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奮強,男,1975年1月出生,博士,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三室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奮強
- 出生日期:1975年01月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務:碩士生導師
- 職稱:高級工程師
- 任職院校:華南理工大學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出版圖書,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學習簡歷
1998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獲得建築學學士學位
2001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
2014年,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獲得建築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2001年~2003年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六室。
2004年~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三室,任工作三室副主任
社會兼職
中國建築學會會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會員
研究方向
公共建築設計、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城市設計研究方向
在設計院工作崗位從事工程設計實踐的同時,以體育建築設計和可持續設計作為主要研究方向。
出版圖書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6年12月
本書一方面突破傳統體育建築功能研究為主的局限,從策劃與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入手,反思體育建築與城市的關係,提高體育設施規劃布局的靈活機動性,研究產業化形勢下體育建築的功能配置及其新的要求,為建設決策提供科學支持,建立可持續建築理論研究的基礎。另一方面,針對體育場館價高、能耗多的問題,結合奧運、亞...
學術成果
先後作為設計人和專業負責人參加幾十項工程項目:主要包括2008年奧運摔跤比賽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東莞市長安鎮體育館、江蘇省吳江體育館、2010年亞運武術館(南沙體育館)、華中科技大學體育館、廣東國際海上運動基地、葉劍英紀念館,梅州客家博物館、太原大學新校區、黃岡中學惠州學校。
相繼在《建築學報》《城市規劃》等國內重要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把理論結合實際作為專業要求。博士論文《基於可持續性的體育建築設計策略研究》,從國情出發,針對體育建築的特點,結合奧運、亞運等場館的設計實踐,對體育建築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
榮譽獎項
2008年11月,獲得第七屆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其中江蘇省吳江市體育館,獲得2005年度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三等獎。葉劍英紀念園規劃設計,獲得2005年度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優秀項目三等獎。梅州市客家公園規劃設計,獲得2007—2008年度全國優秀規劃二等獎,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獲獎項目一等獎。2010年亞運武術館(南沙體育館)獲得第六屆建築學會建築創作佳作獎,國際奧委會IOC銅獎;廣東梅縣文體中心獲得省優秀勘查設計二等獎。作為主要設計人員,自2004年起參加的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工程,在2008年8月的奧運會上作為奧運摔跤比賽館,受到各界好評,該項目多次獲得國內外優秀建築設計獎項,包括2008年獲得國優工程銀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佳作獎;2009年9月獲得“藍星杯”第五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築設計大獎;2009年10月獲得教育部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在2009年8月,獲得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 參與了“基於可持續性的體育建築設計方法及其技術套用”的課題研究,其成果獲廣東省科技技術二等獎;參與了“北京奧運摔跤館和羽毛球館可持續設計策略與技術套用”獲華夏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