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及災後重建研討會

2008年6月12日,時值震動四川、震驚全國、震撼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一個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召開“汶川大地震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及災後重建研討會”。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屆的專家學者會聚於省社會科學院,有來自四川省科技顧問團、省社科院、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委黨校、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市社科院、成都市林業和園林局、成都市政策研究室的100餘位專家學者和四川日報、四川金融投資報、成都晚報、四川廣播電視台、成都日報等媒體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四川省社科院院長侯水平研究員主持,共收到論文23篇,會上有19位專家學者發了言。參會者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就汶川大地震對四川經濟社會的影響及災後重建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並圍繞以下熱點問題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汶川大地震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及災後重建研討會
  • 時間:2008年6月12日
  • 地點:四川省成都市
  • 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影響評估,重建工作,法律問題,移民安置,信息管理,

影響評估

專家們普遍認為,5.12大地震對四川省經濟發展影響較大,造成了人民生命、財產空前的巨大損失,使全省經濟,尤其是全省經濟發展重心的成德綿經濟帶遭受重創。“5.12”大地震涉及面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3倍多,對四川的經濟發展有一定影響,直接造成四川經濟損失近5000億元,尤其是作為全省經濟重心的成德綿經濟帶此次震災中受到較大影響,恢復重建需要5-7年左右的時間。四川工業遭受重創,損失雖然重大,但不會改變四川工業發展的基本態勢,更不會改變成德綿工業的發展勢頭和重要地位。
首先,四川最發達的成德綿經濟帶並非全部是重災區,而是局部重災區,成德綿核心區域的工業沒有遭受破壞性打擊,仍然具備較強的發展能力和發展條件。
第二,四川工業特別是成德綿工業已形成不可逆的發展基礎,四川工業經過建國後幾十年的發展,包括三線的大建設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西部大開發以來的發展,特別是成德綿經濟帶,已經奠定現代工業的物質技術基礎和文化基礎,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根據經濟學“起飛”理論,已經進入不可逆的自我持續增長的發展階段。
第三,災後重建的積極因素,如投資、援助、消費市場、奮鬥精神等,未來5-10年,成都經濟區及上游區域,將可能出現三線建設後久違的大建設場面。第四、全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力量以及全球人民的援助。汶川大地震充分體現出全中國人民的團結力量,充分體現出全球華人的愛國力量,充分體現出災區人民恢復重建的堅韌和堅強,以及令人敬佩的國際援助。

重建工作

災區重建規劃工作要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規劃方案要體現戰略性和超前性,風險評估要嚴格、建設地址要慎重、建設標準要提高。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災區調研的階段性重點、恢復重建原則、把握好重建工作的四個階段,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開展災區重建、搞好災後生態環境建設。
災後重建的四個階段:
一是評估階段。
災區的重建必須認真評估,不能簡單地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也不能給未來的發展留下隱患;
二是規劃階段。對於城市建設、產業布局等問題要作全局性的規劃;
三是建設階段。不要盲目建設,必須分清主次,此次地震損失嚴重的是學校,因此,更應做好校舍、醫院、居民樓的建設;
四是驗收階段。所有的建築物都必須高質量、高標準,通過搞好建設,把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大力開展以民眾自救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社會幫扶相結合的自救工作。農村重建要因地制宜,節約土地,保護耕地,對於村民的住宅選址、修建方式和建築設計,政府要加以指導、有抗震要求,同時尊重村民意願,建築上要體現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
四川工業災後重建的總體思路是以國務院526號令為指導,調整結構、最佳化布局、提升水平、富民強區,實現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又快又好發展;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建與縣域經濟重建結合;以主體功能區政策對災區重建分類指導,重點推進與協調發展結合,工業重建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結合,探索生態經濟發展之路,探索生態特區(“試驗區”)政策;高度關注水資源安全,把防旱與抗震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四川工業更要強調從災後重建走向產業復興,建設面向未來的新興產業、安居樂業的城鄉環境、民主法制的社會進步、更加開放的發展進程。
有些專家提出,我省的龍門山區大多屬於限制開發區,有些是禁止開發區(如自然保護區),因此區域經濟、社會、生態的恢復重建要突出其生態功能,強調綠色發展。要根據龍門山區的歷史地理環境、民族特點,要在產業選擇上有所為,有所不為,進行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的調整,不要盲目進行建設和規劃。不僅要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上進行重建,而是更要強調生態文明,維護自然和諧,開展自然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文明的示範。
一是科學恢復自然保護區。按照原有森林林木種類,加快科學補植補造,儘快恢復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重建野生動物棲息地。
二是發展多功能立體林業,穩定生態環境基礎。三是提升基礎建設的生態含量。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儘量少占林地、草地,集中居民居住點、居住小區重建要充分考慮生態因素,積極推廣新型材料,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努力建設綠色家園。
此外,他們還建議建立岷江水質安全監測長效機制,建立岷江上游聯席會議制度,對岷江成都段水質進行安全監測。強調要把生態環境納入災後重建總體規劃之中。

法律問題

中央在地震發生20多天后就頒布了《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其中關於重建的方針、原則、評價、要求工程質量等規定十分具體,這是災區恢復重建的重要法律依據。對於災民遭受的財產損失如何解決,專家建議:
1、在保障災民的最低生活標準的前提下,應當大力鼓勵災民自力更生,要通過輿論引導,使災民了解,國家和社會所給予的只能是具有補助的性質,並非對財產損失的完全的補償,從而消除災民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 2、給予災民的財產損失補助的方式不能是單一的,應當是靈活多樣的,既不能是大包大攬、平均主義式做法,也不能搞“一刀切”,在體現災民自力更生與社會資助結合上,可以適當有一定的差異。
勞動力就業問題不能僅依靠向外轉移這一條途徑和政府扶持這一種力量,必須發動更多的社會主體,開闢更加多元化的就業渠道,包括在重建中推行以工代賑、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鼓勵非正規就業等渠道,要安排卓有成效的政策體系,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災區民眾的再就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安排好災民的就業、子女教育、老人贍養等一系列問題,解決好他們的後顧之憂。
關於經濟布局的調整和受損產業的恢復
1、重塑成德綿產業帶:
災後重建中要對成德綿經濟帶進行統籌規劃,著力改善成德綿重建和發展的外部條件。
一是儘量避開龍門山地震帶,向川東方向發展;
二是要對岷江、涪江、沱江水環境進行全面整治,為成德綿提供良好的水資源條件和裝備設備外部條件,儘快啟動“引大濟岷”調水方案和研究規劃。
三是成德綿一帶鐵路、公路、水運已不能滿足需要,空運也顯緊張,應儘快加大交通建設的力度,特別是出川通道建設力度。
四是由於鋼鐵化工煤電在成德綿聚集發展,水污染和農村的污染相當嚴重,建議經過評估後強化治理措施或調整布局和結構。此外,要重新考慮阿壩州的產業選擇。阿壩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頻發,又是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是我國重要的水土保持區域,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域,除了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開發水電外其他產業很難發展,應從生態建設、移民、異地建設等方面開闢新的發展途徑。
2、高新技術產業扶持政策:
地震中嚴重受損的德陽市重裝工業存在遷址重建的問題。如何科學考慮地質和水文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和工業戰略布局,對重要工業基地布局做適度調整是災後重建的重要議題。他認為高新技術產業恢復調整與升級的思路是:部省聯合、對口支援、交通先行、平台支撐、專項資助和項目帶動。高新技術企業恢復重建政策支持的主要內容,一是稅收減免:建議有關部門在對受災區和重災區企業重建評估基礎上,研究災後3至5年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減免或豁免政策;二是銀行信貸:需要建立新的充分信任的銀企關係,建議科技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制定受災高新技術企業貸款和還貸優惠政策;三是土地政策:對災後高新技術企業重建新生用地,建議由四川省安排用地指標,指標不足,可以由省內預先安排再報國務院。
3、旅遊消費信心與旅遊硬體設施重建: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近期通過在北京、上海、重慶、天津、西安、烏魯木齊、瀋陽、哈爾濱、昆明、南京、福州等大城市抽樣調查,完成了《“5.12”汶川大地震後赴四川旅遊願望的調查問卷》工作,在回收分析問卷的基礎上,他們提出要重建人居家園和精神家園,恢復旅遊信心,重塑旅遊新形象,突出旅遊業三大特色,即羌族文化和大禹特色、山川秀美的天然氧吧特色、地質科考特色。這三大特色是“5.12“汶川大地震帶給四川旅遊的新亮點,是新聞媒體通過抗震救災報導帶給世界旅遊的新信息。因此,在四川旅遊恢復重建中,一定要緊緊抓住這“三大特色”,使“5.12”大地震後的汶川旅遊成為四川走向世界的一個新品牌。

移民安置

專家們強調,對於重建的城鎮,要為其注入文化靈魂。譬如北川的禹羌文化、汶川的彝羌文化、都江堰的道文化水文化、綿竹的名酒年畫文化以及眾多古鎮特色文化都可作為重建城鎮的文化主題。在圍繞這一主題加大資源配置,和衍生開發的力度,可以根據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配置最佳化,為我所用,推出一座座具有鮮明文化標誌和品牌的重建城鎮。
對重建中四川移民問題,專家們也發表了看法:異地移民安置量不宜過大,要借鑑水庫移民經驗,採取城鎮拆遷安置;提供就業崗位的移民安置、長期勞務輸出的入戶安置等多種模式。並建議設立生態保護特區,如川西北生態特區、無人行政特區等,以實現對資源環境過度開發的補償。一.地震移民搬遷對象,應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1)城鎮和鄉村完全毀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需要在異地重建安置的的人群;
(2)生存條件惡劣,人口規模超出環境承載能力,不再適合永久居住,需要異地安置的的人群;
(3)因縣鄉行政區劃調整,需要隨遷異地安置的居民。
那么,移民搬遷的方針為以下三種:
第一,移民搬遷以微調為主,從實際出發,數量不宜過多過大;
第二,本地安置為主,異地安置為輔;第三,集中安置為主,分散安置為輔。
移民安置
1、生態移民、水庫移民的安置模式。
2、城鎮拆遷移民的安置模式。
3、提供就業崗位的企業安置模式。
4、長期勞務輸出外地入戶的安置模式。
5、短期異地就業與原地重建家園相結合的安置模式。
6、“三孤”人員異地安置模式。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羌族文化正發生著劇烈的變遷。而作為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北川縣,一座美麗的原生態羌族文化自治縣,在這次巨大的災難面前,也遭受了經濟、文化的雙重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年長者,特別是依靠羌族文化的主要傳承者“釋比”口傳身授來傳承,地震導致不少原本就已經為數不多的通曉羌族語言、歷史文化的羌人去世,無疑增大了羌族文化保護的難度,對羌族非物質文化的傳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地震還導致大量羌族文物和文史資料的遺失和毀壞,對於羌族地區的旅遊業也造成重創。
因此,及時採取有效的搶救和保護措施,促進古老的羌族文化健康、持續的發展是一項非常緊迫和重要的工作。要對羌族文化造成的破壞程度進行評估並採取有效的搶救和保護措施,保護工作不能僅局限於局部恢復性的重建,還應以羌族文化整體、長遠的發展性保護為目標。一是發展羌族人口,完善人口結構,促進羌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系統梳理和深度挖掘相結合,重點保護和整體保護相結合,靜態保存與活態發展相結合,建立科學的羌族文化保護體系;三是將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化,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現保護與開發的良性互動。
災後重建中的“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這次抗震救災的根本方針,黨中央和政府明確強調,人的生命是首要的,要把搶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首先,全面保障了人民民眾的知情權,保證公民有效地參與公共決策過程,並且對公共管理和政府官員實施有效的監督。
其次,保障人民民眾的參與權。公民知情權的充分滿足,激發了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主體意識,極大地激發了公民對抗震救災的參與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災區人民展開了自救和互救行動,社會各界也自發組織起來,對災區人民進行無私的幫助和支援。在本次抗震救災中,我國政府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堅決、快捷、親民,以其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感召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開展自救、救援、重建,在這一可歌可泣的偉大壯舉中,另一亮點則是民間組織尤其是各類NGO組織紛紛以自己的力量參與抗震救災。
在災後重建中,我們要特別重視和珍視這種公民精神和公民責任意識。建設新家園,公民是主體。政府要提供服務、支持和保障,但各項工作規劃都必須強調“公民”視角,凡涉及群體或公民利益的問題,必須經過公開論證的程式:
1.根據基層自治的有關法律和政策,以條例或其它法規形式(如四川城鄉社區建設條例)明確社區在區域性災後重建中的主體地位。
2.明確規定救災物資應配置到社區的物資種類和比重,利用公共資產的增量充實社區公共經濟基礎,為提高社區凝聚力提供經濟保證。
3.鼓勵社會捐助直接落實到社區,利用社會支持充實社區公共經濟基礎,直接服務於居民。
4.配置或捐贈給社區的公共資產,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機構不得截留占用。
5.發放到社區(村居兩委)的救災硬體設施必須作為集體資產入庫建檔,實行民主管理。
6.重建後的社區應該在規劃中留出公共設施用地,把建設社區公共空間做為基層政權組織建設的起點。過渡時期的集中居住點也必須有公共場所,通過文化活動發布信息、穩定人心,凝聚社區,組織生產自救。

信息管理

對於信息的重建,專家們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地震發生後的這一個月時間裡,我國政府對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重大生態環境破壞,影響或者威脅地區甚至全國經濟社會穩定的、有重大社會危害的、需要政府立即處置的危險、緊急事件都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公布。與以往歷次應對危機事件的信息管理相比,5.12 危機事件的信息管理以信息公開得最全面、最及時、最準確而得到國內民眾的認可和國際社會的肯定。在今後的發展中,一是要建立相應的危機信息管理機構,充分借鑑已開發國家政府危機信息管理的成功經驗。二是進一步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來規範和保障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實施,積極培養高素質的新聞發言人。三是建議在恢復重建中將新聞發言人制度推廣到市州級。同時,還應強化地方政府入口網站在信息公開救災機制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身處重災區的阿壩州政府,就是依靠他們的政府網站讓幾乎與世隔絕的災區奇蹟般與外界恢復了互聯,將災區的情況第一時間匯報出去。
信息公開也是重要的救災機制,及時有效暢通的信息發布更是社會應急預案中的關鍵性機制。在重大的社會突發性事件面前,信息需求特彆強烈,人們急欲了解災害詳情和救災進展的第一時間裡,各種信息如電視滾動字幕、插播新聞、網頁刷新等各種現代傳播方式正源源不斷地提供可靠暢通的信源,並帶來各種防震減災的科學知識,不僅使大家對災害相關情況的瞭然於胸,也有助於秩序穩定、信心凝聚、合力形成,這對於一個遭遇突發事件的社會來說不僅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強化政府網站作用中,一方面是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和創新等硬體環境強化,另一方面是管理系統等軟體環境的強化,更重要的是政策保障和信息源的建設與整合。在政府網站的發展中,信息公開是重要的部分,如何利用政府網站構建和融入救災信息體系,是需要從政策、內容和技術等方面研究的問題。
關注災後心理衛生、干預心理危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災難的發生具有突發性、不可控制性、危害性等特徵,不僅給人類社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給人們精神上、心靈上帶來巨大衝擊,這種傷害不亞於經濟損失。災難對人的影響如得不到及時正確的疏導,這些問題又很可能導致“創傷後應激反應(障礙)”發生,甚至產生終身的心理創傷,而且對受災群體的軀體健康及心理健康有著明顯和持久的影響。因此,關注災後心理衛生、干預心理危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體現一個國家人文關懷和文明程度。
地震後受災群體生活質量在生理、心理及環境維度受到影響,受損最嚴重的為環境維度;受災程度與生活質量下降並不成正比關係,生活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影響因素有心理痛苦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對物質支持的滿意度。我國學者對地震後影響進行了心理學研究,研究了地震對人身心健康影響,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然而,我國災難心理影響研究工作相對國外起步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研究數量偏少,就公開發表的研究文章數量不多,內容大多是集中在地震對人影響的現象調查上,專業的研究不夠深入,沒有涉及到如何具體採取干預措施。然而,國外對災後心理影響開展了大量研究,並開展了大量的災後心理干預工作,而我國的災後心理影響研究和災後心理服務相對比較落後。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和借鑑國外已有研究成果,以推進我國災後心理影響的學術研究,完善我國的災後心理服務工作。
此外,專家學者們還對此次救災、重建中的制度安排、體制機制建設、山區鄉村互動式救災機制建設問題,以及危機中的信息管理、危機應對與幹部能力考評、四川大地震後的公共服務、災後社會建設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探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