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魚頭小,體形肥寬且短,成熟期魚身長10-15cm,形態側扁,紡錘形類似現代的鯽魚。 背鰭高,其餘胸鰭、腹鰭、臀鰭保存完整,尾鰭鰭深叉裂明顯、尾正型對稱,保留特別完整各鰭無棘刺。
屬於硬骨魚綱,鯉形目,科未定的江漢魚屬。
主產於湖北省松滋、當陽、宜都縣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漢魚
- 外文名:Jianghanichthys
- 距今:36.5-53百萬年
- 地質時代:新生代、第三紀、始新世
- 附存岩石特徵:層厚0.5-3mm
江漢魚器管組成,江漢魚化石特徵,骨質的磷酸鹽化,附存岩石特徵,
江漢魚器管組成
江漢魚外部可見器管包括口、鼻、眼、鰓、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尾鰭、魚鱗,骨骼包括頂骨、額骨、眼骨、淚骨、脊椎、肋骨、細刺、齒骨。
江漢魚化石特徵
化石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脊椎、肋骨、鱗片、細刺,細刺最粗段約1.5-2mm,頂骨小,額骨具發達的側脊,口端位,口裂小,前上額骨三角形,上額骨組成口裂的側緣,口上下頜有小而尖銳的牙齒,眼眶大,眼珠直徑2-4mm,淚骨發達,脊椎前的4個脊椎骨各自分離,相互不癒合,近基部的部分不分節,亦有連線完好的。 魚鱗鱗片較大,保留完整呈近圓形、蒲扇形(2-2.5×3.5-4mm),在1000倍顯微鏡下觀察細鱗片上生長放射紋極發育,鱗片中有弧形生長紋,間距0.003-0.004mm,生長紋處褐色,逐漸變成淺褐,至下一生長紋出現,有規律的變化。
骨質的磷酸鹽化
江漢魚骨質絕大部分磷酸鹽化,使骨質脆而硬(摩氏硬度4.5-5),部分有方解石交代、充填。骨質呈褐、淺褐、深褐色半透明―微透明狀。 組成礦物為磷灰石。磷灰石顯微鏡下呈顯微粒狀集合體、隱晶質狀,個別可見細晶柱狀,測得Ne=1.6204,一軸晶負旋光性。細刺中空,成管狀,可見磷灰石垂直管壁生長。
化學實驗:點滴法磷試驗,骨骼富磷質。
附存岩石特徵
江漢魚附存於淺灰-灰黃-深灰色薄層狀鈣質粘土葉岩中夾有淺黃白色水雲母粘土葉岩。層厚0.5-3mm,層理清晰,淺黃白色水雲母粘土葉岩層厚0.5-1mm,易沿層面剝離,因此容易獲得完整的化石標本。 結構構造: 岩石具薄層構造、顯微鱗片狀結構、層紋狀定向構造,水雲母粘土礦物結晶呈顯微鱗片狀,晶片大小為0.012×0.004mm,互相呈定向排列,具一定方向沿層面展布,晶體輪廓特別清晰。片狀礦物在化石處則沿化石邊界繞行分布,他形顯微晶粒狀方解石,晶粒大小0.009mm,均勻滲雜於粘土中,淺褐―黑褐色炭化有機質富存於深灰色葉岩中,與水雲母、方解石伴生。 薄層鈣質粘土葉岩中間夾有水雲母粘土葉岩不均勻薄層,含量占5-10%。 礦物成分: 水雲母(62%)、方解石(30%)、石英(1%)、褐鐵礦(1%)、炭質(6%) 化石標本選擇: 我們從送檢的江漢魚化石標本中,發現存在二種情況,一種是正像化石標本,保存有江漢魚骨骼及下側的魚鱗,另一種是岩石沿層面剝開後,僅保留另一側魚鱗及少量骨骼,為負像化石標本。從化石收藏及研究角度,應二者互補,若單一收藏則應選擇正像化石標本。化石標本選擇應當骨骼清晰,保留完整,單條江漢魚長度10-15cm,或有一定情趣多條,大小不一的江漢魚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碩士畢業生、現於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劉娟和古脊椎所張彌曼等研究人員,對選模(lectotype)標本和重新采自原地點湖北松滋的67枚地模(topotype)標本進行詳細研究,揭示江漢魚代表鯉形目已滅絕的基幹類群,應立為江漢魚科,成為鯉形目研究多年來所發現的第一個化石新科。該研究於2015年10月12日線上發表在《北美古脊椎動物學報》(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該研究以形態描述、對比為核心,系統發育分析為框架,CT掃描揭示骨骼特徵為輔助,歸納了江漢魚不能歸入任一現生科級分類的證據,提出支持江漢魚不同於現生種類的自近裔特徵。值得指出的是,CT掃描江漢魚化石,讓深藏不露的骨骼結構昭然若揭,為一些關鍵骨骼特徵提供有力支持。該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所開放基金和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以及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