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複方法與套用》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複方法與套用
- 作者:侯德義
- 類別: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 ISBN:9787030564900
《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複方法與套用》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德義。
《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複方法與套用》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德義。內容簡介本書全面介紹了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復的定義與核心要素、歷史與發展趨勢。結合實際案例系統介紹了污染場地修復的可持續性評價方法。對包...
要解決污染場地問題,最直接方法的是場地修復。背景 近年來,我國場地污染問題逐步凸顯,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全國各地陸續開展了污染場地修復工程,以確保環境質量和人居健康。國家和地方越來越重視場地監管和污染場地修復,相繼出台 場地相關政策、行動計畫等;但現有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尚不健全,...
場地修復:一般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及其他工程修復技術措施,以原位或異位的不同方式,使得場地內的污染按規定得到消除或管控,以滿足土地整理及流轉的基本要求。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根據垃圾填埋場未來用地性質,對原垃圾填埋場內的組分進行有依據地篩分及資源化利用,實踐綠色可持續修復理念及要求。獲得榮譽 -2012年...
2008年環境保護部提出了到2015年中國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2012年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再提加強土壤環境保護,並首次提到污染場地一詞。具體如下:(1)研究建立建設項目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估與備案制度及污染土壤調查、評估和修復制度,明確治理、修復的責任主體和要求。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污染評估與安全等級劃分試點...
修復技術 物理修復技術 物理分離修復技術主要是套用在污染土壤中無機污染物的修復技術上,它最合適用來處理小範圍的污染土壤,從土壤、沉積物、廢渣中分離重金屬,恢復正常功能。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據土壤介質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徵,採用不同的方法將污染物質從土壤中分離出來,包括:依據粒徑大小採用過濾或微過濾的方法進行...
此外,還介紹了多孔炭、改性膨潤土和纖維吸附材料等修復劑的研製及套用方面的新認識、新資源、新方法和新產品。提出了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淨化土壤污染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聯合生物修復新途徑。這些研究成果對發展有機污染土壤的綠色可持續修復原理與技術、推動土壤修復學和修復土壤學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
植物修復是利用綠色植物來轉移、容納或轉化污染物使其對環境無害。植物修復的對象是重金屬、有機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體。研究表明,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可以淨化土壤或水體中的污染物,達到淨化環境的目的,因而植物修復是一種很有潛力、正在發展的清除環境污染的綠色技術。簡介 ...
《污染土壤修復技術與套用》(第二版)在介紹土壤污染的特點和修復原理、土壤污染政策法規標準的基礎上,依次介紹了土壤污染調查與風險評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污染土壤物理化學修復技術、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實施與管理、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項目典型案例等內容,並對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發展...
環境污染或公害問題,主要就是環境中的物質組成同人類的生存不相適應的問題。人類對環境的利用和改造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據估算,原始土地上光合作用產生的綠色植物及其供養的動物只能為一千萬人提供食物,而現代農業進行機械化生產,並施用化肥和農藥,獲得的農產品卻可以供養幾十億人。又如人類控制了一些河流的洪水...
《污染土壤修復技術與套用》是2016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龍哲、李社峰 。內容簡介 《污染土壤修復技術與套用》在介紹土壤污染的特點和修復原理、土壤污染政策法規標準的基礎上,依次介紹了土壤污染調查與風險評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污染土壤物理化學修復技術、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污染場地土壤修復...
以環境修復、環境管理研究為特色方向,著力於解決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修復、環境管理問題。環境修複方向研究運用土壤學、環境化學、水環境學等對污染土壤、污染水體、污染場地等進行修復的理論與技術。環境管理方向研究運用環境與自然資源管理學、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社會系統發展學、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環境政策與法學、...
(三)堆放和填埋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等固體廢物的場地;(四)省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可能存在嚴重污染風險的場地。調查評估報告應當由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評審結論作為編制場地修復方案的依據。對經調查評估存在環境風險的,原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編制污染場地治理修複方案,報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
砷污染場地塊修復治理效果評估中,主要介紹了現行的效果評估體系、方法等。此外,書中包含大量套用實例,便於讀者理解。《典型砷污染地塊修復治理技術及套用》可供從事污染地塊修復治理工程設計、管理和相關科技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圖書目錄 1 砷污染地塊概述 1.1 砷污染地塊的污染來源 1.1....
相關標準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HJ/T166-2004)《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25.4—2014)《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2014)《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4)《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4)
第3章 場地土壤和地下水健康風險防控原位修復技術 42 3.1 綠色增溶脫附與地層強化滲透材料及技術 42 3.1.1 有機污染物修復材料及技術 42 3.1.2 重金屬污染物修復材料及技術 47 3.1.3 技術要點分析 52 3.2 高傳質緩釋氧化還原降解材料與技術 53 3.2.1 有機污染物修復材料及技術 53 3.2.2 重金屬...
沒有處理的污染場地將是化學定時炸彈,一旦大面積爆發將會對國家可持續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必須對土壤污染的預防和污染土壤修復予以高度重視。因此有必要妥善管理並加以修復,使其得到合理利用。現狀 破壞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採及其冶煉排放、長期對土壤進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為活動...
綠色和平用氣球來完成許多項目活動,如掛橫額、拍攝污染環境的照片、檢測空氣污染及作跳傘行動的平台。歷史上最著名的綠色和平熱氣球航行包括:1983年飛躍德國柏林圍牆、1987年飛躍美國內華達核試場地、1998年飛躍印度泰姬陵抗議核試。爭議 私產 綠色和平組織聲稱自己“堅持非暴力手段,在不侵犯人身和財產的原則下,和平地...
(9)國家土壤安全修復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大型污染場地精細化環境調查與風險管控技術方法與實例研究 (10)2018年國家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專項: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復評估體系與方法 (11)2018年國家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專項:焦化場地安全開發利用模式與套用推廣機制研究(第4課題)(12)經濟高速發展區綠色可持續場地...
朱雪強,韓寶平,許愛芹.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復:概念、框架及評估方法.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4978-4986 李澤政,韓寶平,朱雪強,蔡靜.零價鐵去除水中三氯乙烯試驗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4):322-324.2012 朱雪強,韓寶平.零價鐵修復受三氯乙烯污染地下水的實驗研究.環境工程學報,2012...
污染場地修復 污染場地修復研發團隊 主要從事污染防控理論與技術、污染環境風險評估與管理、土壤和地下水資源安全利用等戰略性、前瞻性和原創性研究,致力於突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與綠色修復關鍵理論與技術,研發系列功能材料與裝備,構建污染場地風險表征的方法體系,研究建立土壤和地下水安全利用的技術與標準。大氣污染防治 ...
推進竹埠港工業園區竹埠片區、雙埠片區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試點實踐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復,力爭將該項目建設成為開發利用和土壤修復協同高效的綜合示範。深入開展原南天化工廠污染土壤治理任務,還綠心地區一片淨土。推進原湖鐵廠區內污染土壤治理任務,持續開展區域地下水風險管控。有序開展錳礦地區地下水環境調查與風險...
項目名稱:大型複雜污染場地綠色修復與可持續風險管控關鍵技術及套用 完成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北京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天津渤化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森特士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 完成人:張紅振、魏國、楊成良、李書鵬、葉淵、董璟琦、康日峰、...
63.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中螯合誘導和轉基因技術的套用現狀與前景,地學前緣,2005,12(1)64. 羽葉鬼針草對Pb的吸收特性及修復潛力,環境科學,2005,26(3)65. 土壤微生物對苯的降解研究,環境科學,2005,26(3)66. 用改性膨潤土作垃圾填埋場底部襯裡的試驗,中國環境科學,2005,25(4)67. 環境影響二級...
23.徐志偉,肖榮波*,鄧一榮.廣州海珠湖城市濕地CO2通量特徵[J].套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16,22(01):13-19.24.鄧一榮,肖榮波*,周健.低碳生態社區的改造思路與重點改造領域——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七研究所社區為例[J].規劃師,2015,31(S2):147-151.25.鄧一榮,林挺,肖榮波*.EKR-PRB耦合技術在污染場地修復中的套用...
防滲阻隔劑,是一種無毒無害,不燃燒,無揮發,具有高斥水性、防熱抗凍性離子類離子聚合濃縮液,可將土壤中的礦物質和土壤分子分解,並且保持性能持久穩定。能有效套用於鹽鹼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復、污染尾礦治理、湖渠防滲處理與綠化等工程。簡介 最早由天津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青年專家袁敏、邵曉龍等經多年...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修訂、醫療廢物非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制訂等近20餘項工作任務;在最佳可行技術方面,承擔了醫療廢物最佳可行技術導則研究工作;在技術研發方面,承擔了國家“十一五”重點科技攻關課題2項、國家環保公益項目2項、國家履約支撐項目5項,開發了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技術、污染場地治理與修復...
污染場地模擬、控制與修復;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污染控制;環境修復材料開發與套用。主講課程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水處理實驗技術;專業英語。主要貢獻 1 (1)吉林市城區地下水資源數值模擬,吉林市項目,2006.12-2007.12,子課題負責人.(2)飲用水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及評估技術支持,環境保護部項目,2008.04...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復技術和數學模型 環境土壤物理,包氣帶(非飽和帶)水力學,環境傳遞與反應現象 環境管理與工程套用方向 污染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方法 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系統設計(包括原位沖洗、土壤蒸氣抽提、氣水兩相抽提、生物通風、堆置、強化生物修復、熱脫附、滲透性反應屏障(PRB)、化學氧化及納米材料修復技術...
依託相關研究成果,研究所還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機產品認證諮詢、農用化學品環境安全評估、污染場地修復及環境工程等方面開展技術諮詢工作。根據2019年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有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所屬研究中心6個及所屬野外觀測站7個;有在職職工44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高級職稱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