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縣清真古寺

沈丘縣清真古寺

沈丘縣清真古寺,中國伊斯蘭教古寺。原名“至元寺”、“老寺”。坐落在沈丘縣城東關大什字西南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沈丘縣清真古寺
  • 地理位置:沈丘縣城東關大什字西南隅
  • 氣候類型: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歷史沿革,古寺布局,

歷史沿革

據《沈丘縣誌》載:元初,蒙古汗國為鎮戍中原,從中亞征簽一部分色目人和當地漢人加入“探馬赤軍”。其中由波斯人穆罕默德·阿李率其部落的四個營隊駐屯於古項城縣東郊(今沈丘縣城),戰時出征,平時屯聚牧養。阿李所部皆穆斯林,於1273年(至元十年),在此創建了豫東第一座“麥斯吉德”教坊——至元寺。並在營寨中間開鑿了一眼“四方沿井”,供阿李的四個營隊飲用。700多年來,沈丘穆斯林一直飲用著這眼古井。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因陷河城廢,項城縣治所南遷。1502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經西北洪洞大槐樹遷入的穆斯林馬輝及子孫重建了至元寺,並稱此地為“槐坊”。據寺內明碑刻記載;寺院規模宏大,占地15畝,仿廟式建築,牌坊山式大門,“火牆疊檐,三進庭院,曲欄環繞,寬敞明靜”。整座寺院內由大小63間房舍組成,是取先知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復興者)壽數相同之意。後寺院在明末戰亂中遭兵燹。
沈丘縣清真古寺地理位置
到1653年(清世祖順治十年),經西北及黃河北遷入的穆斯林增多,以李、馬、龐、海、劉姓為主,散居槐坊四周,建30餘村落,多以經商耕田為業,市井開始繁榮,“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漕運興旺,牆桅樹密,水路交會之鄉,財源堆積之藪”,槐坊逐漸成為豫東皖北商貿通衢重鎮。時馬氏來祖馬輝倡導眾穆民修寺,經馬延縉之手,於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完成修寺大業。重修的至元寺由主院、南庭院及北園林三部分組成。主院由門樓、過殿、卷棚、大殿及望月樓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廂房為南、北講經堂對稱,具有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特色。南庭院為磨房倉儲、經匣房及海里凡歇息之地。經月亮門入北院進深為一處園林,園內有西講堂、演武廳、兵器房。園中閣台亭榭、奇花異卉、古槐參天,是回民勞作之餘休憩、健身習武之處所。整座寺院磚基、瓦頂、正脊、垂脊、檐口為綠色琉璃瓦嵌蓋,屋面覆以鉛灰色筒子瓦,雕樑畫棟,紋檐繩桷,刻楹塗壁,懸匾垂聯。大殿中央豎有古庫法體“台思米”和“皇帝萬歲牌位”。北講經堂上額懸掛(1801年清嘉慶六年)河南巡撫使牛鑒題“明經堂”匾。過殿上方有直隸總督兼陝甘出撫使五品頂帶三級花翎巴圖魯·哈速魯贈的“道源無極”匾。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年間一甲一名武進士,人稱“滿天星斗,天河一道,乾國忠良”的雲南督軍張鳳鳴(1850-1908,回族,祖籍西平)為寺院贈匾“道遵獨一”。(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沈丘籍御前侍衛、正定府鎮台、副將馬延襄贈匾“是有真宰”懸於卷棚上方。大殿中央明柱刻有中原書法名家李潤科親書楹聯,上聯“獄海火烈要是慾火點捻”,下聯“考賽水甜究從德水發源”。清光緒年間沈丘縣清真古寺大伊瑪目杜寬哈只題匾“德步桑梓”、“功補造化”匾懸於南講經堂內。藏經室內有各種經書1486冊,古手抄本500餘冊,其中,大部分是明代黑伯李阿訇的手寫經書,還珍藏有清末名嗓穎、陳二州的書畫家李東運大阿訇的《三羊開泰》畫卷。同其它古建築一樣,該寺建築物多有吻獸裝飾,但由其花卉圖案組成,有遠看是獸,近觀是花之感,體現了伊斯蘭的文化特色。
該寺院在“文革”中被改建為化工廠,望月樓拆了當煙囪,寺院建築遭到嚴重破壞。1980年開始修復。1993年5月,由已故河南省伊協常委、周口地區伊協會長、沈丘縣政協副主席李道全大阿訇倡議重建古寺望月樓,得到沈丘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大力資助。1993年6月25日動工重建。1994年3月14日落成。2000年9月25日,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寺布局

重建的望月樓改在寺院門樓處,兩側增建了二層配樓20間,主樓高五層32.6m,樓體建築面積733㎡。望月樓底層為門樓,兩側臥立一對青石獅刻。二層面外四個無底拱孔裝飾,三、四層為四角挑檐,覆綠色琉璃瓦,二至五層均建外廓檻欄,便於人們登臨目送,覽觀市景。各層廓壁裝格子枋欞拱式窗,四角掛風鈴。五層為六角攢尖式建築,上托綠色穹頂,頂心上方為寶葫裝飾,頂桿豎新月、五星。全樓上下翼角呼應,振振欲飛。原新華社社長穆青為新落成的望月樓親書“清真古寺”、“望月樓”匾額。
一方古寺,一方文化。至元寺經過700多年的重建擴建,其規模雄偉壯觀,氣勢恢宏,既有古典傳統的莊嚴、肅穆,又不失伊斯蘭文化的巍峨、典雅。舉首望宇,日月輝煌近在眼前。登樓鳥瞰,人間勝景盡收眼底。這座中原民族文化瑰寶,已成為豫東一大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