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溶解氧及缺氧防治對策(上)

在水產養殖管理中,水質的管理非常重要,管理好水質溶解氧是其中心環節。然而在以追求高產為中心的養殖模式中,缺氧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由於天氣突變等原因引起溶解氧驟降而泛塘的事件時有發生。在水生動物生長高峰的夏季,池塘有機物含量升高,池塘底部由於有機物的富集,使池塘底層和中下層水體處於缺氧和半缺氧狀態(低於3.5mg/L),對養殖魚類有很大的危害。但是現在仍有許多養殖戶對缺氧的認識不夠,甚至無法知道自己的池塘是否缺氧,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針對這一現象現將池塘溶解氧及缺氧防治措施介紹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狀態的氧,用“D?0”符號簡記,池塘溶解氧的主要來源是池水中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水中溶解氧是魚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淡水中溶解氧的飽和含量為8~11mg/L。我國漁業水質標準規定,一晝夜16小時以上的溶解氧必須大於5mg/L,其餘任何時候的溶解氧不得低於3mg/L。溶解氧的多少影響著魚的產量,池水中氧氣條件好,魚類攝食旺盛.對餌料利用率高,長得快。

反之,缺氧時魚類攝食、消化功能下降,由於呼吸作用增強,消耗能量相對增高,生長緩慢。溶解氧的多少還嚴重影響著池水的水質狀況。在溶解氧條件好時,有機物在好氣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快,浮游植物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補充及時,生長旺盛,而一些分解產物如氨很快被氧化變為銨鹽而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相反在缺氧條件下,有機物分解被抑制,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產生氨、硫化氫等增多,不能被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利用,這些產物積累多了對魚產生危害,嚴重影響魚類生存。
1、池水中溶解氧的變化規律
1.1池水中溶解氧的晝夜變化:白天陽光輻照度強,水中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氣,使水中的溶解氧增加,往往在晴天下午溶解氧達到過飽和。夜間,池水中的浮游植物停止光合作用,只進行各種生物的呼吸作用,致使池水中的溶解氧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此時就易引起魚類因缺氧而浮頭。
1.2池水中溶解氧的水平變化:在風力的作用下,池塘下風處的浮游生物和有機物比上風處多,因此下風處的溶解氧比上風處高,風力越大,上、下風處的溶解氧差距越大。
1.3池水中溶解氧的垂直變化:白天池水中表層水在太陽光輻射的作用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氣,使表層水中的氧量增加,而底層水由於光線不足,光合作用弱,產氧少而有機物耗氧量大。由於白天水的熱阻力,上下水層不發生對流現象,致使出現表層高氧而底層缺氧的現象。
1.4池水中溶解氧的季節變化:早春季節冰面開始融化,由於春風較大,水中溶解氧常呈飽和狀態,隨著天氣的轉暖,日照增長,水溫升高,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光合作用加強,水中溶解氧白天較高,夜晚較低,晝夜變化較大,秋天隨著氣溫的降低,上、下水層對流較大,池水中溶解氧趨向好轉,在臨近結冰時,池水溶解氧達到飽和。冬季冰封時的越冬池主要靠冰下適宜水深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增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