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南縣,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山西沁水縣西南的南陽村設立了沁南縣,屬太岳區二專署管轄。1947年與士敏縣合併,仍稱沁水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沁南縣
- 所屬地區:山西省
- 地理位置:山西沁水縣西南南陽村
沁南縣,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山西沁水縣西南的南陽村設立了沁南縣,屬太岳區二專署管轄。1947年與士敏縣合併,仍稱沁水縣。
南凹上,以地形地貌及所處地形命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喬家莊南山坡凹地,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南)縣與士敏縣...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系晉豫區(後歸太岳區)領導的沁南縣。福勝寺所在地蒲泓村為沁南抗日縣政府的活動、避身、聯絡駐防地點。為了培養我黨急需的抗日幹部,經晉豫區黨委批准在福勝寺建立了全縣唯一的一所沁南縣抗日高小(實為幹校)。...
抗戰勝利後,士敏縣、沁南縣合併,組建了新的沁水縣公安局,下設秘書股、政保股、治安股,預算股、看守所和公安隊。建國後,沁水公安局隸屬長治專署公安處領導。全局53人,內設秘書股、治安股、調查股、執行股、司法股、公安隊,在...
芮莊溝,以始建立莊的姓氏命名。地名含義 因相傳為芮姓始建於此溝,故名芮莊溝。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南)縣與士...
丹溝,根據歷史典故命名。地名含義 因據碑記,原名丹陽莊,因地處丹坪寨山下一山溝中,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
西連坡,以地形地貌及所處地形命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沙馬溝西邊的山坡,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南)縣與士敏縣...
柳樹壕,以地形地貌及所處地形命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周圍原柳樹較多,房屋建在壕溝內,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南...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沁水縣東部為我抗日根據地,1941年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設立士敏縣。屬太岳區三專署管轄,1947年與沁南縣合併仍稱沁水縣。按,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九十八軍歸屬朱德總司令節制,1941年8月日寇圍擊東西峪,軍長武士敏力敵...
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南)縣與士敏縣合併,恢復原沁水縣建制,屬沁水縣第三區。1950年2月改為第二區。1954年11月成立中村區。1956年3月設立中村鄉。1958年9月實行公社化,中村...
1942年12月至1946年9月曾屬沁南縣二區分委。張河行政村轄區張河、西坡、梁溝、譚嶺、5個組。1946年9月至1953年7月,屬沁水縣二區分委,1953年7月至1956年3月4個組屬張河鄉人民政府。1956年3月至1958年9月屬南板橋鄉人民政府...
牛杜莊,以姓氏而命名。地名含義 因始建村者分別姓牛和杜,故名。歷史沿革 1942年12月至1946年9月曾屬沁南縣二區分委。張河行政村轄區張河、西坡、梁溝、譚嶺、5個組。1946年9月至1953年7月,屬沁水縣二區分委,1953年7月至...
上窪莊,以地理位置及諧音命名。地名含義 屬板橋村自然莊,因地處山窪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2年12月至1946年9月曾屬沁南縣二區分委。板橋行政村轄區南板橋、山神嶺2個組。1946年9月至1953年7月,屬沁水縣二區分委,1953年7月至...
前壩上,以地形地貌及所處地形命名。地名含義 因該莊東凹一山丘擋住了澗河水,俗稱壩,始建在壩西上部,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
後壩上,以地形地貌及所處地形命名。地名含義 因該莊位於前壩上的後面,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區村制,沁水縣轄四個區中村為三區。抗日戰爭時期沁南縣駐南陽村所轄三個行政區,中村為一區。1947年7月沁水(南)縣與士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