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案例

汶川案例

《汶川案例》是2009年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汶川案例
  • ISBN:9787802216655
  • 頁數:1265 頁
  • 定價:198.00元(全套三冊)
  • 出版社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汶川案例(套裝全3冊)》講述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時間定格在西蜀大地的廢墟之上,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一時間,地動山搖、家園坍塌、同胞遇難、舉國同悲! 一年之後的今天,當我們回望舊年,往昔的傷痛已成為今天的歷史被寫進文獻,人性的堅強因為沉澱而歷久彌新。值得慶幸的是,面對災難人們反躬自省,災後重建獲得理性回歸……這一切正在成為我們這個社會最鮮明的特徵。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汶川案例》叢書,是城市工作者對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全過程進行梳理、總結與反思的成果。

作者簡介

連玉明,著名城市專家、城市戰略規劃師、教授、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領導決策信息》雜誌社社長。連玉明教授同時擔任中共中央黨校國情國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科學決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城市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特邀理事,中國非洲人民友好協會理事,中國東協協會理事,中國韓國友好協會理事,中國印度友好協會理事等。長期受聘為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烏魯木齊等城市顧問,主持多項城市發展重大課題研究和諮詢,並擔任奧運功能區發展規劃首席規劃師,北京奧運中心環境建設總規劃師,北京奧運醫療紋身保障工作顧問。他提出的“城市價值理論”被譽為三大競爭力理論之一;他創立的“學習型社會理論”在國內創建學習型社會實踐中得到廣泛套用。主編出版有《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報告》、《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中國城市“十一五”核心問題研究報告》等專著60多部。

目錄

《汶川案例——應急篇》
綜述 第一節 災後重建的概念
一、災後重建是恢復災區生產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災後重建是促進災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
三、災後重建是加強防災減災基礎建設的重要契機
第二節 災後重建的階段
一、其他國家或組織對災後重建階段的劃分
二、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階段的劃分
三、災情評估貫穿災後重建的各個階段
第三節 災後的重建內容
一、家園重建
二、產業重建
三、城鎮重建
四、生態重建
五、精神重建
第四節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分析
一、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任務長期而艱巨
二、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全面展開
三、中央領導論汶川地震災後重建
重建紀實
第一節 災後重建與災情評估
一、災情評估為科學規劃災後重建奠定基礎
二、汶川地震災情評估工作
三、汶川地震災情評估總結與分析
第二節 災後重建與臨時安置
一、臨時安置為全面開展災後重建奠定基礎
二、汶川地震中的臨時安置工作
三、汶川地震臨時安置工作總結與分析
第三節 災後重建與恢復重建
一、恢復重建是實施災後重建的關鍵環節
二、汶川地震恢復重建工作的開展
三、汶川地震恢復重建的總結與分析
第四節 災後重建與發展重建
一、站在發展的高度推進災後恢復重建
二、汶川地震發展重建與生態文明
三、汶川地震發展重建與民族文化傳承
四、汶川地震發展重建與產業最佳化
五、汶川地震發展重建與城鄉一體化
六、汶川地震發展重建與社會建設
七、汶川地震重建與汶川品牌
建議措施 第一節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任重道遠
二、我國災後重建機制體制尚不健全
第二節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建議措施
一、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二、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基本原則
三、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階段性和可持續性發展
四、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戰略保障
《汶川案例——決策篇》
綜述
第一節 突發公共事件與應急決策
一、應急管理是一個決策的過程
二、科學決策是應急管理的關鍵所在
第二節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組織體系與決策體系
一、我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建設與發展
二、現階段我國應急管理的組織體系
三、現階段我國應急管理的決策體系構成
第三節 科學決策是汶川地震應急救援工作的關鍵所在
一、汶川地震應急管理決策體系有效運轉
二、汶川地震應急決策的成功與標誌
三、汶川地震應急管理與決策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決策紀實
第一節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次會議
一、部委行動
二、地方行動
三、部隊行動
四、社會行動
第二節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2、3、4次會議
一、部委行動
二、地方行動
……
建議措施
《汶川案例——重建篇》
綜述
第一節災後重建的概念
一、災後重建是恢復災區生產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災後重建是促進災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
三、災後重建是加強防災減災基礎建設的重要契機
第二節災後重建的階段
一、其他國家或組織對災後重建階段的劃分
二、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階段的劃分
三、災情評估貫穿災後重建的各個階段
第三節災後的重建內容
一、家園重建
二、產業重建
三、城鎮重建
四、生態重建
五、精神重建
第四節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分析
一、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任務長期而艱巨
二、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全面展開
三、中央領導論汶川地震災後重建
重建紀實
第一節災後重建與災情評估
一、災情評估為科學規劃災後重建奠定基礎
……
建議措施
……

序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時間定格在西蜀大地的廢墟之上,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一時間,地動山搖、家園坍塌、同胞遇難、舉國同悲!
一年之後的今天,當我們回望舊年,往昔的傷痛已成為今天的歷史被寫進文獻,人性的堅強因為沉澱而歷久彌新。值得慶幸的是,面對災難人們反躬自省,災後重建獲得理性回歸……這一切正在成為我們這個社會最鮮明的特徵。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汶川案例》叢書,是我們城市工作者對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全過程進行梳理、總結與反思的成果。
汶川地震造成的災難是空前的。總的來看,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突發性強,二是受災面廣,三是破壞性大,四是傷亡人數多,五是持續時間長,六是次生災害潛在危險大,七是災民的安置難,八是災後恢復重建的任務艱巨。面對災難,我國政府展開了一場中國歷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災鬥爭,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民眾生命,減低了災害造成的損失。
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成功與標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快速反應。各方面協調聯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當日即成立了以溫家寶總理為總指揮的抗震救災總指揮部,並組成10個工作組,涉及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安全監管總局等多個部門。在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打破條塊分割、部門分割、地域分割、軍地分割的界限,各方面協同應急,發揮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讚譽。
2.應急救援以“人”為本。堅持“生命第一”。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成為整個抗震救災工作的主線。特別是在地震發生後的“黃金72小時”,廣大武警官兵和緊急救援隊伍堅持“生命高於一切,使命高於一切,責任重如泰山”宗旨,以最大的力度、最高的效率營救受困民眾。2008年10月8日召開的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84017名民眾被從廢墟中搶救出來,1497j-名被困民眾得到解救,430多萬名傷病員得到及時救治,其中1萬多名重傷員被快速轉送全國20個省區市375家醫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