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2004年,成立材料表面工程研究所。
2005年,獲批江西省材料表面工程重點實驗室。
2007年,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同年,開始碩士生培養。
2010年,獲批南昌市材料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
2011年,獲批材料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
2012年,原機電系併入後成立材料與機電學院。
2014年,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獲批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2016年,獲批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2023年,調整成立材料與能源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6月,學院有2個教學系,2個本科專業。
教學系:材料化學系、金屬材料工程系
本科專業:材料化學、金屬材料工程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學院有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2人。專任教師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比56%;博士30人,博士在專任教師中的占比90%以上;擁有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
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 多樹旺
江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李文魁等
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 多樹旺
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向軍淮、多樹旺
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多樹旺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6月,學院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江西省重點建設學科1個;“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
江西省重點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6月,學院有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1個;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在2018年江西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名列全省第二。
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金屬材料工程
截至2023年6月,學院學生近三年獲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大賽一等獎、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江西省大學生力學競賽一等獎等各類獎項100餘項。2017年《“三模組、雙平台”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體系的研究和實踐》獲得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學院建有江西省重點實驗室1個,南昌市重點實驗室1個。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材料表面工程重點實驗室
南昌市重點實驗室:南昌市材料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學院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其他省級項目30項餘項。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院徽主體採用深藍色圓形印章設計,主要圖案是Materials(材料)、Energy(能源)和School(學院)英文的首字母構築的三維魔方。深藍色寓意沉穩冷靜,代表學院嚴謹的思維能力與工作作風。藍、綠、紅三色魔方寓意新工科工程教育,藍色具有理智、準確的意象,代表高科技新材料的專業性、穩定性、可靠性;綠色表示新能源,傳達學院對環保、清潔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紅色象徵學院紮根紅色沃土,傳承紅色基因,以積極樂觀、熱忱奮進、鬥志昂揚的精神風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印章設計傳遞出深刻而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圓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代表和諧與團結,寓意學院在黨的領導下,師生同心同德,團結奮進,共謀發展,必將在學校建設具有鮮明職教特色、引領全國一流職教師資培養的高水平綜合性師範大學的征程中做出突出貢獻。
精神文化
材智融合,守正創新
“材智融合”強調了材料與能源學院的核心理念,即將材料科學與智慧型技術相結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學院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諄諄教導,秉承“明德精業”校訓,堅守“黨建引領、質量建院、內涵發展”辦學理念,堅持將材料科學的傳統知識與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交叉融合發展。通過將材料科學與智慧型技術相結合,學院旨在推動材料研究和套用的創新,培養具備材料智慧型化套用能力的人才,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守正創新”強調了材料與能源學院對價值觀和傳統的尊重,同時鼓勵學院在創新方面保持開放和積極的態度,努力在“守正”中“創新”,堅持在“創新”中“守正”。守正體現了堅持傳統學術規範、擁抱歷史成就和重視基礎學科的重要性。創新則體現了學院追求知識前沿、推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精神。材料與能源學院倡導保持對傳統的尊重,同時勇於創新和突破,以推動學院持續發展和取得更大成就。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