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秋夕

《江邊秋夕》是唐末五代詩人譚用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人通過描寫在秋日夕陽里看到的的江景和想像,藉以抒發自己何時才能功成名就、出人頭地的感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邊秋夕
  • 年代:唐末五代
  • 作者:譚用之
  •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江邊秋夕
譚用之
千锺紫酒薦菖蒲,松島蘭舟瀲灩居。
曲內橘香江客笛,字中嵐氣岳僧書。
吟期汗漫驅金虎,坐約丹青跨玉魚。
七色花虬一聲鶴,幾時乘興上清虛。
【格律】
押六魚
七言律詩 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作者簡介

譚用之,[約公元九三二年前後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後唐明宗長興中前後在世。善為詩而官不達。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作品簡介】
【新唐書藝文志】
新唐書藝文志,共四卷。
北宋歐陽修(1007-1072)等撰。
此《志》以唐毋煚的《古今書錄》為藍本,收書除據《古今書錄》照錄外,還增加了《舊唐書·經籍志》所不錄的唐人著述二萬七千一百二十七卷。在每個類目內,分“著錄”與“不著錄”兩部分,“著錄”是指《古今書錄》原有的著錄;“不著錄”是指歐陽修所新增入的唐代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