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容甫文箋

汪容甫文箋

《汪容甫文箋》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中。

基本介紹

  • 作者:汪中                       /            古直選注
  • 頁數:81頁
  • 定價:0.32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58.4
  • 裝幀:32開平
  • 統一書號:10019-750
作者簡介
汪中(1744~1794)
清代學者、駢文家。字容甫,江都(今屬江蘇)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貢生,後絕意於仕進。
汪中出身孤苦,幼年無力求學,由寡母啟蒙。後因依書商為傭,才有博覽經史百家書籍的機會。他稟性耿直,疾惡如仇,尤其能不囿時俗,諷諭權貴,對封建禮教和傳統思想敢於立異說,標新論,因此被當世視為狂徒,使他受到種種冷遇和迫害。汪中一生坎坷,懷才不遇,他只得依靠當幕僚和賣文為生。
汪中私淑顧炎武。為經世致用之學,在哲學、史學、文學方面都有一定成就。所作駢文,在清代駢文中被譽為格調最高。劉台拱《遺詩題辭》評為:“鉤貫經史,熔鑄漢唐,宏麗淵雅,卓然自成一家。”他27歲時所作《哀鹽船文》,對揚州江面某次漁船失火時,人聲哀號、衣絮亂飛的慘狀和大火前後的氛圍作了形象的描述,對船民的不幸遭難表示深切的同情,描寫生動,文筆高古,杭世駿評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抒情駢文善於“狀難寫之情,含不盡之意”(李詳《汪容甫先生贊序》),如《經舊苑吊馬守真文》,對明末名妓馬湘蘭寄以同情、悼念,以自己的困頓隨人之痛,與馬湘蘭的淪落風塵之悲相共鳴,表現出一個具有正義感的士人對封建禮教的強烈憤慨;在《吊黃祖文》中,借古人禰衡“雖枉天年,竟獲知己”的遭遇,寫自己“飛辨騁辭,未聞心賞”的不平之嘆,發出了“苟吾生得一遇兮,雖報以死而何辭”的強烈呼聲;《狐父之盜頌》更是一篇憤世嫉俗之作,文中認為世俗所謂“盜”,是“悲心內激,直行無撓”的仁義之士,相比之下,當世許多人“孰如其仁”!汪氏甚至直呼“孰為盜者?我將托焉!”感情強烈充沛,語言明快鋒利。其他象《黃鶴樓銘》、《漢上琴台之銘》、《先母鄒孺人靈表》、《廣陵對》、《自敘》等篇,無論敘事抒情,都能吸收魏晉六朝駢文之長,寫得情致高遠,意度雍容,而且用典屬對,精當貼切。他的論辯文章顯示出“於時流不輕許可”(江藩《汪中記》)的膽識,如《婦人無主答問》中駁方苞即其例。他的論學著作或闡明古書通例,如《釋三九》;或糾彈理學謬誤,如《大學平義》;或表章周秦諸子之學,如《墨子序》、《荀卿子通論》,都是博學深思、獨具卓見之作。王引之《汪中行狀》總評其文說:“陶冶漢魏,不沿歐、曾、王、蘇之派,而取則於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著作有《述學》6卷。《廣陵通典》10卷,《容甫遺詩》6卷。近人古直選其若干駢文作注,名《汪容甫文箋》,有人民文學出版社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