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源村位於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腳下,東為楊林村,西與橫石彭家壠、九宮山船埠村交界,南為留咀、郭源村,北與橫石文宣村毗鄰,江源自然村為北宋著名軍事家王韶後裔世居地。江源村自然村村內遺存下來的明清古建築計2萬餘平方,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王氏老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子英鄉蘇維埃舊址、五鄉蘇維埃舊址)
地理位置
詳情
基本村情
1、村名及來歷:1938年10月17日,陽新縣淪陷,縣政府遷到江源村。在當地組建第一九七師野戰補充團,1939年5月,又組建挺進軍第六支隊。1950年屬和平鄉,1956年劃分為江源、棗園兩個高級社。1958年,江源、棗園合併為燈明大隊。1961年,劃歸武漢森工處楊林林場,改為江源、棗園兩個生產中隊。1981年,劃歸為江源、棗園兩個大隊。1984年改為村。2002年10月,將江源與棗園合併為江源村。
江源,姜姓居住河流兩岸,以姓氏取名姜源,後改為江源。
2、自然概況:江源村有耕地面積967畝,其中水田面積630畝,旱地面積337畝,林地面積21000畝,其中經濟林20000畝。
3、村落布局及規模:江源村地處九宮山風景區東南,森林覆蓋率80%以上,,全村掛牌古樹60餘株,環境優美。總面積15.9平方公里,全村12個自然灣,8個村民小組、493戶,1700餘人。
4、人口與姓氏:江源村全村8個村民小組,493戶,總計1700餘人。村中主要以王姓、成姓兩個大姓為主。
名村特色
江源村12個自然灣中,有11個是分布在江源河兩岸。江源河婉如一條玉帶,在群山環繞的綠色地帶,連線起這11顆古樸而耀眼的明珠。村口古樹成群,王氏老屋屋後古樹參天。直聳雲宵六七人合抱千年古松3棵,珍稀古樹60餘棵並已掛牌保護。古商道、古橋、古井、古河道風韻猶存,江源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著優良的傳統文化。有古廟:太蔭寺、神堂寺、塘尾廟。有福言坑古村落遺址、有仙人下棋傳說遺址、有舒氏大婆美麗的傳說等等。江源村還有著光榮的歷史背景,
解放戰爭時期,江源村南嶺口成氏宗祠為五鄉蘇維埃政府,老宗屋為子英鄉蘇維埃政府,王氏老屋(迪德堂)為陽新縣政府。江源村土地肥沃,陽光充足,百年楊梅樹千餘棵、百年梨樹百餘棵,盛產:板栗、楊桃、九月黃、八月燦、山茶油等。
古民居
江源古民居群始建於明隆慶年(公元1573年)前後,距今四百四十餘年。2015年,經省古民居保護中心總工程師現場考證,承明、清建築共11棟,明代建築在民居群所占比重達70%以上。
江源始祖嘉瑞公,字天和,一字耑玉,號南橋。生於宏治十七年四月二十日。先後娶賈氏、陳氏、李氏,生子四,時翟、時陽、時曉、時曛,女一個。先居樓下,後購戚家畈戚家祠堂,即老宗屋修屋居住。後戚家人搬走,王姓在此繁衍。
江源古民居群現包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氏老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子英鄉蘇維埃舊址--老宗屋群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五鄉蘇維埃舊址--成氏宗祠”,
1、王氏老屋:總建築面積1328.2平方米,占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是通山縣保存較大的古民居。2014年6月被
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當地著名紳士王迪光、進士王迪吉主持興建,用了三年時間(一年燒磚瓦、一年備材料,一年行牆安裝)的時間,於光緒辛卯年(公元1891年)10月竣工,已有124年歷史,基本原貌仍然尚存,主屋一進五重,穿斗與抬梁木構架,正屋面牆呈八字門樓式,硬山頂一字式山牆,小青瓦蓋頂,外檐飾墀頭和磚瓦質翼角,各進明間分設槽門、中門,前進天井二側飾鏤孔花磚看牆,各進前後檐飾卷棚和望板,正脊飾斗拱,浮雕龍狀挑尖梁。橫屋二、三進之間以影壁式鏤孔花牆隔斷。青磚黛瓦,滾龍牆,馬頭垛,橫屋相連,客屋在外,17個天井,回龍隱水,廂房對排,木質隱壁,鏤雕花窗,通風透光,柱樑穿斗,氣勢雄偉,布局合理,整體完美。整個建築高大莊重,具有一定的氣勢,外貌與裝修上不泛建築科學藝術價值。
王氏老屋是磚木混構,穿斗與抬梁木構架,正屋面牆呈八字門樓式,硬山頂一字式山牆,小青瓦蓋頂,外檐飾墀頭和磚瓦質翼角,各進明間分設槽門、中門,前進天井二側飾鏤孔花磚看牆,各進前後檐飾卷棚和望板,正脊飾斗拱,浮雕龍狀挑尖梁。橫屋二、三進之間以影壁式鏤孔花牆隔斷。整個建築高大莊重,具有一定的氣勢,外貌與裝修上不泛建築科學藝術價值。基本原貌依然尚存,住屋一進五重,磚木結構,青磚黛瓦。屋外的滾龍牆,馬頭垛,大門的高石坎顯現著當初屋主的社會地位。古居屋屋相連,院院相通,門窗與牆壁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17個天井,讓整個房屋通風透光。走在幽靜的石道上,不禁聯想到曾經人丁興旺,合家歡樂的景象。
站在村中的石拱橋上看王氏老屋,屋後古樹參天,青松翠竹。屋前田間碧野,禾苗茁壯,猶如一幅極具詩意的山水風光畫卷,仿佛進入一個桃源仙境,夢裡鄉村。
王氏老屋的建造,不僅追求合理布局上的整體完善,而且講究科學,嚴格按陰陽八卦選址。從朝向方位看,坐東南朝西北,丙壬兼已亥向,且為丁己、丁亥分經,含有“東西南北方,家安樂其中”之吉祥。再從地理位置看,前有來龍,後有靠山,青山環抱,綠水長流,是發家發貴之地。迪光不僅家財報百萬,而且人丁興旺,有四個兒子,八個孫子,九個曾孫。
王氏老屋的來由,緣起其王氏家風純樸,耕讀傳家,厚德載物而得名。王迪光的父親王武緒系簡文公第三子,娶葉氏生有全俊、全茂、全教、全亨四個兒子。他父親十分注重耕讀,養兒教娶,興林置田,物質豐厚。他們兄弟分家時,山林在外,每個家分得一擔五斗田。迪光的大哥全俊,取名迪吉,字冠傑,字彥卿,號宅三,聘盧,鹹豐年間的進士,一生以教書為榮,愛生如子,為人師表,甘當人梯,教書育人。傳說他有一個學生名叫成可貞,考試前做了一個夢:“夢見堂屋內雜柴,樹木堆滿,阻礙行動。”非常擔心考試失利,就去拜訪迪吉老師說明情況,迪吉聽後解釋:“恭喜你,是一個好夢,邦君樹塞門”指導他以“邦君樹塞門”為題做了一篇應試的答卷,可貞參加省試時,恰巧命題是“邦君樹塞門”一考中了舉人。有“王先生作文,可貞中舉人”的傳說。迪吉先生病故時,就來了17個
頂戴花翎的學生為他送葬。 王迪光:原名全教,號藹雲,國學生,生於道光22年(1842年)七月初八日,歿於宣統3年(1911年)7月28日。娶葉氏生有忠乾、忠斡、忠杞、忠梓四個兒子,《江源王氏宗譜》有“光緒辛卯年十月,始遷王氏老屋,有意創立祖會,預為義塾,文莊章本,勞苦不辭,會見成效,一切公章之事,樂贊成焉”之記載。為人正派,口學兼優,繼承父志,勤儉持家,家風嚴律,教子有方。行善積德,樂助於人,熱心公益,捐資興教,修橋補路,眾人共仰。迪光公不僅是一個聰明,精幹的人,而且是一個辦事公道,教子有方的人。有一年,大冶打銅匠住在他家做藝,他一看就會,待銅匠回去過春節時,迪光利用工具打造一套香爐花瓶。說他辦事公道,果真不假。迪光到燕廈寶塘買黃家的水田,當地人不給水,他親自上門說情,從收租中按比例付給當地人的水費,並承擔皇糧國課。有一次三兒子南風與他人發生口角是非,要動手打人被制止後,迪光把兒媳召集到祠堂,動用家法,令南風罰跪,背受荊棘,以正家風。
迪光公曾孫王進步先生吟了一首詩:曾公奮志建華堂,氣勢輝煌振一方。歷過春秋超百五,如今依舊遠名揚。
2009年6月5日,通山縣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進行了登錄。建築命名為王氏老屋,2014年6月22日被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文號:鄂政發〔2014〕27號。
1938年10月17日,正值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期間,陽新縣城淪陷後,國民黨陽新縣政府機關被迫遷至燕廈江源村王氏老屋,陽新中學轉至江源老屋宗。
2、子英鄉蘇維埃舊址:老宗屋群落。老宗屋一進五重,五門五個向,向向皆不同。祖人有超前的思維,廳堂高大氣派,長16000mm,寬89900mm,高6000mm,氣勢恢宏。兩邊各有正房兩間、廂房一間、天井一個;大堂與中堂之間用屏風中間相隔,其他結構與大堂相同;三重結構與前面不同,為東樓西廳式,東面為六個廂樓,西面為大廳,中間為天井,天井長13500mm,款6000mm,前三重之間由大門相隔,整個老宗屋民居群面積約1675M2,前面為一個大禾場,面積約800M2,是族人曬穀和活動場所。
老宗屋左邊是義籌老屋。她背靠老宗屋,門前小橋流水,桑葚和柳樹長在河岸兩邊。屋的兩邊是兩條廊道,與老宗屋的兩則門相通。義籌老屋是磚混結構,屋內做工精緻,窗戶欄桿、門頂窗格皆雕花,大梁橫樑都是人物圖案,由一個個典故組成;樓上觀戲台與大廳拱頂相互輝映。廂房正房全部打地壠,鋪地板,盡顯奢華。整個建築占地約500M2。成寡婦屋的上首為納德老屋。納德老屋是商鋪,木結構,通過長長的天井廊道與老宗屋的後堂相連。義籌老屋的下面也是商鋪,商鋪的後面還有一棟明代老建築,已經搖搖欲墜。這棟建築上有望樓。它是古民居群里唯一有望樓的建築。
老宗屋的右邊是題有“勤耕讀”的一棟民國建築,和靠小溝邊的商鋪,商鋪為木結構,可能是晚清的。再往下,是賢才老屋,老屋木結構,明代建築,結構明快簡單,實用。與備賢老屋連在一起,含廂房、天井,面積約800M2。再往前分別是能望家和定金家,他們家門口與老宗屋大門口相齊。他們兩三家的面積約500M2。由此,以老宗屋為中心的現存古民居群落,占地面積約為5600M2以上。2015年9月8日,老宗屋裡又發現了六塊扁牌。可以看出老宗屋的厚重歷史。這六塊匾分別為“膳荻教嚴”、“慶座風生”、“萱鬢燕喜”、“節孝可風”、神姿秀薇”、“衍我烈祖”。還有兩塊匾牌為“崖寧堂”、“承志堂”等堂匾。其中“萱鬢燕喜”為康熙四十三年誥封榮祿大夫湖廣左督管陳家慔為王德豫構立。“膳荻教嚴”是老大嫂子舒氏太婆護養、教導倆弟弟(父母早逝,留下倆年幼弟弟,其中一個嗷嗷待脯,自己剛生小孩不久),勝過自己親生小孩。後弟弟成才,其一為進士,在大嫂七十大壽時,奏請皇上由大學士書寫贈送。“慶座風生”是迪吉老先生七十大壽時,由翰林院編修,進士李應熙拜題。“節孝可風”由欽命提督朱為在道光十六年冬月右獎給興國州儒童王矛武之妻葉氏的。
3、五鄉蘇維埃舊址--成氏宗祠:位於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南嶺口成氏世居地(距王氏老屋1.5公里)。成氏宗祠坐南朝北,一進三重,兩個天井,四水歸堂,總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由當地進士成可貞提議興建,從燒制磚瓦、伐木備料到竣工慶典,整整用了8年時間,整個工程凝聚著先輩人的智慧與汗水。建築由前、中、後三大廳和左翼(橫屋)倉庫、廚間兩大部分組成。主體建築有正門、戲台、排樓、柴門、幽門。正門內有一面照壁作為人們出入的前導,使整個建築增添了幾分深邃和含蓄之感。排樓是婦女、閨秀看戲的地方;柴門位於中廳右邊,是通往庫房的通道;幽門與柴門相對,是人們休閒觀光的安全通道。這座建築為磚木結構,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雕龍畫鳳,金碧輝煌,極為壯觀,既有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又有江南文化特色。宗祠四周牆體均為青磚,前後是滾龍飛檐,粉牆黛瓦,淡墨簡飾,給人們簡潔明快的感覺。
石楹柱、雕畫梁、琢門窗,顯得格外賞心悅目,饒有詩意。堂內建築均以木質
穿斗式結構為整體框架,裸露梁架,氣勢恢宏。浮雕的花窗、隱壁工藝精緻,圖案工整。如“八仙過海”、“男耕女織”、“山水園林”、“鳥語花香”、“飛禽走獸”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