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村

江漢村

江漢村是由原來的江漢村和六也村合併而成。江漢村的入口開在漢口洞庭街口,六也村入口開在沿江大道。

江漢村和六也毗鄰,一共有二十多棟樓房,兩村合併後形成一個規模不小的社區。和別的里弄建築一樣,江漢村四面合圍,入口石坊上書“江漢村”三個大字。

自我包圍式的江漢村和珞珈山路住宅區不一樣。珞珈山路住宅區是開放性的,向街道敞開。這也許是西方人和東方人根本的性格區別,里弄住宅是華人建的,謹慎小心的心態於建築樣式上處處都看得出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漢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建造時間:1934年
  • 樓房結構:為磚木結構或磚混結構
  • 房子設計:景明洋行
歷史沿革,村莊設計,

歷史沿革

江漢村12棟,倪裕記等9人於1937看建造。六也村13棟,由吳鑫記等11人於1934年建造。這二十多棟房子分別由盧鐮標事務所和景明洋行設計,由明巽建築公司、李麗記、漢昌濟、康生記四所營造廠施工,因為是很多人投資興建,所以依不同口味建成不同風格、不同樣式的樓房。

村莊設計

江漢村的樓房為磚木結構或磚混結構,高兩或三層,古典風格和近現代風格混雜,獨立式西式住宅樓相互銜接,中間通道形成里弄住宅式。比起臨街獨立小樓更為安全,因為有一個社區的屏障;比花園住宅要節省空間,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比起鹹安坊等石庫門裡弄,這裡的鄰里之間相距稍遠一點,不是牆與牆相鄰,而是樓與樓相鄰。
樓房不設天井等中式格局(當然不妨礙藝術風格上採用中國式細節),房間內淨空高3.5米,臥室不小於20平方米,木製百葉門窗,設有外廊和小陽台,室內室外走廊樓道寬敞,水磨石樓梯,房間全鋪木地板,衛生間寬大而且設備齊全,屬於里弄住宅中的最高檔次的樓盤。
房產商在建房時花了大本錢,建起來的房子絕非等閒人居住。1949年以前,能進入這兩個“村落”的都是腰纏萬貫的商人、軍官、政客,還有洋行高級外籍職員。1949年以後,據我所知,這兩個“村落”成為市府高級屬員住宅(省府也住有一批,後來遷去武昌),直到20世紀末,老屋逐漸頹敗,政府另蓋新住宅樓,這一批住戶才逐漸遷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