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歷史文化研究所

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歷史文化研究所是江蘇理工學院下屬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歷史文化研究所
  • 所屬機構:江蘇理工學院
一、平台簡介
江蘇省常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更是齊梁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文化資源豐富,自成體系,形成文脈、畫脈、學脈、醫脈等特色文化脈絡體系。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歷史文化研究所主要以研究常州歷史、文化、語言、戲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名人故居以及名家作品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其成立,旨在立足常州市和學校實際,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目標,積極開展常州地方文化資源的研究和利用,為我校的學科建設、為地方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以地方獨特的文化現象為出發點,進一步開發地方文化資源,弘揚常州學派精神,深化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為實施地方文化大開發和我省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二、研究方向
1.常州文學家研究
本研究方向學術骨幹主要長期從事地方文學作家作品,地方文學史與文學社團、地方文化思潮、地方文藝理論批評等領域的研究,目前在齊梁文化研究,唐荊川、李伯元、高曉聲、劉國鈞等文獻整理與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取得的學術成果在省內外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2.常州語言學家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常州籍語言學家,蒐集整理常州語言學家的文獻資料,研究他們的語言學方面理論、語言學方面的成就,以及他們在中國語言發展史和語言政策方面的貢獻。目前在趙元任、周有光、吳稚暉等語言學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
3.常州地方戲曲研究
主要蒐集地方戲曲與戲曲家的文獻資料,研究常州地方戲曲的發展流變,地方戲曲家的創作,地方戲曲理論以及常州地方戲曲與戲曲家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的重要貢獻。目前在常州儺簧、常州滑稽戲、常州小熱昏、常州梵文、常州吟誦等領域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並獲得省級以上獎項。
4.常州旅遊文化研究
本研究團隊主要在常州地方旅遊規劃方面進行相關理論研究,著重關注常州地域文化在區域人文旅遊產業發展中的套用,探索地方文化與旅遊文化產業融合的模式與路徑,為常州區域旅遊文化發展實踐提供理論支持與實際參考。目前在主題公園研究、常州旅遊發展規劃、常州美食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三、專家簡介
司馬周,南京師範大學博士,教授,人文學院院長。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古代文學、秘書學等教學和研究。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2部,獲省哲社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參與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目前主要從事常州地方作家文獻整理與研究,在唐荊川、蕭穎士、李伯元、劉國鈞等研究方面有相關論文和項目。
趙賢德,華中師範大學博士,教授。從事現代漢語、語言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項目1項,市廳級課題5項,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和教材4部;正從事國家語委科研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1項。其中,在常州地方歷史人物,如吳稚暉,趙元任,周有光,劉國鈞,瞿秋白等領域有相關研究成果。
演克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副教授。現任學院副院長。近年從事酒店管理及城鎮旅遊開發研究。先後在英國考文垂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訪學,曾在南通掛職鍛鍊。主持課題8項,發表論文30多篇,教材2部。2014年被江蘇省旅遊局聘為省酒店管理培訓專家。2011年主持了“常州旅遊目的地品牌策略研究”,2012年主持了“常州產業西進過程中的旅遊西進”和“從旅遊消費到消費旅遊——常州花博園未來發展模式”課題,均獲得常州市社科聯課題二等獎。
王文榮,蘇州大學博士,副教授。從事古代文學、旅遊文化等教學,主要研究明清詩文、地域與社團文學。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明清江南文人結社考述》等著作2部。其中主持完成常州市社科聯項目《青果巷名人孫慎行小傳及其年譜簡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李剛,蘇州大學博士,副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旅遊文化研究所負責人。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文化旅遊等教學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文化廳科研項目1項,市級科研項目3項;曾獲常州社科成果三等獎2項,省市級優秀論文獎多項。主要研究內容有陳衡哲,高曉聲等常州名人研究,常州城市文化的網路傳播研究,常州文化旅遊研究,常州民間文學研究等。
胡小海,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講師。主講《旅遊學概論》,《旅遊景區經營與管理》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旅遊地網路形象等。發表論文多篇,主持江蘇省區域文化資源與旅遊經濟耦合機理研究等課題。完成常州市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及常州市老年居民休閒需求特徵及其供給體系構建研究等地方研究項目。
張麗芬,南京大學在讀博士,副教授。承擔現當代文學、旅遊學等課程教學,主要從事地方戲劇、現當代文學、文化旅遊等研究。發表論文10餘篇,獨撰著作1部,主持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市課題數項。獲省哲社三等獎1項。以常州地方戲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為突破口,展開系列研究。近年來主要關注常州地方戲劇、曲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目前重點研究了常州滑稽戲、常州小熱昏、常州名人系列影視劇等。
王聰,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講師。主要從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RS&GIS)套用研究與智慧旅遊研究。主要從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RS&GIS)套用研究與智慧旅遊研究。發表SCI論文2篇,C刊1篇。目前,主持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旅遊服務供應鏈協同發展機制》研究;參與常州地域旅遊文化研究,國家和省級基金的研究工作。
藍士英,副教授,專業研究方向以清代文學,尤其是常州地域文學研究為主,在C刊、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級以上期刊發表《清代地域文學群體詩文交往動因及價值考察——以“毗陵七子”為例》、《趙懷玉與洪亮吉交遊考論》等相關論文十餘篇,主持省教育廳《趙懷玉與乾嘉常州文壇研究》及其他市廳級相關課題5項,參與完成《毗陵七子與清中葉常州文化生態關係研究》等省部級相關課題3項。
四、研究成果
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歷史文化研究所在常州歷史文化建設方面獲得豐碩的成果。成員獲批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4項,獲批市廳級項目25項,各類橫向項目18項;出版各類著作15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在《文藝研究》、《江蘇社會科學》、《新華文摘》等專業權威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核心期刊83篇;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獲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4項,其他獎10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