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羅涅日-DM雷達

沃羅涅日-DM雷達

該雷達的峰值功率達625千瓦,它擁有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大型計算機組、信號分析處理設備及配套設備儀器,均為俄羅斯國產,並採用模組化設計,可通過更換相應的設備模組迅速完成日常維修和系統升級,時刻保持最先進的技術性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沃羅涅日-DM雷達
  • 外文名:無
  • 峰值功率:峰值功率
  • 產地:俄羅斯
預警雷達探測距離6000公里,中國西部進入雷達預警範圍,七年反導缺口終閉合,能鎖定“飛行的老鼠”,

預警雷達探測距離6000公里

世界上功率最大,探測距離最遠的是俄羅斯的“沃羅涅日”陸基飛彈預警雷達。沃羅涅日”飛彈預警雷達不僅性能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製造工藝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所安裝的設備大為減少,能耗大幅降低,自動化程度大為提高。
據稱,這種預警雷達與“第聶伯”雷達多層式結構完全不同,能有效監視、跟蹤、識別並測量4800~6000公里外的各種飛彈和其他目標,且耗電量僅為“第聶伯”雷達的1/3。同時,自動化設備的運用也大幅減少了操作人員的數量。

中國西部進入雷達預警範圍

據報導,探測距離達6000公里的“沃羅涅日-DM”新一代飛彈襲擊早期預警雷達2006年在列寧格勒州列赫圖西村投入試驗性作戰值班,在本月12日正式投入作戰值班前的6年時間裡,它滿足了對俄羅斯整個西北方向空情及瑞典、挪威等國境內的北約飛彈發射情況的監控。
位於伊爾庫茨克州的一座新建“沃羅涅日”雷達目前也進入收尾階段。有專家稱,一旦該雷達投入使用,俄軍就可實現對包括中國西部地區在內的整箇中亞、南亞方向的早期飛彈預警。

七年反導缺口終閉合

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出席雷達啟動儀式時說:“建設類似雷達站是俄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沒有這些現代化雷達站,我們簡直就是瞎子。我們將盡一切可能,讓飛彈攻擊預警系統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有效地發揮作用,讓每一個戰略性空域都沒有雷達盲區。”
“沃羅涅日-DM”新型雷達站是俄羅斯雷達網中重要組成部分,使俄西北方向的反導預警系統恢復了完整性。自從拉脫維亞斯克倫達市附近的俄羅斯雷達站被迫關閉後,該系統就長期殘缺不全。啟用“沃羅涅日-DM”後,俄羅斯終於堵住了西北方向達7年之久的反飛彈系統缺口。“沃羅涅日-DM”監控範圍從摩洛哥到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甚至遠至美國東海岸。
在蘇聯時期,在蘇聯國境線周邊總共建立了8個雷達站,3個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奧列涅戈爾斯克和伊爾庫茨克,其餘5個在波羅的海沿岸、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亞塞拜然。蘇聯解體後,俄軍設在別國的雷達站遭到蠶食,8箇中目前只有4個雷達站仍在正常運轉。如在美國和拉脫維亞政府的壓力下,設在拉脫維亞境內的雷達站被迫關閉;烏克蘭境內的雷達站也已被該國占有。
俄羅斯計畫在本國四周建設5-6座“沃羅涅日-DM”新型雷達站。屆時,俄羅斯將完全不用再依賴建立在別國的雷達站,就能監視從北非到西太平洋的廣大空域。

能鎖定“飛行的老鼠”

“沃羅涅日-DM”系統有兩個梯隊,第一個是太空梯隊,由觀測衛星構成,負責摸清彈道飛彈的發射跡象;第二個是地面梯隊,由“達里亞爾”、“第聶伯”和“伏爾加”雷達站組成。在收到衛星預警信號後,這些雷達就會確定飛彈的飛行方向和核彈頭可能的攻擊坐標。最後,這些雷達收集到的信息以匯總後,將傳送到俄軍反飛彈防禦系統指揮部。
“沃羅涅日-DM”的出現,使空中和太空的搜尋範圍擴大了數千公里,而且同原有雷達相比發現和確定目標的能力更強。這種雷達“視力”極佳,設計師們開玩笑說:如果一隻老鼠能飛的話,都能鎖定它。也就是說,“沃羅涅日-DM”能夠發現所有彈道和巡航飛彈,甚至包括衛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