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受污染水體中(河流、湖泊、水庫、海域)生物的結構和發生、演變規律的科學。其目的是要在受污染水體中的生物之間、生物與受污染水體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的發生、變化規律的研究中,尋找受污染水體治理的途徑和方法,為制定水質標準、加強水體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污水生物學
- 外文名:Biologyof polluted water
- 用途:工業給水淨化
- 類別:生物學的一個分支
- 時間:萌發於19世紀中葉
- 內容:研究污染水體生物結構和演變規律
簡介,研究內容和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污水生物系統,發展與問題,
簡介
污水生物學環境生物學一個分支、研究受污染水體中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及其發生和演變規律以便了解受污染水體中生物之間、生物與水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污水生物學從生物學角度研究水體的污染程度、水生生物遭受的危害、種群和群落結構的變化以及生物治理途徑等,為制訂水質標準、加強水體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污水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水污染生態調查、水環境質量的生物學評價,污水生物的毒性實驗和毒理研究,以及生物處理污水等。
研究內容和方法
研究內容
水體受到污染,水中的生物種類和數量都會發生變化,種群和群落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嚴重時對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水生生物又對污染的水環境產生影響,或者使污染水體逐步淨化,或者促使污染加劇。因此研究水污染的生物學問題,需要綜合套用諸如生態學、毒理學、生理學,化學和數學等各種學科的知識和技術,以便從生物學角度,了解水體受污染的程度、水生生物遭受的危害、生物治理的途徑等,為制訂水質標準、加強水體管理提供科學依椐。
研究方法
污水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水污染生態調查、水環境質量的生物學評價、水污染生物的毒性試驗和毒理研究,以及廢水生物處理等。
污水生物系統
早在20世紀初人們就已注意對污水生物的調查研究,1909年德國人R.柯爾克威茨和M.馬松就建立了污水生物系統,包括微生物、藻類、微型動物直至大型水生生物。
水體受污染後,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形成特有的生物群落稱為污水生物系統。根據不同的生物種類,將河流污染程度的強弱依次劃為多污帶、α—中污帶(即甲型中污帶)、β—中污帶(即乙型中污帶)和寡污帶。污水生物系統的理論基礎是河流受到有機物污染後,隨著下游流程的延長,河流的自淨作用不斷加強,水污染程度逐漸減弱,其中的生物種類隨之發生變化,在不同的河段出現不同的生物種;不同的生物種成為劃分河流污染程度的依據。
發展與問題
1950年以後,又利用了各種生物指數、物種多樣性指數等方法簡化污水生物學評價手段,此外還開展污染物對生物的毒性毒理學效應、生物對污水淨化機理與污水生物處理和生物回用的研究。除了採用經典的生物分類學技術外,還引進了生態學、毒理學和數學模擬技術。對水質評價、污水淨化與治理、水質標準制定和水質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污水生物監測與評價方法的標準化、定量化,毒性實驗方法的規範化,模型生態系統與數學模型製作,毒性效應與生物降解機理等許多問題尚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