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學校前身是私立京江中學,1937年4月由鎮江商界巨子
陸小波,早年參加
辛亥革命的愛國民主進步人士冷御秋和著名愛國實業家嚴惠宇等人創建。
1952年,學校改為公立。
1953年,學校更名為“鎮江市第一中學”。
1959年,被定為鎮江地區重點中學。
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中學。
1980年,學校被批准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1999年,學校通過了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省級驗收。
2004年,學校被轉評為首批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2006年1月,經
江蘇省教育廳批准更名為“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0年1月,學校占地350畝,規劃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有高中54個班,共2500多名學生。
硬體設施
截至2010年1月,學校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和生態區4各區域。有4幢教學樓、2幢學生宿舍,有標準化的實驗樓、圖書館、藝術樓、體育館、師生食堂1棟,教室配有空調和多媒體設備。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1月,學校有專任高中教師211人,其中鎮江市名校長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省教授級教師2人,江蘇省特級教師7人,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市科技骨幹12人,市學科帶頭人10人,市中青年骨幹教師38人,中學高級教師106人。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張玉坤
江蘇省教授級高級教師(4人):鄒建平、王瑞楠、李金國、王生
江蘇省特級教師(7人):鄒建平、王瑞楠、吳鐵俊、周林、王玲、張玉坤、王生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08年高考,該校5位同學達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1位同學錄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2009年高考,該校有5位同學達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並包攬鎮江市第1、2、3、4、5、6、7、8、10名。
2013年高考,該校學生分獲鎮江市文理科狀元。
2014年高考,該校提前錄取25人,本一錄取近280人,本一以上錄取人數均列市區第一。
2015年高考,該校135名學生自主招生提前錄取國內985名校。
2016年高考,該校有8位同學達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本二以上達線人數645人,為鎮江大市第一。
2000年—2015年,該校學子在數理化等各項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或省級一等獎達143人次。
2013年,該校英語學科有5人獲國家一等獎,12人獲華東賽區一等獎,9人獲省一等獎。其中黃瑤獲得cctv希望英語風采大賽江蘇賽區特等獎,湯子璇等四位同學獲得第十二屆全國創新英語一等獎。
2014年,該校學生陸浩明獲得信息學科國家銀獎,被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現場預錄取,另有3人獲省一等獎;數學學科1人獲國家一等獎,另有14人獲省一等獎;物理學科2人獲國家一等獎,另有17人獲省一等獎;化學學科12人獲省一等獎;生物學科10人獲省一等獎。
2015年,該校語文全國創新作文大賽黨逸倩獲全國特等獎(江蘇省僅一人),十多位獲全國一、二等獎。
2016年,該校語文全國創新作文大賽韋也納獲全國特等獎,十多位獲全國一、二等獎,獲獎位綜合居全省第一。同一所學校兩次獲特等獎,在大賽歷史上尚屬首次。
在2000年國際中學生桌球錦標賽中,該校桌球隊奪得四項冠軍。
該校學生在鎮江市第14屆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桌球團體總分第一名。有2人5次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在2013年鎮江市普通高中藝術特長生才藝比賽中,該校有18人獲得市一等獎。
教師成績
截至2010年1月,該校教師張玉坤主持6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
該校教師周曉宇負責1個省級中標課題和1個省立項課題的研究,多年來,在省市級論文評比和報刊上發表論文10篇。指導的學生有數十人次在省市級數學奧賽中獲省市一、二等獎。
該校教師趙竹林主編和參編教輔用書8部,在省市有關報刊雜誌發表教育教學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與了8個省級課題的研究。
(備註:以上為部分教師成績)
學校榮譽
截至2014年9月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新課程實施樣本學校”、“江蘇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國小基地”,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十一五教育規劃科學教育研究課題實驗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涉外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節水型學校”、“江蘇省數位化學習試點學校”、“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和“創新學校”、“鎮江市優秀家長學校”、“鎮江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鎮江市普通高中拔尖人才培養先進集體”、“鎮江市依法治校示範校”等稱號。
文化傳統
校訓
至誠無息
至誠無息,語出《中庸》:“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薄厚則高明...”
意為大的真誠或誠實是不止息的,只要誠心的去學習,就能有所成效。
校徽
該校校徽如右圖所示:
文化活動
截至2010年1月,學校有文學社、音樂社、書法社、篆刻社等50多個學生社團,開設了20多門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學校還積極組織國內或國際各類校際交流活動,主辦中美夏令營——“漢語橋”以及中德學生友好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