者:(唐)沈佺期,(唐)宋之問 撰,

陶敏,易淑瓊 校注

版 次:1

頁 數:814

字 數:463000

印刷時間:2006-2-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101022445

包 裝:平裝

基本介紹

  • 書名: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
  • 定價:¥56.00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1-11-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沈佺期,宋之問,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沈佺期(約656-719)字雲卿,內黃縣張龍鄉沈村人。唐代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人稱“沈宋”。其最大的貢獻在於促成近體詩格律定型化,他繼南朝著名文學家沈約提出“四聲八病”之說後,總結500年間套用于格律形式的實踐經驗,把逐漸成熟的近體詩形式肯定下來,又完成“回忌聲病,約問準篇”,使人們作格律詩有所遵循。
著名學者鄭振鐸認為:“七言律的建立,對於後來的影響是極大的,沈、宋的最偉大的成功便在於此。”在文學史上,可謂前承唐初四傑,後啟開元之盛。為唐詩承先啟後的代表人物。《舊唐書》、《新唐書》、《唐才子傳》、均有其傳,《全唐詩》錄其詩三卷,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的《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分冊。書中收錄了這兩位後唐詩人的代表作,並配以較為詳盡的注釋。對於了解這兩位名人對唐代及整箇中國詩歌的影響及所處的重要地位具有較大的幫助作用。
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系統性及可讀性,可供廣大學者及中國古典文學愛好者參閱。

作者簡介

沈佺期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台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宋之問

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佺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初唐四傑創作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並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圖書目錄

上冊
前言
沈佺期集校注
目錄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附錄
下冊
宋之問集校注
目錄
卷一
卷二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