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管理與控制政策

污泥管理與控制政策

《污泥管理與控制政策》是2010年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東、陳荔英、趙由才。

基本介紹

  • 書名:污泥管理與控制政策
  • 作者:許玉東、陳荔英、趙由才
  • ISBN:9787502452650
  • 定價:¥42.00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6-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從管理和控制政策角度出發,對污染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具體的分析,主要內容包括污泥的綜合管理、污泥處理處置的規劃、污泥的環境影響、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全過程安全及運行監管、污泥管理的法規和經濟方法及技術體系、受污染河湖底泥表征與控制政策。
本書是《污泥處理與資源化叢書》中的一冊,可供各級政府部門、科研單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設計單位、運營單位有關技術人員以及大中專院校的師生參考使用。

圖書目錄

1 污泥的綜合管理
1.1 污泥處理處置和利用問題及其產業進展
1.1.1 污泥處理處置和利用問題
1.1.2 污泥處理處置和利用產業進展
1.2 污泥管理概述
1.2.1 污泥管理概念
1.2.2 污泥管理的特點
1.2.3 污泥管理的原則
1.3 污泥管理體系、法規和制度
1.3.1 污泥管理體系
1.3.2 污泥管理法規政策
1.3.3 污泥管理制度
1.4 污泥污染控制標準體系
1.4.1 污泥處理處置和利用相關標準
1.4.2 污泥二次污染控制標準
1.5 國外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相關標準法規政策
1.5.1 歐盟及其成員國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相關標準法規政策
1.5.2 美國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相關標準法規
1.5.3 其他國家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相關標準法規
1.6 污泥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
1.6.1 國外污泥管理現狀
1.6.2 國內污泥管理的現狀與發展
2 污泥處理處置的規劃
2.1 概述
2.1.1 指導思想
2.1.2 污泥處理處置規劃原則
2.1.3 規劃的技術路線
2.2 污泥現狀調查與評價方法
2.2.1 污泥現狀調查
2.2.2 污泥現狀分析與評價
2.3 污泥產生量變化趨勢預測
2.3.1 污泥產生量的影響因素
2.3.2 污泥產生量的預測步驟
2.3.3 污泥產生量的預測方法
2.4 規劃目標與指標體系的設定
2.4.1 規劃目標的設定
2.4.2 規劃指標體系的設定
2.5 規劃方案的確定
2.5.1 規劃方案的確定步驟
2.5.2 方案的篩選及評定方法
2.5.3 常見的污泥管理決策方案
2.6 污泥管理與規劃實施的組織管理
2.6.1 地方政府的作用
2.6.2 部門機構的建設
2.6.3 非政府組織機構的建設
3 污泥的環境影響
3.1 污泥污染概述
3.1.1 污染途徑
3.1.2 污染事件
3.2 污泥對各種生態環境的影響
3.2.1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2.2 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3.2.3 對水環境的影響
3.2.4 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3.2.5 對環境衛生的影響
3.3 污泥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3.1 通過水體
3.3.2 通過大氣
3.3.3 通過土壤
4污 泥處理處置與利用全過程安全及運行監管
4.1 污泥產生的惡臭控制
4.1.1 惡臭的來源和氣體種類
4.1.2 惡臭控制技術
4.1.3 惡臭控制運行實踐
4.2 污泥的處理處置工藝目標和比選
4.2.1 污泥處理處置工藝的目標
4.2.2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選擇原則
4.2.3 污泥處理處置工藝類型及適應範圍
4.2.4 污泥處理工藝比較選擇
4.3 污泥環境管理實踐
4.3.1 工藝流程的環境管理
4.3.2 污泥處理單元的運行管理
4.4 污泥的輸送與儲存
4.4.1 污泥的輸送方式
4.4.2 污泥的儲存
4.4.3 污泥輸送和儲存運行管理
4.5 污泥資源化利用應注意的問題
4.5.1 資源化利用的前提條件與規定
4.5.2 重金屬及有毒有害有機物的控制
4.5.3 衛生學控制與要求
4.5.4 注意氮、磷營養物與鹽分的影響
5 污泥管理的法規和經濟方法及技術體系
5.1 污泥管理的法規方法
5.1.1 概述
5.1.2 污泥管理法規政策的要點
5.1.3 建立與完善相關法規制度與政策體系
5.1.4 執法隊伍建設和管理工作職責
5.2 污泥管理的經濟方法
5.2.1 概述
5.2.2 經濟學原理的管理作用
5.2.3 污泥收費與補貼
5.2.4 污泥設施特許運營與投融資
5.3 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技術體系框架
5.3.1 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技術體系框架
5.3.2 污泥處理的技術路線
5.3.3 污泥處置的技術路線
5.3.4 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科技保障
6 受污染河湖底泥表征與控制政策
6.1 河湖底泥產生的惡臭控制
6.1.1 引水沖污
6.1.2 河湖曝氣復氧
6.1.3 化學氧化或沉澱
6.1.4 植物修復
6.1.5 疏浚底泥的惡臭防治措施
6.2 河湖底泥污染過程
6.2.1 污染底泥的來源
6.2.2 底泥中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
6.2.3 底泥與上覆水體、水生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6.2.4 河湖底泥污染的變化過程
6.3 河湖底泥污染狀況
6.3.1 河湖底泥污染現狀
6.3.2 污染底泥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6.3.3 河湖底泥污染特性測試
6.4 河湖底泥處理處置
6.4.1 污染底泥綜合整治技術框架
6.4.2 原位覆蓋技術
6.4.3 底泥生物修復技術
6.4.4 底泥隔離處置場
6.4.5 底泥固化法
6.4.6 化學淋濾法
6.4.7 微生物淋濾技術
6.5 河湖底泥疏浚技術
6.5.1 河湖底泥疏浚工藝
6.5.2 環保疏浚效果分析
6.5.3 疏浚底泥二次污染防治
6.6 河湖底泥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政策
6.6.1 疏浚底泥輸送和預處理
6.6.2 底泥處理處置技術發展方向和技術原則
6.6.3 底泥綜合利用途徑與發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