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董琴

江董琴

江董琴(1888-1933),原名棟卿,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人。“第三黨”創建人。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董琴
  • 別名:原名棟卿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
  • 出生日期: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
  • 逝世日期:1933
  • 畢業院校:漳州簡易師範
  • 主要成就:烈士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

人物生平

江董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生。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畢業於漳州簡易師範,因參加反清革命事泄,宣統二年(1910年)隻身逃往南洋,流亡馬來西亞加入檳榔嶼華僑殷商、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反帝反封建鬥爭。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組織北伐,江董琴任軍政府咨議隨軍出征。
1923年,江董琴出任廣東梅縣縣長。他廉潔奉公,大公無私,不可避免地同封建勢力和地主階級發生矛盾。當時梅縣的地主繆培楠家發生傷害人命案件,向官員賄賂,以求免於處罰。江董琴得知後,嚴令拒絕,依法辦事,從此彼此有隙。
1924年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贊褒“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會後作為孫中山的代表,前往廈門籌建國民黨福建省臨時黨部,準備策應北伐。
1925年春,國民黨福建省臨時黨部成立,他任執委會主任委員。6、7月間,在廈門發動和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民眾運動。年底,赴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6年4月,國民黨福建省黨部成立,江董琴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主席。還由他推薦共產黨人羅揚才阮山李覺民當選為執委常委,使左派力量得以加強。同年7月調廣州參與商議北伐戰爭,任北伐東路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北伐軍入閩後聯合中國共產黨積極開展工農運動,調用廣州講習所閩籍畢業學員深入農村開展工作,革新吏治和全省黨政機構,整頓市場經濟,使福建面貌一新。爾後隨北伐軍前往上海。
1927年春,他到上海,仍主持東路軍政治部工作。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江董琴棄職前往武漢參加左派國民政府,任漢口公安廳廳長,不久前往南昌任葉挺獨立團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的前期準備。起義前夕赴上海。
1928年與鄧演達聯手創建中華革命黨(時稱第三黨,即中國農工民主黨前身)。
1930年該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江董琴擔任中央委員。次年8月,鄧演達被蔣介石殺害後,江董琴為繼承鄧演達的遺志,遷居漳州,利用與當地軍閥張貞的交誼,積極經驗閩西南,打算建立反蔣基地。
1933年,十九路軍醞釀在福建建立抗日反蔣的“人民革命政府”,他積極參與。11月,赴廣州聯絡陳濟棠參加“福建事變”。不料,他的行蹤為陳濟棠的憲兵司令繆培南獲悉,而繆培南的父親系梅縣惡霸,十年前被出任梅縣縣長的董琴處決。這時,繆培南為報宿仇,蓄意加害。11月29日他未及見到陳濟棠,即遭繆綁架,旋被殺害滅屍。時年46歲。

主要貢獻

1929年8月,江董琴遷居漳州後,他首先著手振興閩南經濟,建立了“民興銀行”及其龍巖分行,又籌建嵩嶼商埠;其次創辦了軍政訓練班和永定國小。與此同時,在家鄉高頭建立“金豐信用組合”發行鈔票(人稱“牛票”,因為票面印有牛耕田圖案),以籌集資金髮展經濟種植業;又計畫興修水利,建小型水電站。另外,還舉辦高頭軍事訓練班和行政人員訓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