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廣大菜區和鄉村,向有民歌性質的
採茶歌和民舞性質的
採茶燈活動。明代中晚期,在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菜區,由採茶歌、採茶燈發展成為
採茶戲,其始祖劇目是《九龍山摘條》。因此,俗稱“茶燈戲”、“燈子戲”,又因它的角色過去一般是由三人(
兩旦一醜或生旦醜)組成,故又稱“三腳戲”、“三角班”,至
二十世紀中葉統稱為採茶戲。
發展
採茶戲的舞台語言是當地
客家方言。它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風趣,融民間
口頭文學、民間歌舞、燈彩於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劇目多以喜劇、
鬧劇為主,很少
正劇和悲劇。題材上多以下層民眾、尤其是手工業工人、藝匠的日常生活為表現對象,其中又以男歡女愛的情戲所占比重為大。其音樂唱腔屬於曲牌體,以茶腔和燈腔為主,兼有路腔和雜調,俗稱“三腔一調”。伴奏均為民間樂器,主要有勾筒(
二胡類)、噴吶。
鑼、鼓、
鈸和
笛子。人物通常由二女一男組成,女的叫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三人中僅男的(生或醜)有行頭.一般是頭戴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腳穿燈龍褲。表演時姐妹對唱,茶童手搖紙扇插科打諢。其舞蹈主要運用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及摹擬動物形象。這些動作皆來源於勞動生活,形式十分獨特。矮子步:雙腿前蹲,腳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動,被人譽為“東方的
芭蕾”。它是根據上山曲腿,挑擔壓肩時的形體而創造的;扇子花是根據摘茶時,一手摘茶一手用扇子不停地扇風,免得茶葉藏熱,以確保茶葉純正而創造的;單袖筒是根據摘茶時,右手摘茶,左手持巾時而擦汗,時而遮陽,時而作茶籃盛茶而創造的。摹擬動物形象,主要有:猴子撒尿,猴子洗臉,蜻蜓點水,懶貓抓癢,雞公啄米,畫眉跳架,烏龜扒沙,狗枯擺尾等。其中矮子步和摹擬動物動作,均為丑角刻畫人物所用,它是贛南採茶戲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華所在,故有“三角成劇,小丑當家”之稱。
劇目特色
贛南採茶戲原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如《九龍山摘茶》、《反情》、《上廣東》、《賣雜貨》、《王三賣肉》等等,現大部分已失傳。解放後整理改編的有《補皮鞋》、《老少配》、《漆匠嫁女》、《巧耍香龍》、《失繡鞋》等。《
茶童戲主》(即《九龍山摘茶》)、《
怎么談不攏》已攝為戲曲片;《俏妹子》、《採茶歌》參加全國民間歌舞會演曾得獎。
贛南採茶戲音樂是屬於小調聯接體。根據不同曲牌的風格、弦路、調式以及使用情況,分為四類:即茶腔、燈腔、路腔和雜調,稱為撊灰壞鰏。
贛南採茶戲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發展的,因而它具有濃厚的生活和勞動氣息,及鮮明的贛南地方風格。它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演的傳統劇目較多。
贛南採茶戲後來吸收了一些袍帶戲,雖增加了老生、老旦行當,但表演上不如“在小戲”具有鮮明特點。著名演員有徐榮秀、丁少年、李寶春、
黃玉英等。
成就
江西贛南採茶戲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介紹,2005來,贛州市文化部門將120餘個贛南採茶戲和採茶曲牌及客家歌舞錄製成光碟,向全國公開發行200萬張。為了使獨具特色的、有400餘年歷史的贛南採茶戲能流傳下去,贛州市組織專業人士以贛南採茶音樂和採茶舞為基礎,編排了兩套贛南採茶健身操,在全市舉辦採茶健身操大賽,使之進一步在民眾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