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3年1月1日,江龍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建甌。
1950年,進入南京大學化學系,膠體化學專業學習。
1953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長春物理化學所,跟隨柳大綱先生從事矽酸固化地基的工作。
1954年,隨柳先生來北京化學所工作,當年被派往南京大學在戴安邦先生領導下進行矽酸鹽聚合的研究。
1956年9月,被派往蘇聯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做研究生,專業膠體科學,從師列賓捷爾院士。
1960年,畢業,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後,仍在化學所從事粘土膠體的流變工作。
1964年,開始感光科學的工作,於1975年到感光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1979)、研究員(1986)、研究室主任(1981-1996)、膠體與界面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8)。
1960-1975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
1975-1999年,中國科學院感光研究所工作。
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在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任訪問學者。
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在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任訪問學者。
1999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矽酸凝膠和濃分散體系的結構與流變性質,結合多項國民經濟重大任務,在研製航空航天遙感膠片、製備高濃度水煤漿以及強化採油等項目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80年代以來,在國內倡導並開展有序分子薄膜及生物分子電子器件的研究。在仿生酶膜、仿視覺薄膜、泡囊仿生感測器以及納米顆粒製備、組裝和納米顆粒生物效應等研究中作了許多創造性工作。
江龍共發表論文270餘篇,編、譯著論著5本、獲15項國家專利。
江龍積極從事國內外學術交流的組織工作。曾是
中國化學會物理化學委員會副主任。1987年促進了LB膜專業組的建立,並任第一屆LB膜專業組長(以後為分子有序薄膜專業委員會主任)。發起了中日雙邊LB膜會議和亞洲有序薄膜會議、一屆亞洲有序薄膜會議、二屆中日雙邊會議和三屆國內
會議主席。
人才培養
江龍是感光所膠體與界面開放實驗室的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他已培養博士、碩士生40餘名。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講授“膠體與界面化學”近7年。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
榮譽表彰
1998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京區優秀共產黨員。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任職
江龍擔任北京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蘇州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膠體和界面、化學熱力學重點實驗室學委會主任,《ColloidandSurfaceScienceA》和《化學進展》編委以及俄國《膠體雜誌》英文版國際編委等職務。曾任中國化學會第一屆分子有序組合體委員會主任,發起了中日雙邊LB膜會議和亞洲有序薄膜會議,擔任過一屆亞洲有序薄膜會議、兩屆中日雙邊LB膜會議主席。
人物評價
江龍在推動中國膠體與界面化學的研究和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江龍學術思想活躍,學風民主、嚴謹。在學科建設和引進國外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