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久珩

沈久珩

我國冶金設備工程測試和故障診斷領域的知名學者之一。1957年就開始從事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和冶金設備測診研究,在冶金高校中率先開設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主編第一本統編教材,開闢該領域研究的研究生方向;主持軋機測試中心及北方設備測診中心工作,對冶金企業的百餘台設備進行工程測診,解決多項生產關鍵和工程科技難題;設計和主持研製多種新型大力感測器,發明附著式超輕型大力感測器。為我國冶金設備的人才培養、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久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31-1-16
  • 職業:知名學者
  • 畢業院校: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
簡介,大學畢業後,主要成就,冶金設備測診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培養人才,多項測試技術的開發者,沈久珩-簡歷,沈久珩-主要論著,

簡介

沈久珩,1931年1月16日出生於北平(今北京)市海淀區木樨地村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沈久珩1952年考入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成為首屆冶金機械專業本科生之一。195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學畢業後

大學畢業後,沈久珩留校任教,先後任冶金機械實驗室、冶金機械教研室及機械系副主任、機械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冶金系統軋機測試中心負責人。1960年晉升講師,恢復職稱制後的1980年晉升副教授。1982年3月,因在北京建設第二所冶金高校的需要,經兩校組織協商和冶金工業部(簡稱冶金部)批准,沈久珩奉調北京冶金機電學院(今北方工業大學),先後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機械系主任兼冶金機械學科主任、機械工程計測研究所所長及中國有色金屬冶金系統北方設備測試與診斷中心負責人。

主要成就

沈久珩1957年就開始從事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和冶金設備測診研究。從教40餘年。在冶金高校中率先開設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課程,主編了第一本統編教材,開闢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生方向,舉辦技術培訓班。主持軋機測試中心及北方設備測診中心工作,對冶金企業的百餘台設備進行了工程測診,解決多項生產關鍵和工程科技難題。他主講過軋鋼機械主要設備、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軋鋼設備測試研究方法及冶金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等課程。指導了9屆碩士研究生,主編、合編、合譯著作5本,撰寫論文及研究報告80餘篇。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9項,全國發明展金獎4項。
1983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1990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1984年及1989年先後被選為北京市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勞動模範。
他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設備學術委員會第三屆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政府有色金屬工業組首屆顧問。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冶金設備測診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以提高現有冶金設備效能為目標的冶金設備測診研究,是20 世紀50年代興起的新科技,當時在我國還是空白。1957年初沈久珩就成為冶金高校中第一個以機械工程測試技術為基本手段,研究冶金設備的科研組軋機測試的核心成員,開展了研究工作。在冶金機械實驗室的建設中,他主持和參加了作為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教學、科研實驗基地的電測室的建設。1959年,沈久珩與太原鋼鐵公司合作,利用科研組研製的電阻應變儀和感測器,對引進的1000毫米初軋機進行了大規模工程測試首次獲得成功,其成果在首屆全國初軋會議上發表後,引起冶金系統同行的重視,起到了示範作用並推動了該工作的開展。
1960年,冶金部在北京鋼鐵學院機械系建立全國軋機測試中心,使冶金設備測診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有政府部門領導支持、與國家經濟建設和生產發展密切結合的新階段。當年,沈久珩與其同事合著了《電阻應變儀及其在軋機測定中的套用》專著。1962 年,受冶金部委託為全國冶金系統舉辦了首屆軋機測試培訓班,並與鞍山鋼鐵公司(簡稱鞍鋼)、武漢鋼鐵公司及上海冶金局合作,作為培訓班結業實踐環節,對鞍鋼半連續軋鋼廠的兩套機組進行了大規模工程測試研究,有數十個重點冶金企業的學員通過培訓結業。類似的培訓班舉辦5次,培養了國內首批從事冶金設備測診研究的企業技術骨幹,使這一新興學科得到有效傳播和普及,1963 年以後,在沈久珩的主持下,軋機測試中心的工作進入了加強工程實踐、擴大套用效果的新階段。
“文化大革命”期間,冶金設備測診研究工作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造成設備故障激增、生產效能急降的損失。為此,冶金部於1972年專門下達了關於加強軋鋼設備測壓工作的通知,使冶金設備測試研究工作有了恢復和加強的轉機。

培養人才

1975年以後,開始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工作重點一是加強人才培養,二是強化工程實踐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在人才培養方面,除繼續為企業舉辦培訓班外,在1959年已將冶金設備測診研究引入教學的基礎上,又在冶金類高等學校率先設定了《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新課程和《軋鋼設備力能參數測試研究》的研究生方向,主編了冶金高校首本《機械工程測試技術》統編教材,指導了9屆碩士研究生,並為東北重機學院(今燕山大學)、北京郵電學院(今北京郵電大學)、江西冶金學院(今南方冶金學院)等院校代培了進修教師。1982年奉調北方工業大學後,又建成了機械工程計測研究所和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委建的北方設備測診中心。沈久珩還兼任了負責有色冶金系統設備測診技術工作的中國有色冶金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和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有力地推動了設備測診研究工作的開展。
沈久珩不僅在冶金設備測診研究這一新興學科領域的引入和起步作出努力,而且在隊伍、學術、基地的建設和人才培養、技術開發、技術推廣及工程套用等諸方面都為新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多項測試技術的開發者

沈久珩在長期冶金設備測診研究中,有不少既無先例可循又無現成方法可依的研究對象,是依靠自身的創新實踐解決的。除有數十項屬國內首次實踐成功外,還提出和擬訂了多項受試目標的工程測試技術和方法,例如:1962年至1980年,擬訂了軋機機座彈性模數(剛度)的壓靠法、輥間力源法和軋製法等多種工程測試方法;1975年,擬訂了大位移的彈性—剛性組合感測器測試方法;1976年,擬訂了懸臂矯直機輥軸懸臂剛度的測試方法、多輥矯直機矯直力系和矯直力分量的分割單元測量原理和方法、大斷面工件多點動態彈塑性矯直應變線上追隨測試方法和全淬重軌矯直殘餘應力測定方法;1979年,擬訂了板帶軋機壓下裝置隨機輥縫指示精度的線上分角校準方法、大型萬向接軸關節叉扁頭危險應力的測試方法和機架立柱電渣焊縫應力的檢測方法;1980年,擬訂了附著式大力感測器的專用校準方法;1982年至1983年,擬訂了大衝擊軋機軋制力的雙感並聯快速自標接替的測試方法、變徑孔型軋輥軋制中咬入半徑的動態隨機測試方法、軋機主傳動系統分軸段及彈性聯軸器扭轉剛度的測試方法、具有複合運動的機件衝擊力的有線傳輸測試方法和軋機主傳動系統安全銷折斷載荷的線上落錘載入測試方法;1989年至1994年,擬訂了板帶軋機軋輥軸向力的測試方法、軋輥止推軸承偏載力矩的測試方法和工作輥偏移水平力的測試方法;1998年擬訂了重載鏈條內撐式拉力檢測方法並設計了低位可移內撐式重載鏈條專用拉力試驗機等。上述方法都在相關的工程科技實踐中得到有效套用,有些內容亦被有關著作引用。

沈久珩-簡歷

1931年1月16日 出生於北京市。
1952~1956年 在北京鋼鐵學院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學習。
1957~1982年 任北京鋼鐵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副所長、系副主任。
1982年~ 任北方工業大學研究所所長、系主任、教授。

沈久珩-主要論著

1 孫一康,沈久珩,劉宏才,等.電阻應變儀及其在軋機測定中的套用.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60
2 汪家才,王祖城,沈久珩,等.軋鋼機力參數計算理論.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3
3 沈久珩.軋鋼機械主要設備.北京:北京鋼鐵學院,1975
4 沈久珩.1300八輥軌梁矯直機矯直力測定研究.重型機械,1978(2)
5 沈久珩,林鶴.1000噸浮動軸鋼坯剪下機力能參數和機架振動的測試分析.重型機械,1980(7)
6 沈久珩,平鵬,洪永青,等.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1985
7 沈久珩.輥式矯直機輥組矯直力系和矯直力分量的分割單元測量原理及其工程套用.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86(1)
8 沈久珩,吳晚雲,吳伯農,等.迴轉窯承托系統運行工況的工程測試及超靜定載荷的狀態分析.有色設備,1991(5):101~108
9 Shen Jiuheng,Ma Lidan,Wu Wanyun et al.Mechanical Analysis On Deviation Load Failure of Indeterminate Equal-Strength Structural Member Group ICFAP’95.1995(6):134~13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