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縣戲曲志》是沁陽縣文化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沁陽縣戲曲志
- 作者:沁陽縣文化局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88年0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在中華民族豐碩的藝術寶庫中,戲曲藝術占據著重要而獨特的位置,它是全國各族人民經過上千年的共同努力創造才得以形成、發展,完備起來的綜合藝術,是社會發展同步並進的不可低估的精神產品。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戲曲藝術長期被禁錮在牢籠中,擱置在社會的最低層,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新中國的成立使戲曲事業枯木逢春,獲得勃勃生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文藝“雙百”方針的沭浴下,戲曲藝術迅速發展,空前繁榮,進入了一個方向明確,前景廣闊,根深葉茂、大有可為的新階段。
作品目錄
封面
沁陽縣戲曲志
題詞
河南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 王南方題詞
焦作市文化局局長 張天翔題詞
中共沁陽縣委書記 牛學文題詞
沁陽縣縣長 閻仰德題詞
沁陽縣副縣長 王錫柱題詞
沁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立華題詞
沁陽縣政協主席 賀棠宗題詞
沁陽縣宣傳部部長 齊天昌題詞
沁陽縣文化局局長 周啟耀題詞
沁陽在中國戲曲歷史上的地位
前言
《沁陽縣戲曲志》領導小組
《沁陽縣戲曲志》編輯室
圖片
領導小組組長周啟耀在審稿
領導小組成員衛德良在改卷本
主編 郭全仁在繼續修改卷本
領導小組成員楊建超在改卷本
懷梆老藝人音樂唱腔研討會在沁陽召開劇團、戲校省地專家全體同志於1982年合影留念
新鄉地區文化局付局長賴金貴 沁陽具文化局長周啟耀和懷梆老藝人肖月芳一起座談
懷梆老藝人演出《五風令》後的合影留念
新鄉地區懷梆老藝人座談會首次在沁陽召開
懷梆劇團首次參加省戲曲會演的全體同志留影
河南省《戲曲志》第一次評稿會全體同志合影
《戲曲志》沁陽縣卷郭全仁(左二)、焦作市卷董清江(右一)、省卷編委會副主任馬紫晨(中)、省卷編輯部副主任楊建民(左一)焦作市文化局副局長張金玉(右二)合影留念。
《沁陽縣戲曲志》領導小組合影。
《沁陽縣戲曲志》編輯人員認真研究修改卷本
沁陽縣影劇院前大廳外觀
趙寨劇團(半農半藝)在本村舞台上演出
懷梆《朱載堉》劇照。何塘(趙登雲飾)、朱載堉(孫國成飾)
懷梆《張春醉酒》 鄭傑 (戈保春飾)
秦素芳飾穆桂英
秦福田飾徐中
王福江飾張飛(一)
王福江飾張飛(二)
懷梆《穆桂英下山》。穆桂英(秦素芳飾)、楊宗保(戈保春飾)。
《張春醉酒》 徐佳蓮(趙玉清飾) 秋菊(秦素芳飾)
京劇:張飛臉譜
懷梆:張飛臉譜
包拯臉譜
姚期臉譜
安王臉譜
王彥章臉譜
王百超臉譜
蓋蘇文臉譜
趙玉清飾閨門旦
趙玉清飾老旦
《夜戰馬超》王福江飾張飛,秦福田飾馬超
辛世旺飾《秦香蓮》中的包公
李法貴飾《反西京》中的張隨
龐立虎飾《三岔口》的劉利華
趙玉清飾劉玉娘
車書生飾陳平
懷梆小生趙登雲演呂布
二花臉楊如義演楊七郎
龐立虎飾孫悟空
辛世旺伴演姚期
豫劇《西廂記》焦秀玲飾張君瑞
懷梆《張春醉酒》趙玉清飾徐桂蓮
目錄
綜述
圖表
一、大事年表
劇種表
沁陽縣劇種分布圖
志略
一、劇種
二、劇目
(一)劇目表
(二)改編劇目
(三)創作劇目
(四)移植劇目
(五)文革期間(1966年-1976年)演出劇目
(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演出劇目(1978以後)
代表劇目
三、音樂
(一)樂隊體制沿革、特點
懷梆的音樂唱腔
唱腔選例
四、演表
(一)行當角色
(二)把子功
(三)基功身訓
(四)翻打藝術
(五)表演選例
(六)導演制的建立
五、舞台美術
(一)演出道具
(二)舞台陳設
(三)燈光布景設施沿革
(四)化裝
(五)服裝頭盔
六、機構
(一)班社
(二)劇團
(三)京劇協會
(四)劇目工作組
(五)戲衣作坊
(六)戲曲學校
(七)半職業業餘劇團
七、演出場所
(一)戲樓(舞樓)
(二)土草台
(三)露天影劇院
(四)風雨劇場
(五)劇場管理
八、演出習俗
(一)主俗
(二)邊谷
(三)諱忌
(四)必演
(五)班規
(六)叫號
(七)古廟會
九、文物古蹟
(一)樂舞戲俑
(二)戲曲碑誌
(三)古戲樓遺蹟
(四)老劇本
十、軼聞傳說
十一、諺語、術語、行語、隱語、楹聯
(一)諺語
(二)術語
(三)行話、隱語
(四)楹聯
傳記
傳記
張樹柱
李紫恆
荊萬金
楊寶
呂水山
趙成全
苗發信
傅連成
於有才
郭玉喜
劉春祥
趙楨福
廉振海
簡介
李法貴
趙登雲
肖月芳
車書生
辛世旺
趙玉清
秦傳堂
秦素芳
王福江
龐立虎
焦秀玲
蔡清花
衛宇元
楊立義
王一善
劉保才
附錄
附一、懷梆“十大弟兄”
附二、清末沁陽縣懷梆主要演員一覽表
附三、民國年問懷梆主要演員一覽表
附四、建國後懷梆劇團演員一覽表
附五、戲曲愛好者
附六、本志走訪人員
附圖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