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見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見》是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2009年11月10日印發的一份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見
  • 發布單位: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2009-11-10
  • 適用範圍:江西省吉安市
法規頒布,法規內容,

法規頒布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見
工商經貿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
2009-11-10

法規內容

井岡山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於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二○○九年十一月十日
關於促進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井開區管委會,市直各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形成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著力打造“低碳吉安”,促進和帶動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競爭力為目標,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降低單位gdp碳排放強度為著力點,堅持政府推動、規劃先行,示範帶動、公眾參與,重點推進、循序漸進的原則,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努力建設低碳社會、全力打造低碳城市。
二、發展原則
1.創新引領。以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和文化創新為引領,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突破,探索建設吉安低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
2.科學推進。立足吉安市情,確立低碳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目標,科學規劃,統籌布局,穩步推進。
3.廣泛參與。通過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在政府、企事業、公眾中普及低碳發展的理念,使之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三、發展目標
1.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階段性任務全面完成,生產方式基本實現向低碳型轉變。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產業中所占比重顯著提高。三次產業的比例更趨合理,現代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顯著提高。
2.低碳技術推廣套用水平全面提升。吉泰工業走廊、電子產業基地及各縣(市、區)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發展戰略目標全面實現。打造出一批支撐低碳經濟的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型企業。
3.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碳匯能力明顯提高。碳排放強度大幅度降低,年降低率達4%左右,單位gdp能耗等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和省同期標準;低碳型現代農業生態體系基本形成,農業主要溫室氣體排放穩定在2007年水平。森林覆蓋率達到67.55%,碳匯能力進一步增強。
4.低碳生產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低碳管理與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低碳生活與消費理念、文化氛圍基本形成。與低碳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政策支持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以及碳排放監測、管理及交易體系基本建立。
四、主要任務
一大力發展低碳農林產業
1.推進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實施農業規模化經營,促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建設一批回報效益好、技術含量高、環境質量好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大力發展現代化的設施農業和精確農業;發展多熟制,提高複種指數。
2.實施綠色農產品品牌戰略。加快建立健全循環利用農、林、牧、副、漁業、和加工一體化的生態農業產業模式,大力推廣套用無公害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著力解決化肥、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基地、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申報綠色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同時要繼續實施綠色品牌戰略,發揮品牌帶動效應,努力使每個主導產業都有名牌產品,提高農產品的檔次和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3.發展林業產業,增加林業碳匯。進一步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和天然林資源保護等政策措施,鞏固“一大四小”工程的成果,持續推進造林綠化,增加森林蓄積量和碳匯能力,促進自然生態恢復和保護。
二大力發展低碳工業產業
1.培育高新產業,構建低碳產業支撐體系。一是大力發展新能源設備製造產業,以年產2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江西傑彼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年產800颱風力發電機的江西麥德風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骨幹,進一步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二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友利電、華禹通訊、紅板、博碩科技、聯創、航盛等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低碳高產出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三是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等產業,以天人、普正、半邊天等企業為支撐,以創新藥物、生物醫學和現代中藥為重點,積極開發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形成一批拳頭產品和骨幹企業。
2.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低碳型產業轉變。以節能減排為抓手,加大“綠色技改”的力度。一是加大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最佳化產業項目投資結構,提高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強化生產許可證管理。三是著力抓好十大節能工程。重點抓好有色、建材、化工、醫藥、輕紡等行業的燃煤工業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電機系統節能、餘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等,強化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幫助十家列入全省百戶重點用能企業做好節能降耗工作。四是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最佳化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培育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企業,並對超標排放和排放總量較大的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工業園區。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環發展模式,通過‘生產裝置互聯、上下游產品互供、廢棄物相互利用’,打造一批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布局最佳化、節能環保、功能配套、技術領先、效益突出的生態工業園。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在生產領域中實施廢棄物產業延伸和耦合,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加強對電力、冶金、有色、煤炭、石化、輕工等行業的生產廢棄物管理,提高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率。每年培育和儲備一批標準高、示範性強的園區、企業編制的循環經濟項目,爭國家、省政策和資金支持,
4.提高採掘業效率和資源綜合利用。堅持最佳化設計與強化管理相結合,堅持套用先進技術與淘汰落後工藝相結合,堅持清潔生產與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加大礦井採掘新工藝、新裝備的創新研究和套用,淘汰低效礦產開採技術和設備,提高礦產開採中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加強對固、液、氣體廢棄物、共伴生資源和餘熱綜合利用。積極推廣套用系統最佳化改造、變頻調速、智慧型控制、無功功率補償、綠色照明、熱電冷聯供、爐窯改造等節能技術,切實降低採掘業能源消耗。
三大力發展低碳能源產業
1.打造新興能源產業。積極籌備、穩步推進核電站建設;以生物質發電、沼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液體燃料為重點,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加快太陽能光伏發電開發研究,積極推動太陽能熱水器的廣泛套用;加大農村清潔能源發展力度,加快綠色能源縣建設和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在發展上述新興能源產業的同時,規範小水電發展。
2.提高火電發電效率和煤清潔利用水平。加快火力發電的技術進步,加快淘汰落後的小火電機組,大力推行單機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等高效、潔淨髮電技術;發展熱電聯產、熱電冷聯產和熱電煤氣多聯供技術;加強電網建設,採用先進的輸、變、配電技術和設備。積極推廣煤清潔利用技術,擴大清潔煤發電裝機容量。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展重點耗能行業的餘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最佳化以及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加強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
四大力發展低碳服務業
1.打造現代服務業。服務業能源、資源占用少、消耗低,且大多數屬於清潔產業,創造的是綠色gdp。以資源集聚和金融創新為抓手,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以加快商貿中心建設為核心,提升發展商貿業;依託吉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構建現代物流網路,加速發展現代物流業;以軟體產業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為重點,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業;發揮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積極穩妥地發展房地產業;推動產業融合,積極發展與製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以滿足居民消費、擴大社區服務為抓手,推動居民服務業發展;滿足多層次人才需求,推進教育培訓業發展;依託醫療水平優勢,推進醫療保健服務業發展;滿足人們體育健身需要,大力發展體育服務業。
2.推進低碳旅遊業發展。一是合理規劃生態承載量。根據旅遊地生態環境和資源特點,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對旅遊資源進行最佳化配置,構築旅遊地資源循環利用系統,堅持儘量減少生態成本,避免旅遊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二是統籌選擇低碳運營模式。依託我市豐富的旅遊資源,全面推進紅色旅遊、古色旅遊、生態旅遊,做好內合外聯、產業共興,積極發揮旅遊產業帶動作用,從單一經營向綜合型、複合型經營轉變,避免旅遊業粗放式經營過程中環境的污染。
五大力建設低碳城市
1.推行以低碳發展為理念的城市規劃和交通模式。以低碳的理念進行城市的規劃、改造和建築設計,搞好中心城區的城市就業、居住、公共服務和商業設施的合理配置,減少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加快市區各組團之間快捷公共運輸網路建設。到2011年,完成低碳理念指導下的現有城市交通體系評估,開展低碳化交通整合方案設計。到2015年,建立快速公交系統,建成吉泰工業走廊之間快捷的公共運輸網路。
2.大力實施“太陽能之城”建設工程。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基本實現太陽能的綜合利用。市區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和設施基本套用太陽能產品,市區既有公共及民用建築基本實現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改造,力爭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太陽能綜合利用科技示範城市”。
3.大力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深化“藍天行動”。抓住國家西氣東輸的有利機遇,以“煤改氣”為重點,全面取締市區建成區內分散的燃煤鍋爐。加快清潔能源替代項目建設。所有縣級城(區)鎮及部分重點鎮也要實施集中供熱工程。實施“碧水計畫”。到2009年底,所有縣(市、區)污水處理廠建成並規範運營,到2010年底,所有縣(市、區)垃圾處理廠建成並規範運營。深化“綠蔭行動”。加快城市綠化步伐。到2010年,城市綠地率達到40.2%。
4.積極推行建築節能,加強節能管理,把建築節能監管工作納入工程基本建設管理程式,對達不到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新建建築,不得辦理開工和竣工備案手續,不準銷售使用。強化節能設計。鼓勵新建居住建築套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並與建築一體化設計、施工。組織實施低能耗、綠色建築示範工程,擴大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節能改造。研究政策措施,對非節能居住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和黨政機關辦公樓,進行節能改造。組織實施一批低能耗、綠色建築、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規模化利用的示範工程。
5.大力營造以低碳經濟為主流的社會環境。率先掀起市民“低碳化”生活和消費的新時尚;率先推動“低碳化”公共管理與服務體系的建立;加快對政府辦公大樓低碳化運行改造,更換節能燈、安裝太陽能照明系統、推廣電子政務、控制夜間照明、控制空調使用,建立辦公大樓能源需求與使用管理系統率先推動“低碳化”生產的標準和制度完善。啟動低碳化社區示範工程,積極推廣面向低碳化社區的規劃手段、建築技術和社區管理方式。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發改、財政、國土、環保、規劃、經貿、交通、公安、農業、林業、園林、科技、教育等部門為成員的低碳城市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市發改委,統籌低碳城市建設與節能減排的實施。並將節能減排目標納入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作為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任期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內容,依據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對沒有完成目標責任的,實行節能減排問責制。
2.制定規劃,明確任務。加快制定《吉安市低碳城市發展規劃》,進一步細化建設低碳城市的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規劃分別制定低碳產業、低碳社會、低碳交通等相關專項發展規劃。
3.政策引導,加大扶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法規政策,加大對低碳產業的扶持力度,優先保證低碳產業項目建設用地。積極爭取國家資金、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支持低碳重點工程、低碳產品和低碳新技術推廣套用。在財政預算內安排低碳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用於支持低碳示範工程建設和低碳城市研究相關工作。在政府採購、城市建設等方面,優先考慮本地化的低碳產品。
4.加強宣傳,全員參與。將節能減排和建設低碳城市宣傳作為重大主題,制定宣傳方案,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產業發展、技術交流等途徑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樹立“低碳吉安”形象。主要新聞媒體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進行系列報導,刊播低碳城市建設公益性廣告,形成政府引導、重點工程示範、企業與居民廣泛參與的“低碳吉安”建設格局。
5.加強執法,確保成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節約能源、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等法律法規,加強對高耗能、高污行業監督檢查,進一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對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採取關停措施,對國家限制類企業、執行差別電價、運用價格槓桿等經濟手段,推進企業進行技術改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