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點保護單位。60 多年來,江西省博物館歷經八一廣場老館到新洲路館到贛江北大道新館。新館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館之一,以方盒為建築原型,寓意為寶盒,共6層,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
江西省博物館匯集了江西各地發現的珍貴歷史文物和古代藝術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確立了常設展覽與臨時展覽相結合的陳展體系,由8個常設展覽和3個臨時展廳構成,全圖景展現江西大歷史格局和文化特色,高質量滿足新時代公眾多元需求。
江西省博物館是江西省文化新地標,兼備智慧型導覽等公共信息化服務系統以及學術報告廳、教育活動室、文創產品展示區等公共服務功能區,正朝著具有高水平文保能力和創新性服務能力的現代化智慧化博物館邁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省博物館
- 外文名:Jiangxi Provincial Museum
- 占地面積:約 40000 m
- 類別:綜合性博物館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 地點:江西南昌
- 館藏精品:鹿耳四足青甑、伏鳥雙尾虎、凌氏釉里紅樓閣式穀倉
- 現任館長:管理
- 設計院:江西省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 原館成立:1961年7月1日(老館開館)
- 新館開放:2020年9月27日
- 建築面積:35000 m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江西省南昌市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 | 江西省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原省科學館的基礎上,籌建江西省博物館。 |
1953年3月 | 成立江西省博物館籌備處。 |
1957年7月 | 在南昌市八一廣場南端建造陳列大樓。 |
1961年7月1日 | 江西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
1978年 | 江西革命歷史博物館改稱江西革命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改稱江西歷史博物館。 |
1981年 | 江西革命博物館和江西歷史博物館兩館合併,仍稱江西省博物館。 |
1999年10月1日 | 江西省自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項文化基礎設施——江西省博物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
2008年5月 | 江西省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
2020年9月27日 |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
2022年9月 | 江西省博物館亮相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博覽會江西展區。 |
館藏精品
圈點紋假腹原始瓷豆 | |
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 | |
高13.3厘米、口徑14.7厘米、底徑9.9厘米 | |
1979年清江縣(今樟樹市)吳城遺址出土 | |
原始瓷質,胎骨灰白,內外壁施黃褐色釉。折沿,淺盤,喇叭形高圈足。紋飾簡略,足上部僅有凸弦紋;足中段紋飾密集,共分5層,上下凸弦紋,中間圈點紋,凸弦紋和圈點紋間飾習稱的“燕尾紋”。器物製作工整,造型雅致,釉層細潤,紋飾獨特。 | |
青瓷多足辟雍硯 | |
唐(公元618—907年) | |
高5.2厘米、直徑13.8厘米 | |
1979年豐城縣洪州窯址出土 | |
此硯圓形,硯面平出,周環圈槽,可以貯水。周圍下塑20隻蹄形足,邊塑一對斂口的管狀小盂,備插筆之用。器表面施褐色薄釉,設計別致,製作考究,是一件品味極高的文房用具。周代為貴族子弟所設的大學四周有水,形如璧環,故名辟雍,後代常將那些硯面中部高起、周邊凹陷的硯稱為辟雍硯 | |
青花龍鳳鶴紋罐 | |
明·嘉靖(1522—1566年) | |
高22.0厘米、口徑11.4厘米、底徑10.3厘米 | |
1958年南城縣洪門水庫益莊王夫婦合葬墓出土 | |
直口,短頸,圓腹,底內凹。器面紋飾共三層,中間腹部主題紋繪四個連續的三勾蓮瓣形開光,開光內分別繪有龍、鶴、鳳、凰,並襯有各式雲紋。底中心青花雙行楷書“大明嘉靖年制”款。構圖飽滿,釉色白潤,青花呈色藍中泛紫,當屬官窯典型產品。 | |
綠釉鏤雕球形帶座香薰 | |
清·光緒(1875—1908年) | |
通高8.4厘米 | |
香薰上為球體,面施綠釉,下有烏金釉底座。球頂部貼塑5隻瑞獸,施淡黃釉,居中者口銜飄帶;球體以菱花帶紋分隔為上下兩層,各鏤雕四朵輪花,形如四個開光,開光之間也鏤空輪花;底部鏤空輪花一朵。造型小巧,胎體極薄,採用鏤空與貼塑結合,製作頗難,不可多得。 | |
伏鳥雙尾青銅虎 | |
商代(約公元前1600—1046年) | |
長53.5厘米、高25.5厘米 | |
1989年新幹縣大洋洲遺存出土 | |
立體圓雕,內空無腹底。虎抬頭平視,背直脊凸,腹部略垂,雙尾曲卷,背伏小鳥,尖嘴圓睛。面容奇異神靈,口張露齒,獠牙尖長,眉粗橫行,兩耳豎張,雙目圓凸,呈伏蹲欲縱之態。此虎體量大,形象生動,將虎的神性和人對虎的崇尚之情表現到極至。虎的外表透露出了威武、勇猛的神情,內中則藏匿著一種詭譎、仙逸的神氣。 | |
鹿耳四足青銅甗 | |
商代(約公元前1600—1046年) | |
高105.0厘米、甑口徑61.2厘米、鬲高39.5厘米 | |
1989年新幹縣大洋洲遺存出土 | |
甗,蒸煮器,由上部甑和下部鬲合成。甑中有箅,盛放食物,鬲內容水,器下燒火,蒸炊食物。此甗的甑鬲連體,束腰分界,內箅不存。立耳上各站一鹿。甑腹上部飾四組展體的環柱角獸面紋,鬲足袋滿飾浮雕獸面紋。甗體形制巨大,棄常見三足樣式而採用四足,穩定性好,氣勢雄渾,奇美詭異,有“甗王”之譽。除耳上立鹿外,整器一次渾鑄成形,表現青銅範鑄工藝。 | |
活環屈蹲羽人玉佩飾 | |
商代(約公元前1600—1046年) | |
羽人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環通長4.6厘米 | |
1989年新幹縣大洋洲遺存出土 | |
色呈棗紅。羽人採用圓雕成形,鏤雕與浮雕工藝相結合。頂冠高聳,嘴如喙狀,腰背羽翼,屈臂蹲坐。其造型包涵羽化登仙、勾通神靈的思想,是一件用於佩掛的具有禮器功用的重要玉飾。製作工藝令人驚嘆之處在於憑藉專用的掏雕工具將羽人後面多餘的玉料掏出了形狀、大小、粗細幾乎同一,又靈活自如,沒有絲毫縫隙的三個環環相扣的活鏈。活鏈不僅展示小料巧作大器的技巧,而且方便佩掛。 | |
鍍金荔枝紋銀帶板 | |
北宋(960—1127年) | |
大:長13.5厘米、寬7.5厘米、厚2厘米 ;小:長6.0厘米、寬6.0厘米、厚1.5厘米。 | |
1978年遂川縣枚江公社政和四年(1114)墓出土 | |
帶板採用宋代流行的錘碟高凸花工藝。荔枝果枝葉、牡丹花紋為中淺凸花,荔枝果用半立體高凸花工藝製成後,再焊接在板塊上,層次分明,立體感極強,框線用夾層法鑲包,增強了其厚重的藝術效果。出土時革帶已腐蝕殆盡,現存的十三塊大小、形狀不同的鉈尾、方板、帶扣,存世的宋代鍍金銀帶板中,此帶板物主身份級別最高,時代確切,且保存較為完整。 | |
永和窯黑釉貼花圈點紋梅瓶 | |
元(1271-1368年) | |
高20.1厘米、口徑2.8厘米、底徑6.1厘米 | |
1980年永新縣禾川鎮古城址出土 | |
小口,直頸,豐肩,腹直斜收,矮圈足外撇。器物裝飾奇特,先以剪紙圓圈分十層滿貼於施有黑釉的器表之上,再加施黃褐彩,然後揭去貼紙。經高溫焙燒後黃釉變化莫測,呈現出多譜色像,圈點映襯得格外艷麗。其裝飾手法新穎,表現效果奇特,存世數量極少。 | |
凌氏釉里紅樓閣式穀倉 | |
元·後至元四年(1338) | |
通高29.0、長20.0厘米、寬10.3厘米 | |
1974年景德鎮市郊出土 | |
隨葬冥器,分為上下二段塑制。重檐廡殿屋頂,圓柱,琉璃瓦。屋身中央板狀箱式結構,面門活動可拆卸。四周門廊微塑各種舞蹈、奏樂、侍衛俑共18尊。正面青花書寫對聯一副:上聯“禾黍豐而倉稟實”,下聯“子孫盛而福祿崇”,橫批“南山寶象莊五穀之倉”。兩側壁釉里紅書寫,左側“凌氏墓用”,右側“五穀倉所”。背面倉板上青花書寫159字墓志銘一篇,物主凌氏為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山之孫女。整座穀倉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釉里紅、紅釉、青白釉、青花四種高溫釉於一身,可謂世之孤品,國之瑰寶。 | |
商雙面神人青銅頭像 | |
商 | |
通高53、銎長8.5、銎徑4.8、角高20.6、管長5.5、管徑6厘米 | |
- | |
它是現存唯一的雙面青銅頭像,上管下銎(qióng),管銎相通,頂上圓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裝木柄,與古人“天圓地方”的理念相通。 | |
木葉紋盞 | |
宋 | |
木葉紋盞呈斗笠形,具有宋代盞的典型式樣,表面施黑釉,釉色渾厚滋潤,晶瑩剔透。 | |
名稱:西漢日月四神紋錯金青銅當盧 尺寸:長28.0,寬4.5—9.0(單位:厘米) 出土:出土於西漢海昏侯劉賀墓 收藏單位:江西省博物館 簡介:最上方第一組中央為一隻奔跑的虎,下面分別是金烏代表的太陽和玉兔、蟾蜍代表的月亮;中間一組以交繞的雙龍為主要形象,一隻鳳鳥在其中口銜琅玕,雙足而立 振翅欲飛翅膀、尾部的花翎顯得分外華麗,下方還有一尾躍起的魚,動感十足;雙龍下方是第三組圖案,一隻鸞鳥佇立回首。 | |
吉州窯黑釉剔花梅瓶,宋,高19厘米,口徑5厘米,足徑6.8厘米。 瓶小口,圓唇,短頸,豐肩,腹部下收,足內凹。通體施黑釉,外壁剔刻折枝梅花,紋飾部分露黃色胎,花蕊用褐彩勾畫,裝飾效果極強。 | |
北宋時期的注子注碗 |
基本陳列
綜述
盛世瓷韻:景德鎮陶瓷藝術名家捐贈作品展
- 第一單元 千年滋養
- 第二單元 瓷苑奇葩
- 第三單元 群芳競艷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江西古代歷史文化展
紅色搖籃:江西革命史陳列
萬年窯火 千年瓷都: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
物華新詩:贛鄱非遺展
展覽活動
學術研究
集刊
研究成果
成果名稱 | 類別 | 第一完成人 | 刊物、出版社或授權單位名稱 | 年、卷、期、頁或專利號 |
---|---|---|---|---|
《商代江南》 | 著作 | 科學出版社 | 2010年 | |
《江西明代藩王墓》 | 著作 | 江西省博物館 | 文物出版社 | 2010年 |
《華林往事》 | 著作 | 彭明瀚 | 科學出版社 | 2010年 |
《明清景德鎮瓷器外銷概述》 | 論文 | 彭明瀚 | 錦秀文章出版社 | 2010年 |
《明清景德鎮制瓷技術向世界傳播概述》 | 論文 | 彭明瀚 | 《江南文史》 | 2010年12月 |
《江西新乾大洋洲陶器的類型學研究——兼談該遺存的年代》 | 論文 | 彭明瀚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試論臨時展覽內容設計的主要流程》 | 論文 | 葉蓉 | 《中國博物館》 | 2010年 |
《菲律賓所見明代民窯青花瓷的成就》 | 論文 | 葉蓉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明清景德鎮瓷業高峰的形成》 | 論文 | 劉昌兵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江西宋元時期銅鏡》 | 論文 | 王寧 | 《南方文物》 | 2010年第4期 |
《元代青花釉里紅樓閣式穀倉賞析》 | 論文 | 王寧 | 〈收藏家〉 | 2010年第1期 |
《虎出大洋洲——江西新乾大洋洲商代虎文物賞析》 | 論文 | 王寧 | 《東方收藏》 | 2010年第4期 |
《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絲綢文物的清洗與保護》 | 論文 | 熊賢禮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經濟初探》 | 論文 | 彭舟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盛裝出土的大明王妃》 | 論文 | 馬健 | 《東方收藏》 | 2010年第1期 |
《乾隆青花五供器》 | 論文 | 尹青蘭 | 《收藏》 | 2010年第4期 |
《明洪武時期瓷器中的梵文裝飾》 | 論文 | 尹青蘭 | 《東方收藏》 | 2010年第2、3期 |
《出土玉圭:大明王朝恢復漢制的實物例證》 | 論文 | 陳建平 | 《東方收藏》 | 2010年第5期 |
《鳳舞金絲簪頭立:明益端王妃金鳳簪賞》 | 論文 | 陳建平 | 《收藏快報》 | 2010年第9期 |
《江西“五反”運動專題研究》 | 論文 | 劉祿山 | 江西當代史學玉研討會論文《集萃》 | 2010年1月 |
《論“南國絲路”的文化線路遺產價值》 | 論文 | 劉祿山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吉金片玉著王霸——“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華展”擷英》 | 論文 | 劉祿山 | 《收藏家》 | 2010年第3期 |
《古代江西的外銷瓷》 | 論文 | 劉祿山 | 《東方收藏》 | 2010年第4期 |
《近代思想家黃爵滋兩方鹿鈕紫泥印》 | 論文 | 劉祿山 | 《收藏快報》 | 2010年第20期 |
《中央蘇區衛生防疫運動及其道德效應泛論》 | 論文 | 劉祿山 | 《贛南醫學院學報》 | 2010年第5期 |
《郎世寧“八駿圖”賞》 | 論文 | 劉茜 | 《收藏界》 | 2010年第6期 |
《德興市銀山銀礦遺址初步研究》 | 論文 | 劉茜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江西紀年墓出土的龍泉青瓷》 | 論文 | 賴金明 | 《收藏》 | 2010年第5期 |
《程門父子與淺降彩瓷》 | 論文 | 黃華清 | 《景德鎮陶瓷》 | 2010年第2期 |
《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幾件明清外銷瓷》 | 論文 | 萬水標 | 《景德鎮陶瓷》 | 2010年第2期 |
《談文物保管員的素養》 | 論文 | 萬水標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六朝時期的博弈之俗》 | 論文 | 羅衛忠 | 《南方文物》 | 2010年第6期 |
《關於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思考》 | 論文 | 羅衛忠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免費開放後博物館社會教育和服務工作的開展》 | 論文 | 沈農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茶的起源與傳播》 | 論文 | 高清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畫餘思索》 | 論文 | 張榕山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珠山八友藝術成就及其作品賞介》 | 論文 | 程慧寧 | 《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一)》 | 2010年 |
《瓷藝丹青—景德鎮陶瓷館藏“珠山八友”時期瓷器精品展》 | 圖錄 | 江西省博物館 |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 2010年 |
《紅花墨葉—遼寧省博物館藏齊白石書畫精品展》 | 圖錄 | 江西省博物館 |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 2010年 |
《華風歐韻—景德鎮清代外銷瓷精品展》 | 圖錄 | 江西省博物館 |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 2010年 |
《千年雷鋒塔——雷峰塔暨浙江吳越佛教遺珍特展》 | 圖錄 | 江西省博物館 |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 2010年 |
主要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館長 | 管理 |
黨委副書記、副館長(正處級) | 徐長青 |
副館長 | 王寧、熊賢禮(2023年) |
參觀須知
景區熱度指數
- 近30天
- 近一年
所獲榮譽
時間 | 所獲榮譽 |
---|---|
2023年1月 | 入選2022年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 |
2023年6月 | 江西省博物館的大洋洲商代墓文物精品(伏鳥雙尾青銅虎、雙面神人青銅面具、鹿耳四足青銅甗、活環屈蹲玉羽人)、元代青花釉里紅樓閣式瓷穀倉、元代“陽平治都功印”銘玉印入選“江西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名錄。 |
2023年11月 | 江西省文化中心項目1#博物館項目入選2022~2023年度第二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