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沁陽北大寺
- 地理位置:沁陽市老城區西北部
- 創建年代:未詳
- 重修:明萬曆八年
地理位置,簡介,歷史,
地理位置
沁陽北大寺位於沁陽市老城區西北部,沁陽市自治街中段。
沁陽北大寺
簡介
沁陽北大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清真寺古建築。位於河南省沁陽市市區自治街中段。創建年代未詳,明萬曆八年(1580年)重修,清代增建並重修。沁陽清真寺俗稱北大寺。坐西朝東,分男寺、女寺。占地面積約3100平方米。女寺為多座硬山灰瓦頂建築。男寺規模大,現存大門、過廳、南北講堂、拜殿等,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券棚琉璃瓦頂,檐下施斗拱。南、北講堂各三間,由券棚歇山頂前殿、懸山頂後殿、樓閣式窯殿連線而成,琉璃瓦覆頂,檐下施斗拱,脊飾異常精美。寺記憶體有明清碑刻九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春二月,生機盎然。我從江南慕名來到河南沁陽,瞻仰伊斯蘭教古寺古碑。沁陽,舊稱懷慶府,曾出現過司馬懿、韓愈、李商隱、郭熙、張渭、朱載育等歷史名人,還有陳氏太極拳、四大懷藥、懷梆戲、竹林七賢、愚公移山等聞名於世。回族在沁陽也有悠久的歷史。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春二月,生機盎然。我從江南慕名來到河南沁陽,瞻仰伊斯蘭教古寺古碑。沁陽,舊稱懷慶府,曾出現過司馬懿、韓愈、李商隱、郭熙、張渭、朱載育等歷史名人,還有陳氏太極拳、四大懷藥、懷梆戲、竹林七賢、愚公移山等聞名於世。回族在沁陽也有悠久的歷史。
歷史
沁陽北大寺位於沁陽市老城區西北部,創建於元至正年,明嘉靖四十年重建,清代增建。現存廈、殿、廳、 堂與附屬房屋八十餘間,占地3100多平米。主體建築呈軸對稱布局,三進三段,記憶體明清碑刻通,軸線建築自前而後體量與高度逐漸增加,分別以孔雀藍、綠、黃三彩琉璃瓦件飾頂。廈殿設門二道,前置柵欄門,中設棋盤門。過廳為單檐懸山頂,兩山半穿斗梁架間飾以壁畫。過廳之後為禮拜殿,由客廳、前後兩重拜殿及窯殿組成,其建築間均有泄水牽搭,構成一體,縱深達36米。客廳為卷棚歇山頂。拜殿由兩座建築組成。前殿為單檐歇山頂,後點為單檐懸山頂,五彩重昂斗拱,拱眼壁飾以壁畫,殿內梁、檁、柱、枋用材碩大,雕樑畫棟,瀝粉貼金,富麗堂皇。窯殿(主殿)面闊三件,進深一間,店內三室頂部分砌三個穹窿頂。殿頂為亭塔式與樓閣式相結合,飾以琉璃件十字脊,獸吻達70多個,檐下鑲嵌琉璃枋,拱及垂蓮柱,色彩繽紛,玲瓏多姿,巍巍壯觀,為我國伊斯蘭古建築的精華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