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甲午(1894-1895):塵封120年的細節與真相》以史料和考證為基礎,以北洋艦隊的興亡和甲午戰爭的進程為主線,穿插三大閱兵(1886年、1891年、1894年)、三大血案(長崎血案、琵琶湖刺殺案、馬關刺殺案)、三大海戰(豐島偷襲戰、大東溝決戰、威海保衛戰)等歷史故事,用通俗筆法勾勒李鴻章半生創建北洋海軍的艱難歷程,全景再現甲午海陸大戰的恢宏場面,細緻梳理東北亞三國爭雄的外交源流,深刻揭示北洋艦隊慘敗的迷離真相,力爭還原李鴻章、丁汝昌、鄧世昌、劉步蟾、林泰曾、方伯謙、袁世凱、葉志超、左寶貴等眾多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同時還穿插了個人對中日兩國傳統文化、民族心理、人性慾望以及官場權謀的獨特演繹。 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戰爭中,有的發生在戰爭之前,還有的發生在戰場之外。戰爭的勝敗,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中的搏殺,更取決於戰前的準備,也取決於戰場之外的較量。
基本介紹
- 書名:決戰甲午:塵封120年的細節與真相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頁數:340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中青人
- 作者:月映長河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32166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月映長河編著的這本《決戰甲午(1894-1895塵封120年的細節與真相)》以史料和考證為基礎,圍繞有關甲午戰爭和北洋艦隊的一系列爭論和疑雲,以三次閱兵(1886年、1891年、1894年)、三大血案(長崎血案、琵琶湖刺殺案、馬關刺殺案)、三大海戰(豐島偷襲戰、黃海大決戰、威海保衛戰)為線索,用通俗筆法勾勒了李鴻章半生創建北洋艦隊的艱難歷程,全景再現了甲午海陸大戰的恢宏場面,同時揭示了北洋艦隊慘敗的迷離真相。
作者簡介
月映長河,先後求學於湖南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以中國近代史為主攻方向。集數年之功,對上百種史料爬梳剔抉,鉤沉考證,著成《欲望是把雙刃劍——太平天國的人性透視》一書。以期用輕鬆睿智的獨特筆法,真實展現太平天國的全景歷史,並深入剖析複雜多變的人性慾望。
媒體推薦
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
——錢穆《國史大綱》
歷史就像一齣戲,一出由少數幾個關鍵演員領銜的戲,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地參與,他們都已注定成為巾心人物。並且。歷史必有其意義。否則一切的存在都將成為一個永遠無法破解的謎題……
——【美】查爾斯·卡爾頓·科芬《自由的故事》
——錢穆《國史大綱》
歷史就像一齣戲,一出由少數幾個關鍵演員領銜的戲,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地參與,他們都已注定成為巾心人物。並且。歷史必有其意義。否則一切的存在都將成為一個永遠無法破解的謎題……
——【美】查爾斯·卡爾頓·科芬《自由的故事》
圖書目錄
第一章太監閱兵
第二章長崎血案
第三章血濺琵琶
第四章跨國追殺
第五章半島驚魂
第六章決戰黃海
第七章百年之秘
第八章平壤夜奔
第九章威海靈柩
第十章馬關刺殺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二章長崎血案
第三章血濺琵琶
第四章跨國追殺
第五章半島驚魂
第六章決戰黃海
第七章百年之秘
第八章平壤夜奔
第九章威海靈柩
第十章馬關刺殺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故事說完了,真相大白了,是打撈教訓和啟示的時候了。
無論如何,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在前言中提到的那個無法迴避的“燈芯之問”:北洋艦隊為什麼打不過聯合艦隊,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打不過日本?
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我要說的,其實都已經說了。
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不妨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其實答案就在那些精彩的故事裡,就在那些被塵封的細節和真相中。
拂去120年的塵埃,當鮮活的細節和殘忍的真相逐一被揭開,當那些因歲月沖淡而漸漸消逝的歷史逐漸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的神經一定會一次次被刺痛和灼傷,我們的思緒也一定會一次次變得悠遠而凝重。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體制。
咱們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人家是資本主義制度,怎么可能打得過人家?教科書上說了嘛,落後的封建制度不敵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因為很多人都是這么說的,在思維的慣性和惰性支配下,我們自然會想當然地把所有的罪惡都歸結於不可救藥的清政府,歸結於那萬惡而腐朽的舊制度——封建君主專制。
我們還是用細節和真相來說話。
想必慈禧太后修園和光緒皇帝大婚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錢用來個人享受和威風顯擺,但就是不肯拿來買軍艦,所以北洋艦隊才被聯合艦隊反超,這才有了黃海大戰的慘敗和威海之戰的全軍覆沒。
因私慾而廢國事,這是其一。
其二,因權謀而廢國防。
一部北洋艦隊史,一部甲午戰爭史,到處充斥著官場權術和謀略,讓人覺得極其厭倦和乏味。權力鬥爭和官場權謀是中國傳統特色之一,北洋艦隊的失敗,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失敗,還不如說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為了防範李鴻章坐大,清政府寧願養著八旗和綠營那幫廢物,也要堅決遏制北洋艦隊和北洋陸軍的發展,相信大家都不能容忍12門速射炮的採購計畫都得不到批准這一殘酷事實,猜忌和防範的結果是兵力不足,裝備落後,屢戰屢敗,一敗到底。
其三,因人事而廢人才。
權謀鬥爭的衍生物必然是人事上的潛規則。張翼那個奴才用劣質煤對付北洋艦隊,就是血淋淋的典型案例。如果說李鴻章用丁汝昌是敗筆的話,那么用葉志超和龔照璵則是大大的臭棋。黃海大戰、平壤決戰和旅順之戰的失敗,統帥不力都是無法掩蓋的原因。很難說僅僅是因為李鴻章識人不明,這與他的智商不相符合,其實李鴻章真正的動機是自保,這也是他對朝廷遏制的反遏制。自保的結果,是自殘,是自殺,兩敗俱傷,一起玩完。
你說的這些細節和真相,說來說去不都是體制問題嗎?
是的,體制肯定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不小。在那個體制陳舊、政治腐敗的年代,清政府建立了新式軍隊,同時又在腐蝕軍隊,軍隊保護清政府,同時又葬送了清政府,這種互相傷害的局面每個人都想避開,卻又無法避開,最終他們互相埋葬了對方。在那個時代里,個人的悲劇,其實都是體制和社會悲劇的縮影。
但,甲午百年之殤的肇因,僅僅是體制問題嗎?或者說,解決了體制問題,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不好說。
在我們說過的那些故事裡,還有更多的細節和真相告訴我們。還有很多比體制更隱蔽也更致命的原因潛伏於其中。
否則,我們沒有必要如此詳細而真實地來重溫這段歷史。
比如戰爭情報問題。日本天皇親自接見間諜,民間人士九死一生充當間諜,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把中國里里外外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比中國人還了解中國。相反,清政府不屑於搞情報,老百姓沒興趣搞情報,夜郎自大、淡漠國事是當時舉國上下的心理狀態,這就相當危險。
比如技術研發問題。中國海軍建設一直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始終依賴進口,難免受制於人。人們普遍熱衷於科舉,對科技毫無興趣,結果就始終停留在依葫蘆畫瓢的水平,甚至還畫得很潦草。日本卻在進口的同時,不斷提高國產能力,後勁兒越來越足,他們有自己研製的野炮和山炮,有“仁人志士”苦心研製出來的村田步槍和下瀨炸藥。
比如戰略思維問題。我們進口了軍艦,進口了大炮,卻沒有進口《海權論》,我們的軍艦是斷不了奶的孩子,沒有信心走出基地,沒有決心走進大洋決戰。我們換了裝備,換了軍裝,但是沒有轉換意識,我們不知道制海權,說到底還是新瓶裝舊酒。陸軍就更不消說了,我們進口了槍和炮,但是我們沒有進口發揮槍炮威力的辦法,沒有進口現代的軍制,我們的部隊還是一盤散沙,根本無法適應兇猛火力下的大兵團機動作戰。我們解決了軍人的裝備,卻沒有解決軍人的靈魂,海軍有“方跑跑”,陸軍有“葉跑跑”。陸軍的“跑跑”更多,跑得更快。
比如國家戰略問題。我們的士大夫,沉迷於功名前途,我們的老百姓,算計的是柴米油鹽。相反,日本既有豐臣秀吉的大算盤,也有吉田松陰在監獄中的思考。基於戰略層面,對一國前途的長遠思考,乃是一國自強之根本,清政府缺少的就是這個根本,所以處處被動,步步失措。
比如軍事訓練問題。平時不流汗,戰時要流血。一支軍隊是不是腐敗,是不是有戰鬥力,反映在對待日常訓練和軍事演習的態度之中。在和平年代中,如果沒有時刻準備著的戰爭緊迫感,沒有枕戈待旦隨時奔赴戰場的責任感,沒有軍人生來為戰勝的榮譽感。那么戰爭一旦來臨,就會付出比血還要沉重的代價,這種代價有可能是滅頂之災,有可能是亡國滅種。一部血跡斑斑、傷痛累累、屈辱滿身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面清晰無誤的鏡子。沒有艱苦嚴謹的訓練,沒有求真務實的演習,就不會有戰場的勝利和軍人的榮耀。北洋艦隊的訓練,主要是實戰性不強,表演色彩太濃,打的都是固定靶,命中率很高,實戰就辰了。表演可以欺騙觀眾。但是欺騙不了戰爭。陸軍除了李鴻章直屬的淮軍精銳還有一些戰鬥力之外,其餘部隊,尤其是新兵,基本上只能做炮灰,讓人痛心疾首。疏於備戰的結果必定是投機取巧,諱敗為勝。我們雖然引進了電報,但我們卻無法杜絕謊報軍情,甲午戰爭中,彌天大謊脫口而出,上行下效樂此不疲,先進的電報只是加快了謊言傳播的速度。
比如戰爭民意問題。日本舉國上下都對戰爭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和支持。清政府這邊老百姓基本上沒什麼反應,所謂國事,關我屁事?而推行愚民政策的朝廷既不想與老百姓對話,也不指望老百姓有反應,更不會用報紙喚醒民眾對戰爭的覺悟和參與。浩如煙海的戰爭史冊一直在昭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最強大的戰爭偉力,一直存在於民眾之中。
比如外交心態問題。清政府的外交,最大的毛病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琉球島爭的失敗,台灣受侵的失策,長崎血案的失當,高升號事件的反轉,損失不可謂不大,教訓不可謂不深,而究其根源,都是死要面子的產物,我們缺乏的是現代外交意識和理念。甲午戰爭的失敗,首先是外交上的失敗。中日在朝鮮軍事對峙時的失敗,也是面子在作怪。朝廷愛面子,李鴻章也愛面子,這是那個時代的軟肋,害人不淺,不可不察。這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心態,有這種心態也成不了大國。
比如……
比如到此,應該夠了。
請問,解決了體制問題,就能把這些“比如”一一解決嗎?
未必。
這是客氣的說法。
沒門。
這是客觀的說法。
其實,北洋艦隊和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既有政治體制上的,也有經濟模式上的,還有思想觀念上的;既有硬體上的,更有軟體上的;既有民族整體上的,也有國民個體上的。朝廷肯定有責任,民間也有問題。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上述諸多比如,概而言之,核心有二。
一是輕敵意識。
除了李鴻章,大清朝幾乎沒有人相信竟然連日本都打不贏。在他們看來,打不贏西方列強也就認了,但是打日本應該不成問題。北洋艦隊的確在一段時間裡領先日本海軍,但這種局面很快被改變了。慈禧太后一幫人限制北洋海陸軍規模,除了要限制李鴻章和騰出錢來修園子以外,不了解日本的真實軍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輕敵的原因在於自視天朝上國,一味夜郎自大,動輒以大國自居。他們習慣把自己看得很強大,把敵人描述得很渺小。自大帶來的是不思進取,是不去睜開眼睛看世界,結果必然是無知。甲午戰爭前,清政府朝野上下對日本知之甚少,大部分人還停留在道聽途說的水平,對日本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唐朝那個時候,張口閉口東洋蕞爾小國。對日本的不了解,對自己的盲目自負,這就導致備戰嚴重不足,李鴻章算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但與日本的精心準備比起來,仍有很大的差距。古往今來,總是被侵略的一方吃虧,至少在開始那個階段是要吃虧的,二戰中的蘇聯也不例外,原因就在於此。
連對手的底細都沒有摸清楚,就衝上去惡鬥決戰,當然十分危險。如果再加上連自己的實力都搞不清楚,那就險上加險,危險至極。
二是民族精神。
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精神,鄧世昌、左寶貴、林永升、炸炮台的28勇士……那些在甲午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他們身上流淌的勇敢與無畏,他們演繹的慷慨壯歌,至今仍然令人神往。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甲午戰爭中還是有方伯謙,有葉志超、龔照璵……軍隊打仗,靠的是萬眾一心,怕的是參差不齊。
日本能打贏甲午戰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大而不強,一盤散沙,缺少一種精神把國家聚集成一記有效殺傷來犯之敵的鐵拳。相反,日本當時的實力並不見得有多么強大,比如財政收入就比不上清政府,遠不如中國有錢,但是他們上下一心,長期準備,一心一意與中國為敵,勒緊褲帶擴軍備戰,從而一舉擊敗中國,並由此改變了中日兩國的命運。拋開感情的因素,不得不承認武士道有其獨到之處,起碼它很好地解決了聚集國力這個問題,從吉田松陰到宗方小太郎,從津田三藏到小山豐太郎,不能否認武士道的強大與可怕。
而當時的清政府恰恰缺的就是這種東西。我們需要的是鄧世昌和左寶貴那樣的豪氣,雖蹈死而不顧,雖赴難而不懼。我們也需要商鞅和晁錯那樣的霸氣和鐵血,苟利國家強與富,豈計個人生與死。我們需要的是龍的精神,剛健自強,縱橫九天之上,咆哮萬里之外。這種精神其實一直沒有離我們遠去,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重新拾起,放人心中。
而這些,顯然不是單靠改變體制就能萬事大吉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強大的內心,就不會真正的強大;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
民族精神的強健,正是決勝之道的關鍵。
縱觀始終,與其說甲午戰爭是日本打敗了我們,還不如說是我們自己打敗了自己,與其說北洋艦隊敗於聯合艦隊,還不如說北洋艦隊是敗於自己之手。
武器可以進口,士氣卻只能自鑄;技術可以進口,精神卻只能自煉。士氣和精神,來自於每個國民對歷史真切的追憶和拷問,來自對細節和真相嚴肅的探尋和反思,來自我們對未來審慎的關切和思考,更來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但是在島爭依舊、軍備競賽如故的今天,重溫甲午,打撈教訓,仍有重大而獨特的價值。正如李鴻章在絕命詩中所說:“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說重大,是因為無法估量;說獨特,是因為無法複製。
歷史不能重演,警鐘必須長鳴,有些往事不可淡忘,有些歷史必須牢記,因為我們傷不起。但願再過120年,再過兩個甲午年,依然波平海晏,天下太平。
無論如何,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在前言中提到的那個無法迴避的“燈芯之問”:北洋艦隊為什麼打不過聯合艦隊,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打不過日本?
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我要說的,其實都已經說了。
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不妨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其實答案就在那些精彩的故事裡,就在那些被塵封的細節和真相中。
拂去120年的塵埃,當鮮活的細節和殘忍的真相逐一被揭開,當那些因歲月沖淡而漸漸消逝的歷史逐漸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的神經一定會一次次被刺痛和灼傷,我們的思緒也一定會一次次變得悠遠而凝重。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體制。
咱們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人家是資本主義制度,怎么可能打得過人家?教科書上說了嘛,落後的封建制度不敵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因為很多人都是這么說的,在思維的慣性和惰性支配下,我們自然會想當然地把所有的罪惡都歸結於不可救藥的清政府,歸結於那萬惡而腐朽的舊制度——封建君主專制。
我們還是用細節和真相來說話。
想必慈禧太后修園和光緒皇帝大婚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錢用來個人享受和威風顯擺,但就是不肯拿來買軍艦,所以北洋艦隊才被聯合艦隊反超,這才有了黃海大戰的慘敗和威海之戰的全軍覆沒。
因私慾而廢國事,這是其一。
其二,因權謀而廢國防。
一部北洋艦隊史,一部甲午戰爭史,到處充斥著官場權術和謀略,讓人覺得極其厭倦和乏味。權力鬥爭和官場權謀是中國傳統特色之一,北洋艦隊的失敗,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失敗,還不如說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為了防範李鴻章坐大,清政府寧願養著八旗和綠營那幫廢物,也要堅決遏制北洋艦隊和北洋陸軍的發展,相信大家都不能容忍12門速射炮的採購計畫都得不到批准這一殘酷事實,猜忌和防範的結果是兵力不足,裝備落後,屢戰屢敗,一敗到底。
其三,因人事而廢人才。
權謀鬥爭的衍生物必然是人事上的潛規則。張翼那個奴才用劣質煤對付北洋艦隊,就是血淋淋的典型案例。如果說李鴻章用丁汝昌是敗筆的話,那么用葉志超和龔照璵則是大大的臭棋。黃海大戰、平壤決戰和旅順之戰的失敗,統帥不力都是無法掩蓋的原因。很難說僅僅是因為李鴻章識人不明,這與他的智商不相符合,其實李鴻章真正的動機是自保,這也是他對朝廷遏制的反遏制。自保的結果,是自殘,是自殺,兩敗俱傷,一起玩完。
你說的這些細節和真相,說來說去不都是體制問題嗎?
是的,體制肯定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不小。在那個體制陳舊、政治腐敗的年代,清政府建立了新式軍隊,同時又在腐蝕軍隊,軍隊保護清政府,同時又葬送了清政府,這種互相傷害的局面每個人都想避開,卻又無法避開,最終他們互相埋葬了對方。在那個時代里,個人的悲劇,其實都是體制和社會悲劇的縮影。
但,甲午百年之殤的肇因,僅僅是體制問題嗎?或者說,解決了體制問題,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不好說。
在我們說過的那些故事裡,還有更多的細節和真相告訴我們。還有很多比體制更隱蔽也更致命的原因潛伏於其中。
否則,我們沒有必要如此詳細而真實地來重溫這段歷史。
比如戰爭情報問題。日本天皇親自接見間諜,民間人士九死一生充當間諜,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把中國里里外外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比中國人還了解中國。相反,清政府不屑於搞情報,老百姓沒興趣搞情報,夜郎自大、淡漠國事是當時舉國上下的心理狀態,這就相當危險。
比如技術研發問題。中國海軍建設一直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始終依賴進口,難免受制於人。人們普遍熱衷於科舉,對科技毫無興趣,結果就始終停留在依葫蘆畫瓢的水平,甚至還畫得很潦草。日本卻在進口的同時,不斷提高國產能力,後勁兒越來越足,他們有自己研製的野炮和山炮,有“仁人志士”苦心研製出來的村田步槍和下瀨炸藥。
比如戰略思維問題。我們進口了軍艦,進口了大炮,卻沒有進口《海權論》,我們的軍艦是斷不了奶的孩子,沒有信心走出基地,沒有決心走進大洋決戰。我們換了裝備,換了軍裝,但是沒有轉換意識,我們不知道制海權,說到底還是新瓶裝舊酒。陸軍就更不消說了,我們進口了槍和炮,但是我們沒有進口發揮槍炮威力的辦法,沒有進口現代的軍制,我們的部隊還是一盤散沙,根本無法適應兇猛火力下的大兵團機動作戰。我們解決了軍人的裝備,卻沒有解決軍人的靈魂,海軍有“方跑跑”,陸軍有“葉跑跑”。陸軍的“跑跑”更多,跑得更快。
比如國家戰略問題。我們的士大夫,沉迷於功名前途,我們的老百姓,算計的是柴米油鹽。相反,日本既有豐臣秀吉的大算盤,也有吉田松陰在監獄中的思考。基於戰略層面,對一國前途的長遠思考,乃是一國自強之根本,清政府缺少的就是這個根本,所以處處被動,步步失措。
比如軍事訓練問題。平時不流汗,戰時要流血。一支軍隊是不是腐敗,是不是有戰鬥力,反映在對待日常訓練和軍事演習的態度之中。在和平年代中,如果沒有時刻準備著的戰爭緊迫感,沒有枕戈待旦隨時奔赴戰場的責任感,沒有軍人生來為戰勝的榮譽感。那么戰爭一旦來臨,就會付出比血還要沉重的代價,這種代價有可能是滅頂之災,有可能是亡國滅種。一部血跡斑斑、傷痛累累、屈辱滿身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面清晰無誤的鏡子。沒有艱苦嚴謹的訓練,沒有求真務實的演習,就不會有戰場的勝利和軍人的榮耀。北洋艦隊的訓練,主要是實戰性不強,表演色彩太濃,打的都是固定靶,命中率很高,實戰就辰了。表演可以欺騙觀眾。但是欺騙不了戰爭。陸軍除了李鴻章直屬的淮軍精銳還有一些戰鬥力之外,其餘部隊,尤其是新兵,基本上只能做炮灰,讓人痛心疾首。疏於備戰的結果必定是投機取巧,諱敗為勝。我們雖然引進了電報,但我們卻無法杜絕謊報軍情,甲午戰爭中,彌天大謊脫口而出,上行下效樂此不疲,先進的電報只是加快了謊言傳播的速度。
比如戰爭民意問題。日本舉國上下都對戰爭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和支持。清政府這邊老百姓基本上沒什麼反應,所謂國事,關我屁事?而推行愚民政策的朝廷既不想與老百姓對話,也不指望老百姓有反應,更不會用報紙喚醒民眾對戰爭的覺悟和參與。浩如煙海的戰爭史冊一直在昭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最強大的戰爭偉力,一直存在於民眾之中。
比如外交心態問題。清政府的外交,最大的毛病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琉球島爭的失敗,台灣受侵的失策,長崎血案的失當,高升號事件的反轉,損失不可謂不大,教訓不可謂不深,而究其根源,都是死要面子的產物,我們缺乏的是現代外交意識和理念。甲午戰爭的失敗,首先是外交上的失敗。中日在朝鮮軍事對峙時的失敗,也是面子在作怪。朝廷愛面子,李鴻章也愛面子,這是那個時代的軟肋,害人不淺,不可不察。這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心態,有這種心態也成不了大國。
比如……
比如到此,應該夠了。
請問,解決了體制問題,就能把這些“比如”一一解決嗎?
未必。
這是客氣的說法。
沒門。
這是客觀的說法。
其實,北洋艦隊和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既有政治體制上的,也有經濟模式上的,還有思想觀念上的;既有硬體上的,更有軟體上的;既有民族整體上的,也有國民個體上的。朝廷肯定有責任,民間也有問題。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上述諸多比如,概而言之,核心有二。
一是輕敵意識。
除了李鴻章,大清朝幾乎沒有人相信竟然連日本都打不贏。在他們看來,打不贏西方列強也就認了,但是打日本應該不成問題。北洋艦隊的確在一段時間裡領先日本海軍,但這種局面很快被改變了。慈禧太后一幫人限制北洋海陸軍規模,除了要限制李鴻章和騰出錢來修園子以外,不了解日本的真實軍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輕敵的原因在於自視天朝上國,一味夜郎自大,動輒以大國自居。他們習慣把自己看得很強大,把敵人描述得很渺小。自大帶來的是不思進取,是不去睜開眼睛看世界,結果必然是無知。甲午戰爭前,清政府朝野上下對日本知之甚少,大部分人還停留在道聽途說的水平,對日本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唐朝那個時候,張口閉口東洋蕞爾小國。對日本的不了解,對自己的盲目自負,這就導致備戰嚴重不足,李鴻章算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但與日本的精心準備比起來,仍有很大的差距。古往今來,總是被侵略的一方吃虧,至少在開始那個階段是要吃虧的,二戰中的蘇聯也不例外,原因就在於此。
連對手的底細都沒有摸清楚,就衝上去惡鬥決戰,當然十分危險。如果再加上連自己的實力都搞不清楚,那就險上加險,危險至極。
二是民族精神。
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精神,鄧世昌、左寶貴、林永升、炸炮台的28勇士……那些在甲午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他們身上流淌的勇敢與無畏,他們演繹的慷慨壯歌,至今仍然令人神往。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甲午戰爭中還是有方伯謙,有葉志超、龔照璵……軍隊打仗,靠的是萬眾一心,怕的是參差不齊。
日本能打贏甲午戰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大而不強,一盤散沙,缺少一種精神把國家聚集成一記有效殺傷來犯之敵的鐵拳。相反,日本當時的實力並不見得有多么強大,比如財政收入就比不上清政府,遠不如中國有錢,但是他們上下一心,長期準備,一心一意與中國為敵,勒緊褲帶擴軍備戰,從而一舉擊敗中國,並由此改變了中日兩國的命運。拋開感情的因素,不得不承認武士道有其獨到之處,起碼它很好地解決了聚集國力這個問題,從吉田松陰到宗方小太郎,從津田三藏到小山豐太郎,不能否認武士道的強大與可怕。
而當時的清政府恰恰缺的就是這種東西。我們需要的是鄧世昌和左寶貴那樣的豪氣,雖蹈死而不顧,雖赴難而不懼。我們也需要商鞅和晁錯那樣的霸氣和鐵血,苟利國家強與富,豈計個人生與死。我們需要的是龍的精神,剛健自強,縱橫九天之上,咆哮萬里之外。這種精神其實一直沒有離我們遠去,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重新拾起,放人心中。
而這些,顯然不是單靠改變體制就能萬事大吉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強大的內心,就不會真正的強大;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
民族精神的強健,正是決勝之道的關鍵。
縱觀始終,與其說甲午戰爭是日本打敗了我們,還不如說是我們自己打敗了自己,與其說北洋艦隊敗於聯合艦隊,還不如說北洋艦隊是敗於自己之手。
武器可以進口,士氣卻只能自鑄;技術可以進口,精神卻只能自煉。士氣和精神,來自於每個國民對歷史真切的追憶和拷問,來自對細節和真相嚴肅的探尋和反思,來自我們對未來審慎的關切和思考,更來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但是在島爭依舊、軍備競賽如故的今天,重溫甲午,打撈教訓,仍有重大而獨特的價值。正如李鴻章在絕命詩中所說:“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說重大,是因為無法估量;說獨特,是因為無法複製。
歷史不能重演,警鐘必須長鳴,有些往事不可淡忘,有些歷史必須牢記,因為我們傷不起。但願再過120年,再過兩個甲午年,依然波平海晏,天下太平。
序言
我寫北洋艦隊和甲午戰爭,緣於兒時看過的一部經典老片。
《甲午風雲》相信很多朋友應該看過,這部黑白老電影當年曾深深地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鄧世昌那句“撞沉吉野”今天還在耳邊迴響。雖然鄧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先生已於2012年離世,他在甲午戰爭120周年來臨之際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那壯懷激烈、豪情萬丈的藝術形象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萬年不朽。
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了卻兒時的心愿,緬懷鄧世昌和李默然先生,也是紀念發生在120年前的那場中日世紀大決戰。
無論中外,都熱衷於歷史周年紀念,動機無非兩點,懷念光榮,或者總結教訓。
紀念甲午戰爭,顯然屬於後者。
人們普遍習慣於回顧輝煌和勝利,不習慣於回顧失敗和痛苦,沒有鮮花和掌聲的紀念容易流於冷清。趨樂避苦,這是人的天性。
然而最寶貴的經驗,往往包含在最慘痛的教訓之中。懷念苦難比回味光榮更能讓一個民族和國家找到前進的力量。
中國的苦難開始於近代,近代最大的苦難則始於甲午戰爭。
黃海今天依然煙波浩渺,北洋艦隊也隨著它的失敗而永沉於萬里碧波,我們只有通過日本陳列的戰利品來想像它當年乘風破浪的雄姿。2004年,我們從日本接回了鎮遠的大鐵錨,把它放在軍事博物館供國人參觀。有人提議把被聯合艦隊擊沉的致遠殘骸打撈上來,還有人在不斷地尋訪北洋艦隊的遺物。100多年來,人們以不同的方式追憶著那段獨特的歷史。
其實除了這些破甲殘片、殘錨舊彈,我們更要去尋找和打撈的,應該是這次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如果它們也像北洋艦隊一樣沉入海底,隨風而逝,那么我們的損失就不止是當年的失敗和屈辱。
知恥而後勇,鑒往而知來。只有正視過去,才能不迷失於未來。敢於正視歷史的民族,才是真正強大的民族,這樣的民族才能屹立千年而不倒。
錢穆先生是我最敬佩的歷史學家之一,他在《國史大綱》序言中曾經飽含深情地寫道:“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
在打撈教訓之前,我們首先要打撈的是那段漸漸模糊的歷史,那些不斷被遺忘和扭曲的故事,那些被塵封的細節和被掩蓋的真相。
雖然北洋艦隊和甲午戰爭是一段沉重的歷史,但我不想把它寫成一本枯燥沉重的純學術著作,我要寫的是一本老少皆宜、可以輕鬆讀完的通俗讀物,所以我選擇的主要方式是講故事。講述發生在120年前的那些驚心動魄而發人深省的故事,講述那些故事中令人震驚的細節。以及細節背後令人震驚的真相。當然,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真實,但我們可以不斷接近真實。一旦無限接近了真實,我們就可以打撈到真正的教訓。
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本文以史料和考證為基礎,以北洋艦隊的興亡和甲午戰爭的進程為主線,穿插三大閱兵(1886年、1891年、1894年)、三大血案(長崎血案、琵琶湖刺殺案、馬關刺殺案)、三大海戰(豐島偷襲戰、大東溝決戰、威海保衛戰)等歷史故事,用通俗筆法勾勒李鴻章半生創建北洋海軍的艱難歷程,全景再現甲午海陸大戰的恢宏場面,細緻梳理東北亞三國爭雄的外交源流,深刻揭示北洋艦隊慘敗的迷離真相,力爭還原李鴻章、丁汝昌、鄧世昌、劉步蟾、林泰曾、方伯謙、袁世凱、葉志超、左寶貴等眾多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同時還穿插了個人對中日兩國傳統文化、民族心理、人性慾望以及官場權謀的獨特演繹。
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戰爭中,有的發生在戰爭之前,還有的發生在戰場之外。戰爭的勝敗,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中的搏殺,更取決於戰前的準備,也取決於戰場之外的較量。
講故事也是為了找答案。
梁啓超先生曾說:打了敗仗之後才知道為什麼會打敗仗,這是蠢人:打了敗仗之後還不知道為什麼打了敗仗,那是死人。
說到甲午戰爭和北洋艦隊,下面這些問題我們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甲午戰爭我們為什麼打不過日本?
號稱世界八強的北洋艦隊為什麼打不過無緣前十的聯合艦隊?
假如中日再有一戰,或者中日海軍再有一戰,我們能否不讓悲劇重演? 當然,我們不希望有這種假如。退一步講,就算今後天下太平。我們在另一種形式的競爭中能否立於不敗之地?
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用虔誠的心態做出認真的回答,因為我們不能再做吃後悔藥的蠢人,更不能做那無藥可救的死人。
也許有人會說,這還不簡單,甲午戰爭我們打不過日本,北洋艦隊打不過聯合艦隊,那是因為當年的體制落後嘛!
這話當然沒錯,體制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問題遠遠沒有這么簡單,需要我們反思和改進的地方,遠遠不是“體制”二字所能概括的。
真正的答案,就隱藏在我們要講的那些故事中,隱藏在那些塵封了120年的細節和真相里。
《甲午風雲》相信很多朋友應該看過,這部黑白老電影當年曾深深地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鄧世昌那句“撞沉吉野”今天還在耳邊迴響。雖然鄧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先生已於2012年離世,他在甲午戰爭120周年來臨之際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那壯懷激烈、豪情萬丈的藝術形象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萬年不朽。
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了卻兒時的心愿,緬懷鄧世昌和李默然先生,也是紀念發生在120年前的那場中日世紀大決戰。
無論中外,都熱衷於歷史周年紀念,動機無非兩點,懷念光榮,或者總結教訓。
紀念甲午戰爭,顯然屬於後者。
人們普遍習慣於回顧輝煌和勝利,不習慣於回顧失敗和痛苦,沒有鮮花和掌聲的紀念容易流於冷清。趨樂避苦,這是人的天性。
然而最寶貴的經驗,往往包含在最慘痛的教訓之中。懷念苦難比回味光榮更能讓一個民族和國家找到前進的力量。
中國的苦難開始於近代,近代最大的苦難則始於甲午戰爭。
黃海今天依然煙波浩渺,北洋艦隊也隨著它的失敗而永沉於萬里碧波,我們只有通過日本陳列的戰利品來想像它當年乘風破浪的雄姿。2004年,我們從日本接回了鎮遠的大鐵錨,把它放在軍事博物館供國人參觀。有人提議把被聯合艦隊擊沉的致遠殘骸打撈上來,還有人在不斷地尋訪北洋艦隊的遺物。100多年來,人們以不同的方式追憶著那段獨特的歷史。
其實除了這些破甲殘片、殘錨舊彈,我們更要去尋找和打撈的,應該是這次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如果它們也像北洋艦隊一樣沉入海底,隨風而逝,那么我們的損失就不止是當年的失敗和屈辱。
知恥而後勇,鑒往而知來。只有正視過去,才能不迷失於未來。敢於正視歷史的民族,才是真正強大的民族,這樣的民族才能屹立千年而不倒。
錢穆先生是我最敬佩的歷史學家之一,他在《國史大綱》序言中曾經飽含深情地寫道:“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
在打撈教訓之前,我們首先要打撈的是那段漸漸模糊的歷史,那些不斷被遺忘和扭曲的故事,那些被塵封的細節和被掩蓋的真相。
雖然北洋艦隊和甲午戰爭是一段沉重的歷史,但我不想把它寫成一本枯燥沉重的純學術著作,我要寫的是一本老少皆宜、可以輕鬆讀完的通俗讀物,所以我選擇的主要方式是講故事。講述發生在120年前的那些驚心動魄而發人深省的故事,講述那些故事中令人震驚的細節。以及細節背後令人震驚的真相。當然,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真實,但我們可以不斷接近真實。一旦無限接近了真實,我們就可以打撈到真正的教訓。
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本文以史料和考證為基礎,以北洋艦隊的興亡和甲午戰爭的進程為主線,穿插三大閱兵(1886年、1891年、1894年)、三大血案(長崎血案、琵琶湖刺殺案、馬關刺殺案)、三大海戰(豐島偷襲戰、大東溝決戰、威海保衛戰)等歷史故事,用通俗筆法勾勒李鴻章半生創建北洋海軍的艱難歷程,全景再現甲午海陸大戰的恢宏場面,細緻梳理東北亞三國爭雄的外交源流,深刻揭示北洋艦隊慘敗的迷離真相,力爭還原李鴻章、丁汝昌、鄧世昌、劉步蟾、林泰曾、方伯謙、袁世凱、葉志超、左寶貴等眾多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同時還穿插了個人對中日兩國傳統文化、民族心理、人性慾望以及官場權謀的獨特演繹。
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戰爭中,有的發生在戰爭之前,還有的發生在戰場之外。戰爭的勝敗,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中的搏殺,更取決於戰前的準備,也取決於戰場之外的較量。
講故事也是為了找答案。
梁啓超先生曾說:打了敗仗之後才知道為什麼會打敗仗,這是蠢人:打了敗仗之後還不知道為什麼打了敗仗,那是死人。
說到甲午戰爭和北洋艦隊,下面這些問題我們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甲午戰爭我們為什麼打不過日本?
號稱世界八強的北洋艦隊為什麼打不過無緣前十的聯合艦隊?
假如中日再有一戰,或者中日海軍再有一戰,我們能否不讓悲劇重演? 當然,我們不希望有這種假如。退一步講,就算今後天下太平。我們在另一種形式的競爭中能否立於不敗之地?
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用虔誠的心態做出認真的回答,因為我們不能再做吃後悔藥的蠢人,更不能做那無藥可救的死人。
也許有人會說,這還不簡單,甲午戰爭我們打不過日本,北洋艦隊打不過聯合艦隊,那是因為當年的體制落後嘛!
這話當然沒錯,體制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問題遠遠沒有這么簡單,需要我們反思和改進的地方,遠遠不是“體制”二字所能概括的。
真正的答案,就隱藏在我們要講的那些故事中,隱藏在那些塵封了120年的細節和真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