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橋街道

大橋街道地處樟樹市城郊,占地面積47.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萬餘人,多為江右民系。管理東村、南上2個居委會。[1] 現有耕地40000餘畝,其中水田面積38000多畝。 交通便利,地勢優越。浙贛鐵路、105國道穿境而過,樟樹火車站座落其中;街道距省城南昌僅70多公里,離昌北機場80公里,京九鐵路、樟樹東站、贛粵高速公路、滬瑞高速公路上下接口距本街道約6公里左右,距江西第五大水運碼頭、樟樹港三、四、五碼頭不到600米,距兩個鐵路貨運碼頭約2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大橋街道
  • 位於:楊浦大橋引橋下
  • 分類:街道
  • 詞性:名詞
街道概況,郵編代碼,區劃沿革,地圖信息,
位於楊浦大橋引橋下。轄區東起隆昌路、長陽路、寧武路、楊樹浦路、平定路,南瀕黃浦江,西臨楊樹浦港,北至周家嘴路,面積3.99平方公里,現有居委會32個,居民10.5萬人。
大橋街道成立於1991年11月。原是一個以舊房簡屋為主的老村街道。近紀念,隨著大規模舊區改造,轄區居民住宅結構顯著變化,老村逐步向新村轉型。目前67%為新村住宅、12.7%為舊式里弄,20.3%為棚戶簡屋。出現了榮獲大同杯’98上海最佳住宅房型創新獎的銀河世紀經典苑、長陽新苑等一批新型住宅小區。
轄區內有企事業單位1800餘家,其中有中國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制皂有限公司等知名大中型企業。華聯超市公司、滬東工人文化宮、楊浦電影院等商業、文化設施分布於社區內的長陽路、平涼路中段。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們街道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和市、區黨代會的精神,在99年被評為上市文明社區的基礎上,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我們的做法是:
一、軟體建設抓落實1、廣泛深入發動,提高建設安居樂業新型社區的信心。2、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民眾的參與性。3、發揮宣傳功能,提高社區整合度。
二、硬體建設抓亮點1、抓好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2、抓好不同類型住宅創建文明小區的樣板。3、抓好社區形象的改善。
三、面上建設抓成效1、以為民服務為宗旨把解決民眾面臨的迫切問題作為深化創建的出發點。2、以各項創建為基礎,把延伸拓展作為深化創建的立足點。3、以同創共建為抓手,把整體推進作為深化創建的著力點。
近年來,我們在深化文明社區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們要結合街道實際,進一步深化創建的形式和內容,在社區內形成理論共學、教育共抓、經濟共上、治安共防、環境共管、服務共辦、創建共搞的新格局,使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街道概況

大橋街道位於樟樹市東北部。面積11.9k㎡,人口5980人。管理東村、南上2個居委會。

郵編代碼

[郵編]331201
[代碼]360982004:~002東村社區~003南上社區 ~200大橋村~201梘頭村~202土塘村~203毗澤村 ~204彭澤村 ~205灣里村~206下汽村 ~207張家村~208松湖村~209溪園村 ~210湖坪村~211龍灣村

區劃沿革

[沿革]2003年9月撤銷大橋鄉鄉,設立大橋街道。2005年底,將土塘、大橋、梘頭、毗澤、彭澤5個行政村劃歸閤山鎮管轄;下汽、張家、湖坪、松湖、溪園、龍灣、灣里7個行政村劃歸觀上鎮管轄。
附:大橋鄉 位於樟樹市東北部。東界觀上鎮,南連店下鎮閣山鎮,西與樟樹市區毗連,北和豐城市接壤。浙贛鐵路105國道橫貫鄉境,樟樹火車站坐落其中。樟(樹)店(下)、樟(樹)觀(上)公路穿境而過。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衛城、國字山等新石器晚期遺址。著名民主革命楊杏佛出生於此。 以橋得名,當時“石橋”較大,故取名為大橋。解放前夕為大市鄉。解放時建政為第五區前進、富強、勝利、安全鄉。1955年撤區並為大橋、東村兩鄉。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1960年分成東村、大橋2個公社。1968年東村公社併入大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南上、土塘、大橋、梘頭、彭澤、毗澤、下汽、張家、湖坪、松湖、溪源、東村、龍灣、灣里1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橋街,距市城區3.5千米。

地圖信息

地址:宜春市樟樹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