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氏宗祠坐落在兩河之口的碼頭邊,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走進三進院落的祠堂,整個祠堂以細膩的木雕工藝見長。“仁本堂”紅色的宮燈高掛,紅布裝飾著梁坊,柱子上的紅色楹聯,更顯該族先人對後人的教導。後進供奉著先人的神位與神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灣俞氏宗祠
- 建築形式:清代中軸歇山式
- 年代:大觀年間
- 建造者:宋朝議大夫(正三品)
簡介,活動,
簡介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議大夫(正三品)俞杲於大觀年間始建,距今有1100餘年歷史。因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遷者為期後裔如水綿長,取《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汪口位於婺源縣東江灣鎮壓的西部,離縣城紫陽鎮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鎮84公里。往南至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58公里。向東到皖黃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歷史上被兒為“千煙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來戶,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時代的特色和風格。古村廓處於丘陵地帶,村周青山環抱、綠水依流。有詩云:“鳥語雞鳴傳境外,水光山色入閣中”,景色十分宜人。汪口自宋清代以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其中:有進士5人,舉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員36人,學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書鄉”之稱。汪口古為徽州府城陸路經婺源至江西饒州的必經之地,又系婺源縣城連通東北鄉水路,貨運到樂平、鄱陽、九江等處之碼頭。明清時期,這裡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景象繁華。雖經千載滄桑,但留下的歷史遺蹟諸多。俞氏宗祠,位於婺源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江灣鎮汪口村,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氣勢雄偉,布局嚴謹,工藝精湛,風格獨特,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活動
汪口俞氏宗祠祭祖是江西省婺源縣古代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活動.新春正月或者農民豐收季節,同宗共姓的族人帶著祭品來到宗祠舉行祭祖儀式,緬懷先人的功績,激勵後人奮發圖強,祈求子孫百世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