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決策與較量:看國民黨如何敗亡大陸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頁數:267頁
- 開本:16
- 品牌:世界知識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王家聲 等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1242372, 978750124237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決策與較量:看國民黨如何敗亡大陸》從人物、事件、社會背景等多方面深刻剖析國共在治國理念、軍隊建設、外交政策、金融手段等方面的異同,從而分析國共較量時期,中共取得最終勝利地原因。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分析透徹、觀點新穎、言語犀利。作者多為史學、國政界名家,如: 沈志華、楊奎松、楊天石、陸茂清、劉波等。
圖書目錄
朱、毛為何沒有做“第二個石達開” 劉波
聯德還是聯英美?——抗戰時期中國外交的重要抉擇 楊天石
一寸山河一寸血——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抗戰 劉波
“共軍”在戰場上為何打“瘋”了 楊奎松
1947年的蔣介石與毛澤東 金沖及
且看蔣介石如何反腐敗 楊天石
金圓券風潮與國民黨的沉淪 范泓
抗戰勝利後知識分子的輿論幅度 程巢父
1949:毛澤東拒絕“南北朝” 陸茂清
共產黨“趕考”與國民黨“搬家” 劉統
蔣介石在日記中如何反省 楊天石
國民黨為何失去大陸 劉統
史達林的“反覆無常”與國共戰局的起伏 沈志華
1950:大上海的國共較量 劉統
1950:韓戰是如何發生的 沈志華
中蘇朝:一場戰爭與三角同盟——重看中俄解密檔案 沈志華
1955:第一次台海危機內幕 劉統
1958:反軍事教條主義的歷史真相 劉統
1963:刺殺劉少奇案始末 盧荻
U-2飛機背後的中美較量 鐘兆雲
聯德還是聯英美?——抗戰時期中國外交的重要抉擇 楊天石
一寸山河一寸血——你不知道的“一・二八”抗戰 劉波
“共軍”在戰場上為何打“瘋”了 楊奎松
1947年的蔣介石與毛澤東 金沖及
且看蔣介石如何反腐敗 楊天石
金圓券風潮與國民黨的沉淪 范泓
抗戰勝利後知識分子的輿論幅度 程巢父
1949:毛澤東拒絕“南北朝” 陸茂清
共產黨“趕考”與國民黨“搬家” 劉統
蔣介石在日記中如何反省 楊天石
國民黨為何失去大陸 劉統
史達林的“反覆無常”與國共戰局的起伏 沈志華
1950:大上海的國共較量 劉統
1950:韓戰是如何發生的 沈志華
中蘇朝:一場戰爭與三角同盟——重看中俄解密檔案 沈志華
1955:第一次台海危機內幕 劉統
1958:反軍事教條主義的歷史真相 劉統
1963:刺殺劉少奇案始末 盧荻
U-2飛機背後的中美較量 鐘兆雲
文摘
1948年底國共大決戰勝負已分,南京政府精銳喪盡,人民解放軍已飲馬長江北岸。四面楚歌的蔣介石被迫願和談下野,意欲通過談判爭取時間整頓兵馬,捲土重來。“代總統”李宗仁也要求與中共談判,希望談出一個“劃江而治”的局面,坐穩江南半壁江山。
此時此勢,毛澤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國,還是“沽名學霸王”滿足於“南北朝”?他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將革命進行到底”。
……
——《1949:毛澤東拒絕“南北朝”》 陸茂清
蔣介石日記中常見很多反省,自稱:所造罪孽,不能怨天尤人,只能待罪補過,以求自贖。反省之一,是外交失敗。反省之二,是軍事崩潰。反省之三,是黨內分裂,紀律掃地,組織鬆懈。反省之四,是經濟、金融政策的失敗,蔣認為這是軍事崩潰的“總因”。
反省之五,是抗戰勝利後,選擇實行民主憲政制度,以及國民代表大會選舉等,都動搖“剿匪之基本”,與“剿匪對共政策”背道而馳。反省之六,是本身的驕矜、憤懣、自恃、忙迫,不能澹敬虛心,全憑主觀行事。反省之七,是幹部制度不立,幹部腐化自私……
……
——《蔣介石在日記中如何反省》 楊天石
史達林不想與美國直接對陣。他在私下可以提供任何幫助,要槍給槍要炮給炮,但就是不能出面。但金日成頂不住美軍的攻擊怎么辦?答案只有一個,請中國出兵。
違背史達林的意願,中蘇關係就會走向解體,《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就會變成一紙空文,這是毛澤東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中國出兵朝鮮,也就不難理解了。
……
——《1950:韓戰是如何發生的》 沈志華
中共士兵是作戰勇敢,還是被逼送死?與其籠統地談論林彪的戰術如何“殘忍”,不如換一個角度,深入探討一下林彪的軍官和士兵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聽從那些“殘忍”的命令,一上戰場就“瘋了”?
……
——《“共軍”在戰場上為何打“瘋”了》 楊奎松
朱、毛為何沒有做“第二個石達開"
劉 波
長征中強渡大渡河是中央紅軍生死攸關的戰略節點,這關鍵的一仗,就是在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展開的。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曾說:“瀘定橋一戰,在長征史上意義巨大。如果這次戰鬥失敗,如果紅軍在炮火面前畏縮不前,或者,如果國民黨炸斷了鐵索橋,那么中國隨後的歷史可能就不同了。”
能否渡過大渡河,關係到中央紅軍是否會成為“石達開第二”。1863年,石達開兵敗大渡河,3萬多太平軍在此覆滅。蔣介石南昌行營秘書長楊永泰曾多次預言朱、毛將成為“石達開第二”。他還解釋說,朱毛紅軍與石達開部隊有幾個相似之處:第一是西進路線大體一致,戰術相同,到了西昌城下,石達開也是繞道而過;第二,人川的年辰屬相也相同,都是豬年,都是5月江河漲水的季節,渡河十分困難;第三,兵力相同,均為三四萬“疲憊之師”,而清軍與蔣介石的追剿部隊的數量也大體相同。蔣介石聽了很高興,也期望“讓朱毛做第二個石達開”。
其實中央紅軍同70多年前的太平軍相比,形勢更加嚴峻。紅軍到達這裡的時間比太平軍晚半個月,當時已是洪水期,河面寬達300多米,搶渡很困難。而且從安順場的上游瀘定橋至下游渡口數百公里,國民黨軍沿河陳兵、布防嚴密,並提前將所有船隻、糧食和其他一切可利用的物資器材統統搜走。
為什麼中央紅軍處境更為險惡卻能絕處逢生?只是依靠好運氣嗎?將兩軍作一歷史比較,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誰的戰略方針更符合民眾願望
1856年9月,“天京事變”後,在懷疑和猜忌中,石達開萌生去意。石的心腹謀士、元宰(元宰是石達開出走後新設的官職)張遂謀向他進言:“王得軍心,何鬱郁受制於人?中原不易圖,曷不人蜀作玄德鼎足之業?”石言聽計從。1857年5月,石率部避禍離京,前往安慶,之後行程數萬里,歷時6年到達四川腹地。而清軍正是摸清了石達開的意圖,設下口袋陣,致使石部全軍覆滅。
紅軍長征的戰略方針是“北上抗日”。中國共產黨在著名的《八一宣言》中提出:“我國家我民族已處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實事求是地說,“北上抗日”在長征初期只是一個政治口號,紅軍一直處於蔣介石大軍的圍追堵截中,當務之急是解決生存問題,即轉移到適合生存發展的新的根據地去。這種地方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按照周恩來在兩河口會議上提出的建議,新的根據地應該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區域較大,便於機動;第二,人口較多,有較好的民眾基礎;第三,有較好的經濟條件。這三條理由固然不錯,但其實還有兩點沒有點透:其一,在兩至三省的交界處,處於軍閥割據的“三不管”地帶;其二,離蘇聯近,便於取得共產國際的援助。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從最初的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變為黎平會議後的川黔邊地區,遵義會議變為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南渡烏江後改為川西,兩河口會議改為川陝甘地區,俄界會議改為與蘇聯接近的地方,榜羅鎮會議改為陝北。經過6次變化,終於鎖定陝北,並且只有到達陝北,有了一個較好的落腳點後,才能騰出手談抗日問題。儘管如此,“北上抗日”方針對長征的勝利還是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紅軍“北上抗日”的主張,順應時代需要,深合民眾願望。這個主張,把紅軍的長征和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匯合起來,成為長征勝利的政治基礎,意義非凡。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北上抗日”的旗幟,促使紅軍由第五次反“圍剿”的戰略退卻,變為向抗日前線的勝利進軍。更重要的是,“北上抗日”對各派軍閥明白無誤地傳達了一個信息:紅軍只是借路通過,不是同你搶地盤來的。這就有效地分化瓦解了各派軍閥,利於上層統戰工作的開展。
誰的戰術指揮更靈活機動
石達開作為太平軍中的傑出將領,“翼王”絕非浪得虛名,實乃戰功所至。他的作戰指揮水平相當高,這一點連他的對手曾國藩都非常佩服。但在大渡河邊,石達開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一是選錯地形。石達開在大渡河邊駐軍的紫打地屬於圯地、圍地、死地“三絕”之地。石達開深諳兵法,卻選在如此險惡的絕地駐紮下來,實在令人費解。
二是指揮僵硬。石達開沒有及時搶占鐵索橋,渡過松林河,往西北方向奪取瀘定,也沒有趁大渡河北岸沒有清兵時迅速渡河。打了半個月才開始向東突圍,至利濟堡時,僅剩6000多人——突圍已晚。
三是放棄突圍和抵抗。石達開對敵人抱有幻想,他向清朝四川總督駱秉章寫信,表示願以自己為人質,換六千部下的生命。這種“捨命全三軍”的英雄情懷,確實令人感動!但放棄了最後突圍的嘗試,無疑是戰略戰術上的一大失策。
《孫子兵法》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熟知歷史的毛澤東、劉伯承吸取了石達開的教訓,靈活機動而又快速高效地應對敵情。1935年5月21日,當中央紅軍到達冕寧,從地下黨那裡得到涼山地區的民情敵情後,中革軍委決定在瀘沽兵分兩路,主力為左翼,經冕寧、拖烏、大橋的彝族走廊,前往安順場渡口,強渡大渡河;紅5團為右翼,在左權、劉亞樓指揮下經越西前往大樹堡,偽裝大部隊實施佯動,以吸引河對岸富林國民黨重兵的注意力。這是避實擊虛的策略,也是“雙保險”式的布陣。
5月26日,紅軍主力部隊在小葉丹指引下,到達安順場。在安順場,中革軍委決定再次兵分兩路:紅一師和幹部團為右縱隊,由劉伯承、聶榮臻指揮,在這裡渡河,沿河東岸朝北前進;中央紅軍主力為左縱隊,沿大渡河西岸前進。兩岸部隊互相策應,夾河而上,奪取瀘定橋,最後在瀘定會師。這種戰略戰術,可以說是又一個進退靈活的“雙保險”。毛澤東特別指出:只有奪取瀘定橋,紅軍才能避免石達開的命運。假如兩路不能會合,被分割了,劉、聶率部隊單獨走,到川西搞個局面出來。
此時此勢,毛澤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國,還是“沽名學霸王”滿足於“南北朝”?他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將革命進行到底”。
……
——《1949:毛澤東拒絕“南北朝”》 陸茂清
蔣介石日記中常見很多反省,自稱:所造罪孽,不能怨天尤人,只能待罪補過,以求自贖。反省之一,是外交失敗。反省之二,是軍事崩潰。反省之三,是黨內分裂,紀律掃地,組織鬆懈。反省之四,是經濟、金融政策的失敗,蔣認為這是軍事崩潰的“總因”。
反省之五,是抗戰勝利後,選擇實行民主憲政制度,以及國民代表大會選舉等,都動搖“剿匪之基本”,與“剿匪對共政策”背道而馳。反省之六,是本身的驕矜、憤懣、自恃、忙迫,不能澹敬虛心,全憑主觀行事。反省之七,是幹部制度不立,幹部腐化自私……
……
——《蔣介石在日記中如何反省》 楊天石
史達林不想與美國直接對陣。他在私下可以提供任何幫助,要槍給槍要炮給炮,但就是不能出面。但金日成頂不住美軍的攻擊怎么辦?答案只有一個,請中國出兵。
違背史達林的意願,中蘇關係就會走向解體,《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就會變成一紙空文,這是毛澤東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中國出兵朝鮮,也就不難理解了。
……
——《1950:韓戰是如何發生的》 沈志華
中共士兵是作戰勇敢,還是被逼送死?與其籠統地談論林彪的戰術如何“殘忍”,不如換一個角度,深入探討一下林彪的軍官和士兵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聽從那些“殘忍”的命令,一上戰場就“瘋了”?
……
——《“共軍”在戰場上為何打“瘋”了》 楊奎松
朱、毛為何沒有做“第二個石達開"
劉 波
長征中強渡大渡河是中央紅軍生死攸關的戰略節點,這關鍵的一仗,就是在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展開的。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曾說:“瀘定橋一戰,在長征史上意義巨大。如果這次戰鬥失敗,如果紅軍在炮火面前畏縮不前,或者,如果國民黨炸斷了鐵索橋,那么中國隨後的歷史可能就不同了。”
能否渡過大渡河,關係到中央紅軍是否會成為“石達開第二”。1863年,石達開兵敗大渡河,3萬多太平軍在此覆滅。蔣介石南昌行營秘書長楊永泰曾多次預言朱、毛將成為“石達開第二”。他還解釋說,朱毛紅軍與石達開部隊有幾個相似之處:第一是西進路線大體一致,戰術相同,到了西昌城下,石達開也是繞道而過;第二,人川的年辰屬相也相同,都是豬年,都是5月江河漲水的季節,渡河十分困難;第三,兵力相同,均為三四萬“疲憊之師”,而清軍與蔣介石的追剿部隊的數量也大體相同。蔣介石聽了很高興,也期望“讓朱毛做第二個石達開”。
其實中央紅軍同70多年前的太平軍相比,形勢更加嚴峻。紅軍到達這裡的時間比太平軍晚半個月,當時已是洪水期,河面寬達300多米,搶渡很困難。而且從安順場的上游瀘定橋至下游渡口數百公里,國民黨軍沿河陳兵、布防嚴密,並提前將所有船隻、糧食和其他一切可利用的物資器材統統搜走。
為什麼中央紅軍處境更為險惡卻能絕處逢生?只是依靠好運氣嗎?將兩軍作一歷史比較,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誰的戰略方針更符合民眾願望
1856年9月,“天京事變”後,在懷疑和猜忌中,石達開萌生去意。石的心腹謀士、元宰(元宰是石達開出走後新設的官職)張遂謀向他進言:“王得軍心,何鬱郁受制於人?中原不易圖,曷不人蜀作玄德鼎足之業?”石言聽計從。1857年5月,石率部避禍離京,前往安慶,之後行程數萬里,歷時6年到達四川腹地。而清軍正是摸清了石達開的意圖,設下口袋陣,致使石部全軍覆滅。
紅軍長征的戰略方針是“北上抗日”。中國共產黨在著名的《八一宣言》中提出:“我國家我民族已處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實事求是地說,“北上抗日”在長征初期只是一個政治口號,紅軍一直處於蔣介石大軍的圍追堵截中,當務之急是解決生存問題,即轉移到適合生存發展的新的根據地去。這種地方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按照周恩來在兩河口會議上提出的建議,新的根據地應該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區域較大,便於機動;第二,人口較多,有較好的民眾基礎;第三,有較好的經濟條件。這三條理由固然不錯,但其實還有兩點沒有點透:其一,在兩至三省的交界處,處於軍閥割據的“三不管”地帶;其二,離蘇聯近,便於取得共產國際的援助。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從最初的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變為黎平會議後的川黔邊地區,遵義會議變為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南渡烏江後改為川西,兩河口會議改為川陝甘地區,俄界會議改為與蘇聯接近的地方,榜羅鎮會議改為陝北。經過6次變化,終於鎖定陝北,並且只有到達陝北,有了一個較好的落腳點後,才能騰出手談抗日問題。儘管如此,“北上抗日”方針對長征的勝利還是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紅軍“北上抗日”的主張,順應時代需要,深合民眾願望。這個主張,把紅軍的長征和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匯合起來,成為長征勝利的政治基礎,意義非凡。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北上抗日”的旗幟,促使紅軍由第五次反“圍剿”的戰略退卻,變為向抗日前線的勝利進軍。更重要的是,“北上抗日”對各派軍閥明白無誤地傳達了一個信息:紅軍只是借路通過,不是同你搶地盤來的。這就有效地分化瓦解了各派軍閥,利於上層統戰工作的開展。
誰的戰術指揮更靈活機動
石達開作為太平軍中的傑出將領,“翼王”絕非浪得虛名,實乃戰功所至。他的作戰指揮水平相當高,這一點連他的對手曾國藩都非常佩服。但在大渡河邊,石達開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一是選錯地形。石達開在大渡河邊駐軍的紫打地屬於圯地、圍地、死地“三絕”之地。石達開深諳兵法,卻選在如此險惡的絕地駐紮下來,實在令人費解。
二是指揮僵硬。石達開沒有及時搶占鐵索橋,渡過松林河,往西北方向奪取瀘定,也沒有趁大渡河北岸沒有清兵時迅速渡河。打了半個月才開始向東突圍,至利濟堡時,僅剩6000多人——突圍已晚。
三是放棄突圍和抵抗。石達開對敵人抱有幻想,他向清朝四川總督駱秉章寫信,表示願以自己為人質,換六千部下的生命。這種“捨命全三軍”的英雄情懷,確實令人感動!但放棄了最後突圍的嘗試,無疑是戰略戰術上的一大失策。
《孫子兵法》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熟知歷史的毛澤東、劉伯承吸取了石達開的教訓,靈活機動而又快速高效地應對敵情。1935年5月21日,當中央紅軍到達冕寧,從地下黨那裡得到涼山地區的民情敵情後,中革軍委決定在瀘沽兵分兩路,主力為左翼,經冕寧、拖烏、大橋的彝族走廊,前往安順場渡口,強渡大渡河;紅5團為右翼,在左權、劉亞樓指揮下經越西前往大樹堡,偽裝大部隊實施佯動,以吸引河對岸富林國民黨重兵的注意力。這是避實擊虛的策略,也是“雙保險”式的布陣。
5月26日,紅軍主力部隊在小葉丹指引下,到達安順場。在安順場,中革軍委決定再次兵分兩路:紅一師和幹部團為右縱隊,由劉伯承、聶榮臻指揮,在這裡渡河,沿河東岸朝北前進;中央紅軍主力為左縱隊,沿大渡河西岸前進。兩岸部隊互相策應,夾河而上,奪取瀘定橋,最後在瀘定會師。這種戰略戰術,可以說是又一個進退靈活的“雙保險”。毛澤東特別指出:只有奪取瀘定橋,紅軍才能避免石達開的命運。假如兩路不能會合,被分割了,劉、聶率部隊單獨走,到川西搞個局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