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巷在中河東岸,東起林司後,西至長寧街,長314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塘巷
- 外文名:chitangxiang
- 起點:東起林司後
- 終點:西至長寧街
- 地點:杭州市中河東岸
《武林坊巷志》卷八“池塘巷”條丁丙按:池塘巷,東對王米巷,即《省城圖》彌勒寺巷。出巷為青雲街,南為永寧街。《杭州市地名志》:“池塘巷……原稱褚塘巷,後訛為池塘巷。”誤。據《武林坊巷志》卷六有“賽西湖”條,丁丙按:“賽西湖,即東橋南河下,東南出王米巷,西南出池塘巷,北即東橋河堧之池,曰賽西湖,即宋仁和倉池。或雲吳慶忌磨劍池,又曰關王池。”“賽西湖在貢院之南,即宋仁和倉池也。故湖之前,名池塘巷。”可見,池塘巷得名於“賽西湖”(仁和倉池)。而《鹹淳志》載,褚塘巷在蒲橋軍寨之北,褚家(褚遂良)故居。褚家塘在大路營口,葉眠巷北,故褚堂巷非池塘巷。筆者20世紀50年代初,曾求讀於杭州一中(現杭高中),每天經過池塘巷,有一彌勒寺,頗具規模。即如丁丙所敘,池塘巷清時應稱彌勒寺巷。光緒《浙江省城圖》亦無池塘巷名,改稱為池塘巷應是民國時期。1984年文物普查記錄:彌勒寺建於宋,現為池塘巷國小。大殿於1976年改建為池塘巷國小教學樓。另有井欄圈一個,上刻“宋敕彌勒寺”字樣。原有銅鐘一口,上鑄有建寺年代及其他文字,該校師生去淨慈寺遠足時見到過此鐘。1998年舊城改造,池塘巷國小拆建為長慶住宅小區。
據《下檔53—18》載:池塘巷國小於1953年時為私立天華國小。該國小於1953年清理一批廢物慾賣,其中有銅鐘一口,後經浙江省文管委黃泳泉察查後,說該鐘制於18世紀“康乾”時代,系日本人所鑄造,形制也與清初的一般鐘不同,有保護價值,希望天華國小保存為荷。
清末民初,杭州絲綢業勃發,一批實業救國的民族資本家相繼出手辦廠,1912年,朱光燾與浙江公立中等工業學校校長許炳堃等人集資2萬元,以杭州池塘巷原清守備衙門的房屋作廠房,開辦緯成絲呢公司(福華綢廠前身),購進日本產新型提花機10台,聘用工業學校畢業生為技術骨幹,生產西裝面料絲呢三角緞與水波緞,統稱緯成緞,頗受市場歡迎。在1918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緯成緞產品榮獲金獎。緯成公司後成為浙江規模最大的近代民族資本絲綢工業企業,在全國也頗有影響。朱光燾(1886—1963),字謀先,祖籍安徽,出生杭州。光緒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學習染織。宣統元年(1909)畢業後參加清廷科舉,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宣統三年(1911),應聘任浙江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染織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