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五才子
- 外文名:Five representative literati from Jiangsu
- 成員:張謇、范當世、周家祿、顧錫爵和朱銘盤
- 所處時代:清代晚期至民國初年
名稱由來,人物簡介,張謇,范當世,周家祿,顧錫爵,朱銘盤,
名稱由來
清代晚期,周彥升(家祿)、顧延卿(錫爵)、朱曼君(銘盤)、張季直(謇)、范肯堂(當世)等並被稱為“江蘇五才子”。他們才貌相當,難分伯仲,只有年齡少長之別。他們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朱、范早亡,張中年後專意於農工商諸業,獨周、顧“以文字老焉”。他們“風雲旅食各冬春”,但情誼深厚,“蛩駏相依”,令“藝林爭羨”。在學術上,他們均以樸學齊名,近代詩人、學者汪國垣先生將他們列入“江左詩家”。
“五才子”是鄉人推崇的五位青年才俊,既不是社會組織,也不是學術團體,猶如一個小小的“朋友圈”。他們才華橫溢,魅力四射,能量很大,在江淮地區頗有影響。
張謇與他們過從甚密,對他們的特點了如指掌,稱周家祿“倜儻有節”,朱銘盤“瑰奇逸宕”,顧錫爵“朗朗高趣”,范當世“明白公理”。他對自己未作評價,但他是“五才子”的核心人物,周家祿作詩稱:“建安才子賦新詩,淮海文章仗主持。”這自然讓人想起建安七子當年的風采:“縱轡以騁節,望路而急驅”“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建安“彬彬之盛,大備於時矣”。張謇才識超群,周家祿喻之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是江蘇五才子(江淮五才子)的代表人物。
1917年9月,顧錫爵病逝,張謇作《挽顧延卿(錫爵)》:昔年鄉里推同輩,周顧朱張范五人。旗鼓顏行差少長,風雲旅食各冬春。君甘頹放成聱叟,世與遺忘作幸民。曙後一星余我在,愴懷葭埭絕車輪。詩中的“周顧朱張范五人”,就是當時的“江蘇五才子”。
人物簡介
張謇
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說:“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我們不要忘記四個人……,輕紡工業不要忘記張謇。”
1853年(清鹹豐三年),張謇出生於江蘇海門常樂鎮,父祖以上數代都以農商為生。這種家庭出身,使張謇從小就生活在社會下層,對民眾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從而養成了他的民本意識。為了改變家庭命運,他在幼時就被父親送入私塾學習,希望由此走出一條由讀書進入仕途的道路。12歲時,塾師出上聯“人騎白馬門前去”,他當即對以“我踏金鰲海上來”。因對仗工整,語氣不凡,一時傳為佳話,被認為是中狀元的先兆。
張謇15歲開始進入科舉試場,從此在科舉道路上歷盡坎坷,勤奮拼搏。21歲時,因家境中落,張謇應江寧發審局孫雲錦之邀,開始了游幕生涯,從而結識了許多有聲望的師友,增長了學識。23歲時,他加入淮軍吳長慶幕府,任機要文書,隨軍赴朝鮮平息亂事,初顯其政治、軍事才華。而其才識受到當朝尚書翁同龢的賞識,後更與之建立起師生關係。
1894年(光緒二十年),清政府為慈禧慶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遵從父命,赴京趕考,殿試登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遂被授於翰林院修撰之職,步入官場。不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張謇與恩師翁同龢堅決主戰,他還上書彈劾大權在握的李鴻章“戰不備、敗和局”,主和誤國,表現出大無畏的愛國精神。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舉激起張謇極大的憤慨和憂慮,在落後挨打的現實面前,他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並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責任。於是,在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支持下,他在家鄉通州籌辦起大生紗廠,開始了“實業救國”的實踐。張謇充分認識到“立國由於人才,人才出於立學”,在發展實業取得一定積累的基礎上,他又大力開辦教育事業,開始形成他“父教育、母實業”的強國富民思想。他以南通為基地,以地方自治的形式展開系統的構想與實踐,並希望由此而推廣到江蘇乃至全國。
1903年,張謇應邀參觀日本第五次國內勸業博覽會,並對日本工農業與教育進行了70多天的實地考察,親身體會到明治維新給日本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回國後,他積極地投入立憲運動,並成為立憲派的領袖人物。
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張謇順應歷史潮流,毅然轉向擁護共和。1912年1月1日,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張謇被任命為實業部總長。
1913年,張謇為實現他思謀已久的強國安民的方針政策以及他夢寐以求的“棉鐵主義”,就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水利局總裁。兩年間,張謇主持全國農林、工商政務,編訂頒布有關工商礦業、農林水利、漁牧業、度量衡、銀行證券、引用外資等20餘個法規條例,對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15年,袁世凱稱帝陰謀暴露,張謇勸說無效,憤而辭職。從此,他傾注全部精力對家鄉南通進行全面的建設。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原本閉塞落後的南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躍成為當時中國的模範城市。而這一切,都是在沒有政府經濟資助的狀況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的。張謇對南通的全面經營,是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來建設一“新世界之雛形”,並由此向全國推廣,從而使國家走上富強之路。他在實踐中表現出的愛國之忱,則更是留給後人的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1916年,張謇被推舉為中國銀行股東聯合會會長;1918年,“主張國際稅法平等會”在滬成立,張謇被推舉為會長;1920年,張謇被推舉為中國礦學會及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1922年,張謇被推舉為交通銀行總理。
1926年8月24日,張謇因病逝世,葬於南通市南郊。墓上不銘不志,此前,他曾為墓門自擬聯語:“即此粗完一生事,會須身伴五山靈。”
張謇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他有著宏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性格,終生抱定“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愛國熱忱。實業是張謇一生事業的主體,以大生紗廠為中心,先後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大達輪船公司、復新麵粉公司,資生鐵冶公司、淮海實業銀行等數十家企業,並投資江蘇省鐵路公司、鎮江大照電燈廠等企業,為中國近代實業貢獻了畢生精力。在發展教育與公益事業方面,他先後創辦了通州師範學校、初等國小、中學、農業學校、紡織學校、博物苑、女紅傳習所、醫院、圖書館等。他的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張謇尊重科學,愛護人才,扶植新建學術社團,提倡科學應該為社會經濟服務的正確方針,與許多科學家建立友誼。把戲劇改革與社會改良聯繫起來,也是張謇的高見卓識。他創建了伶工學社及更俗劇場,與梅蘭芳、歐陽予倩等的交往更是實業家與藝術家聯手的一段佳話。
張謇一生為民著想,為民操勞,實是中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主要實踐者。他的思想及實踐於現今仍有著現實意義和作用。
胡適先生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范當世
范當世(1854~1905),原名鑄,字銅士,更名當世,字無錯,號肯堂。因排行居一,世稱范伯子,江蘇通州人。他是清末傑出的文學家,同光體詩人。也是南通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范當世幼即聰穎警悟,先後從通州城內有名望的塾師王兆榛、顧金標學習八股時文。15歲得州試第二名,17歲院試為廩貢生員,但此後9次應江寧科試不第。25歲後負笈出遊,從張裕釗學古文,又與吳汝綸、陳三立等結交。38歲上應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請,至天津任李家庭教師4年之久。甲午戰爭後辭館南歸。
范當世善詩,意境恢宏熾烈,風格曠盪遒健,在同光體詩人中獨樹一幟。其散文亦佳,是桐城派在江蘇的主要代表。傳世有《范伯子詩文集》。范當世弟鐘、鎧皆負文名,世稱通州三范。
范當世對南通近代教育頗多貢獻。光緒二十八年(1902),他與張謇、張師江、孫寶書諸人呈請兩江總督設立高等國小,並抱病與張師江主持籌建工作。同時積極醞釀利用鹽義倉創辦公立中學校(今南通中學前身)。范當世視發展教育為強國之本,在《通州國小堂(今南通市實驗國小前身)宗旨》中,他寫道:“爭強莫如以兵,強兵莫如以富,何為而必出於學?日:此其先務也。兵且有兵學焉,富且有農工商之各學焉,自今無一事可以不學”。“立國必資乎人才,而培才當始於子弟;立教必遍乎全國,而變國莫先於秀民也。”可惜天不假年,兩校規模初成,范當世棄世。范當世原配夫人吳氏早逝,繼配姚蘊素,桐城派古文宗師姚鼐侄曾孫女,工詩,著有《滄海歸來集》,任通州女子師範學校校長十數年,人多尊稱為范姚夫人。
周家祿
周家祿(1846——1910),字彥升,一字蕙修,晚年自號奧簃老人,江蘇省海門直隸廳人,世居通州川港鎮。周家祿與張謇、顧錫爵、朱銘盤、范當世並稱為江蘇五才子。顧錫爵說周家祿“生平見知者多以文事”,而周家祿自己“亦毅然以文事自任而不疑”。張謇說“(周)彥升博達,善屬文”,“刻意好文,又好為考據讎校之學”。周家祿用畢生精力將橫溢的才華形諸筆端,特別在考據讎校之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以30種共102卷著作傳世,被公認為詩人、文學家和史學家。
張謇一生與周家祿交往密切,視周家祿為“文字學問之友”。周家祿逝世後,張謇感嘆“又失一老友”,撰輓聯說,“君負文譽,校《晉書》尤勤,故屬聯引晉人況之”,在輓聯中將周家祿比作《晉書·文苑傳》中的曹毗和袁宏,袁曾為大司馬桓溫府記室,曹則因仕途不得意而致力文學,從而表達了對這位老友高度的評價和無限痛惜之情。
其先人於元末自湖南常寧遷崇明,清初由崇明遷通州之西川港沙,應當屬於長江北岸復漲新沙的最初移民。光緒三十三年(1768)海門建廳後,周氏占籍海門。據周家祿自己說,其可考先祖直到他本人“十四世皆種田食力,間讀書應科舉”,家境很壞,從師時甚至“貧不能具脩脯”。
周家祿從小勤奮好學,“自為兒時不好嬉戲,詣戚友必挾書自隨”,很早便顯出才華。最早賞識周家祿的是曾任大理寺卿和福建、江蘇學政的國學大師李聯琇。“鹹豐十年(1860),李聯琇因病告假歸江西故鄉,行至常熟時,正逢太平天國進軍蘇杭,無法前進。(海門)茅炳文知道後,立即派子鐵卿(即茅錚——筆者注)趕往常熟,把李聯琇全家迎到海門,安置在本宅附近住下”。茅炳文的“本宅”即在周家祿所住的川港。“(李聯琇)先生無事,嘗散步鄉間,入一村塾,見塾案有學生所作之《牽牛花賦》,先生大稱異之。識其人,叩其他所業。其人則周家祿也,年裁十六七。(實為14歲——筆者注)……周、茅故有連,茅以先生器重家祿,則引與其諸弟讀。家祿因大得茅氏藏書讀之,業頓進”,“李聯琇在海門住了四年,曾任師山書院院長兩年”,周家祿受其親灸自然是情理中事,不久便“以文采聲名踔越州鄉”。李聯琇在周家祿的一生中是個很關鍵的人物,所以周家祿“終其身,感李先生知遇不絕”。同治三年(1864),18歲的周家祿考補為廳學生(秀才),三年後補為廩膳生,又三年經科調考獲優行貢太學,次年25歲時經朝考授予教職。然而,命運之神從此不再眷顧這位少年才子。此後周家祿一而再,再而三地參加鄉試,都是名落孫山。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51歲的周家祿仍然堅持參加了鄉試,而且仍然不第。病弱的周家祿有一次參加鄉試,竟至於因病未能終卷。而他25歲時得到的空頭教職,也直到九年以後即光緒五年(1879)才終於被選授江浦縣訓導,卻又因父喪丁憂,不能赴任。後來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陸寶忠以經濟特科疏薦周家祿,晚年的周家祿看淡了功名,辭不就試。
顧錫爵
顧錫爵(1848—1917),字延卿,江蘇省通州直隸州如皋縣葭埭人,清末文史學者,情趣高雅,鄉謚“尚潔先生”,外交家,與范當世、張謇、周家祿、朱曼君並稱為“江蘇五才子”。顧家為白蒲望族,書香門第,出過三位進士。顧延卿的父親顧汝玉為鹹豐年間舉人,弟弟顧錫祥字仁卿,光緒年間拔貢,深受張之洞器重,聘為幕僚。
顧延卿幼時聰明絕倫。等到年紀大了,他極其關注百姓疾苦。太平軍被滅後,白蒲仍然設定關卡,收取稅收,當地商人苦不堪言。顧氏前後上書曾國荃數千言。太平天國滅於1864年。曾國荃攻破天京有功,封“太子少保銜”,後歷任山西巡撫、湖北巡撫、陝甘總督、兩廣總督。1884年,他又任兩江總督(如皋白蒲屬其管轄)等職。同年,顧氏從兩廣總督幕府任上回鄉,向自己的老上級曾國荃上書。曾國荃接到來鴻後,即刻處理,設定在白蒲20年的違法關卡被撤去。因此江淮大地上的英傑才俊都願意結交顧延卿。顧與張謇心心相印,不滿慈禧、李鴻章等守舊派的作為,於是辭官回鄉,創辦實業,造福鄉梓。
顧延卿精通《周易》,後又隨興華劉融齋學習。劉融齋道光年間進士,晚清著名學者、文藝理論家。他對顧延卿的詩作讚譽有加。顧延卿夢見有老師傳授佛經,於是潛心研究《大乘起信論》等等大乘佛學中的經典著作。
顧延卿的德才得到了不少名臣的認可。一位是淮軍名將、晚清重臣張樹聲。他主事廣東,力邀顧延卿參與編修地方《史志》。在粵期間,兩人商討公事,並與朱九江、陳蘭甫、陳六周諸君探究學問。修志未曾結束,顧延卿作為幕僚,追隨張樹聲一起北上。張樹聲鼓勵他參加科考。另一位是晚清著名外交家、思想家薛福成。薛氏出任欽差駐英法意比四國大臣,聘請顧延卿為首席秘書。1890年1月,他們乘坐法輪“伊拉瓦第號”出發。由於思念母親,顧延卿提出辭呈,於1893年乘坐“堪爾圖寧號”回國。薛福成後來向朝廷保薦他為知州,顧延卿沒有去任職,而是選擇留在家中,待到時機成熟,創辦了鄉中國小。
朱銘盤
朱銘盤(1852—1893),字俶僩,原字日新,號曼君,江蘇省通州直隸州泰興縣城人。清光緒八年舉人。
朱銘盤幼年聰慧,好學不厭,博覽群書,過目成誦。年青時與通州張謇、范當世,如皋顧延卿,海門周彥升並稱“江蘇五才子”。
朱銘盤一生與幕府相終始,先後應聘於揚州兩淮鹽運使方浚頤、慶軍統領提督吳長慶、江蘇省學政黃體芳、旅順提督張光前。在吳長慶軍中時,袁世凱投靠吳長慶作食客。吳長慶感覺他學識淺膚,囑咐張謇、朱銘盤對袁授以時文,袁世凱亦以師禮對待張、朱二人。
朱銘盤識人有先見之明。《桂之華軒文集》中收錄有光緒十年致袁世凱函手稿,在這份長達萬言的信中,朱銘盤對其時尚未發跡的袁世凱的為人作出了精確的判斷。朱銘盤看透了袁世凱的本質與野心,寫信給袁,指出袁世凱的種種張皇跋扈共十三項,“直斥其非”,與之絕交。此後,朱銘盤一生再也未與袁世凱有任何交往,顯示了不畏強暴的錚錚鐵骨。
朱銘盤工詩古文辭,其於散文、史學、詩歌、書法都頗有造詣。著有《桂之華軒文集》九卷、《四裔朝獻長編》等。於詩文外,朱銘盤好書法,善篆隸,行書清雅俊逸,尤擅魏楷,融魏碑與漢隸於一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