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是江川縣人民政府開辦的公立全日制職業高級中學,學校地處江川前衛鎮,坐落於星雲湖畔文化底蘊深厚的“台山書院”,校園環境古樸優美,是術學、育人的理想之地。1983年創辦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學校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具有較強職業能力的建設人才,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學校名稱: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 簡稱:江川職中
  • 校訓:修德、啟智、強技、尚能
  • 創辦時間:1983年
  • 所屬地區: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前衛鎮
學校簡介,學校概況,回眸篇,改革篇,實幹篇,學校風采,

學校簡介

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以“修德、啟智、強技、尚美”為校訓,以“讓每一個同學都能為現代社會地優秀勞動者”為辦學目標。自1990年被驗收為“雲南省合格學校”以來,先後被評為“先進學校”、“德育先進學校”、“文明單位”、“社會實踐先進學校”等。2005年被國家科技部評為“星火科技學校”,被認定為“江川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2006年被評為“綠色學校”,學校是玉溪市三大職教集團(菸草、工貿、旅遊職教集團)重要成員之一。
近年來,學校根據人才市場的需要,加強了重點專業的建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拓寬就業渠道,形成了成熟的省內省外就業市場,以幾十家用公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就業關係,幾年來,畢業生就率達96%以上,2007年3月學校輸送了115名同學到深圳實習就業,目前學生思想穩定,工作努力。學校分別以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的多家用工單位建立聯合辦學關係,長期輸送畢業生到珠江三角、長江三角一帶就業。江川職中畢業生形成就業率高,就業層面高,穩定性好,發展空間大的良好局面,畢業生的成功就業是社會對學校辦學質量的充分肯定。
目前學校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現有在校班級33個,在校生達1419人,到2008年底在校生將達到1600人以上。教育教學設備齊全,擁有完善的計算機網路,教學計算 機近300台,學生技能訓練室8個,網路教室4個,多媒體教室3個,良好的硬體設備能滿足各專業教學和訓練的需要,此外建有功能完善的圖書室,閱覽室、食堂和清潔整齊的男、女生宿舍等。充分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適應學校快速發展的需要,由政府立項和投入,投資300多萬元的教學樓 現已竣工投入使用,今後幾年將有一批投資項目得到進一步落實,對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和辦學規模的擴大起到全方位的支撐作用。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學校具有一支思想品德高尚、積極獻身職教事業,業務技能過硬的師資隊伍,中高級教師占60%以上,一批教師在省、市技能比賽和教學大賽中多次獲獎。校級骨幹教師10人,縣級骨幹教師10人,市級骨幹教師2名。每年都有畢業的高素質大學生和外聘教師充實師資隊伍,確保整個學校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積極進取,求實創新,提高辦學質量,為莘莘學子架起了實現人生理想,走向成功的橋樑。學校已逐步成為辦學理念先進、管理和服務到位,硬體設施齊全,軟體建設完善,專業結構合理,教育教學成效明顯,就業渠道暢通,教職工求真務實的優質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概況

雲南江川,有一座始建於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的“台山書院”,位於縣城以北5公里的星雲湖西岸,書院內古樹參天,螺峰毓秀,百鳥爭鳴,雙龍毓秀,百草鐘靈.匾額對聯琳琅滿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此處曾經培養過許多能人志士,如作詩“一千兩千三四千,華國文章蓋世間。若問解元居何處,一支文筆插江邊”的解元萬華;筆勢“古樸蒼勁,雄健磅礴,飄若流雲,活若蛟龍”獲巴拿馬世界草書大賽第二名的書法家楊嘉善;書法繪畫造詣頗深的現代書畫家普文治等都出自這久負盛名的書院。這裡就是現在的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回眸篇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是在儒家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聯姻中誕生,在改革開放和現代職業教育的春風中沐浴長大的,她伴隨著玉溪職業教育發展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經歷了90年代初期的第一次繁榮期後,也經歷了艱難前行的“低谷”時期。進入21世紀初,特別是從2004年以來,在國家調整教育結構,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下,學校勵精圖治,抓住機遇,迎難而上,以“二次創業”為突破口,遵循“管理機制人本化,專業建設市場化”的辦學規律;秉承“讓每一個同學都成為現代社會優秀勞動者”的辦學理念,獲得穩步快速發展,辦學效益日益顯著,影響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形成了以旅遊服務與管理、保全、計算機及套用為龍頭骨幹,以食品加工、服裝設計與製作、電子電工等為主體的專業設定。經過20多年的發展學校實現了三大跨越:一是學校占地面積從建校時的23畝增加到60.5畝;二是辦學規模由建校時的11個班231人發展到現在的35個班1626人;三是教職工人數從1983年的32人發展到現在的96人。目前,全校有教職工96人,專任教師80人,在校學生1626人。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學校1990年被雲南省教育廳認定為“合格職中”以來,先後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合格單位”稱號;奪得“加強基礎文明建設創建青年文明校園奪標賽社會實踐教育杯”;“跨世紀學生素質奪標賽科技杯”;被國家科技部門認定為“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被江川縣確定為“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2006年被認定為 “玉溪市綠色學校”;2008年被評為“玉溪市文明學校、玉溪市依法治市先進集體、玉溪市禁毒防艾宣傳教育工作優秀學校、雲南省2006—2008年度九湖流域生態監護活動優秀生態監護隊、雲南省第四批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近幾年學校的快速發展和工作成績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肯定和好評,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狀況及發展優勢,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已
明確表示,江川職中可以直接由“合格職中”跳級申報晉升“省重點職中”,目前學校的良好發展態勢迎來了江川職中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改革篇

2003年前,江川職中在校生不足200人。學校步履維艱,到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最艱難境地,是上還是下?新上任的黃正剛校長帶領班子成員痛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江川職中搞上去!旋即數次組織召開校務會、教代會、教職工大會、學生會會議統一思想,認清形勢,集思廣益。組織人員就專業設定、培養需求和目標、就業新趨勢等問題走進家庭、企業和社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找準定位,提出學校整改方案,緊接著制訂《江川職中中長期發展規劃》理順辦學思路,並且大力開展招生宣傳工作。辦學上確定“內涵外延並重”之路,實施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帶動辦學規模的聯動機制。一是理清辦學思路,明確發展目標,變目標為動力。制定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把擴大招生規模、提高教學質量、暢通就業渠道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問題來抓;二是全面協調,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整合辦學資源。2003年9月以來,市縣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多次到學校調研,幫助查找辦學癥結所在,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學校大力支持;三是最佳化師資隊伍。針對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素質偏低等問題,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大力開展培訓,實施中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同時建立優績優酬機制,激發教師愛崗敬業、奉獻職業教育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四是改革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意識的提升機制。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課程結構,加大技能訓練課程的比重,注重學生技能培養,使學生既能學到專業理論知識,又掌握嫻熟的專業技能,以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按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企業辦學,做大做強特色專業。與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定期派出師生到相關單位實踐鍛鍊,為學生就業搭建平台,建立多個校外實習基地;根據合作單位的需求來確定培養目標、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和學習成果評估,把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作為課程開發的重點,全力提高教育與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積極為學生開拓就業市場,變“等人上門”為“主動登門”,採取多種方式拓寬就業渠道,大力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面向城鎮、面向農村積極開展各級各類培訓,加大技術推廣和學校的輻射帶動功能。

實幹篇

“做事先做人”以職業道德為核心強化德育工作形成特色。突出了“五途徑與五增力”(即:理想教育的感召力、法紀教育的規範力、自我修養的內省力、身心健康的和諧力、實踐鍛鍊的躬行力)及“以職業道德培養為核心、以養成教育和規範教育為載體、以思想道德建設為突破口”的德育思路。嚴格執行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課程方案,完善德育工作隊伍,發揮班主任隊伍的骨幹作用和校外德育輔導員及法制副校長的指導作用。通過開好主題班會課、加強班級建設與管理、抓好班風分評估、班級創優、江川職中十佳學生評比、文明宿舍創建、先進團支部創建、校團委主題活動、對學生實施操行評分管理、家校聯動管理、有效開展“三生教育”,使學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合力。
“強技尚能”以職業技能為中心推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構建了適應人力資源市場的專業目標、課程體系、課堂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使實作教學充分發揮了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作用。教學管理工作中:一是抓實常規工作,重點完善崗位職責和各項考核細則,落實常規工作的檢查、落實、記錄和評價反饋工作,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考核。二是按照學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做好教師教育教學考核評價和教師競聘上崗工作。三是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及時反饋學生意見、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深化學生參與評價教師教學工作的制度。四是抓好教研常規工作,完善檢查評價制度,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和學校發展遇到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題研究並制定系列課題研究方案;構建學科 “考試題庫”推行考教分離評價制度,開發校本課程資源,落實課題研究獎勵方案。五是強化現代教育技術對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構建突出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實作課、實習課教學結構模式。六是組織市教科所的師生技能賽和校內各種競賽活動。近三年學生的技能等級鑑定合格率均達98%以上,學生參加玉溪市學生職業技能展評比賽成績較為突出,去年共有30位師生獲得市一等獎。兩位教師分別獲玉溪市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案例展評一等獎和二等獎。課題《旅遊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獲玉溪市職業院校展評一等獎。
“建重點專業,打造品牌專業”把專業建設定名在品牌上成效初顯端倪。瞄準二、三產業發展對初、中級技術人才需求的重要領域,著力打造重點專業和熱門專業,形成了較強的專業優勢。按照江川縣確立的“生態立縣、農業穩縣、工業強縣、旅遊活縣、文化興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有效整合校內外各種辦學資源。準確預測就業市場的發展變化趨勢,合理設定骨幹專業與優勢專業,實行校企合作的訂單式培養。
目前已將旅遊服務管理、保全、計算機及套用建設成為學校的骨幹專業,同時將食品加工、服裝設計與製作、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建設成為學校的優勢專業。學校的三個骨幹專業開設均超過5年,其中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已連續招生18年,保全專業已連續招生9年,計算機及套用已連續招生9年,各專業年均招生數均超50人。
“入口旺,出口暢”以市場為導向抓好招生就業工作招就工作邁上新高。“選擇江川職中, 就業有希望”是學校定立的鄭重承諾。一方面,在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鄉鎮中學的支持下,推行春、秋兩季招生模式,2008年春季學期招收468人,秋季學期招收108人,全年共招收新生573人,圓滿完成了招生任務;2009年春季招生472人,名列全市春季招生學校之首。另一方面抓好職高三年級學生就業、實習的跟蹤調查和信息反饋工作,提高學生就業質量;舉辦優秀畢業生創業報告會,開展學生就業與實習的跟蹤、調查和建檔工作,完善了二次或多次就業的組織、培訓和推薦工作,使學生就業、實習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與規範化之路。以“2007年3月,115名畢業生赴深圳成功就業”為標誌,一個“立足江川,走向昆明,輻射沿海”的畢業生就業網路體系已經形成。在保持96%以上就業率的基礎上,目前已建立起了以昆明和玉溪為中心的省內就業網路,搭建了輻射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多家知名企業的省外就業平台;2008年3月至6月共輸送5批170多人到上海、廣東、佛山、東莞和惠州等地就業,2009年1月至3月組織150多人到昆明、玉溪等近十家用工單位就業。經跟蹤調查,眾多畢業生得到了很多用工單位的好評,有的畢業生不僅自己就業,而且還帶動了親朋好友到省外就業,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再一方面是抓好“聯辦”和“協辦”工作;與重慶市輕工業學校和玉溪工業財貿學校聯辦,啟動了與兩校聯合舉辦的機電專業班和數控班,推進了聯合辦學工作。
“敬業求真,勤勉樂教”以校本培訓為重點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師資隊伍顯著改善。一流的學校需要一流的師資,學校實施以培養“雙師型”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重點的隊伍建設工程,制定了《江川職中教師隊伍建設方案》和《江川職中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規範,教師結構不斷最佳化,素質不斷提高,一支 “學識淵博、教藝精湛、技能過硬、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師資隊伍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80人(其中外聘教師29人),結合近年新進青年教師和聘請的臨時教師較多的實際,根據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和青年教師的成長特點加大師訓力度,將校本培訓與教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說、講、評為主渠道,促進了教師教學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通過推行以老帶新、開展“螺峰杯”講課賽、舉辦教研專題講座和加強職校間交流學習等系列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明顯地改善了教師隊伍結構。現在中、高級教師占50%, 有6人獲得省、市教學大賽的獎勵,1人獲得玉溪市教科所授予的“教學新秀”稱號,12人被認定為縣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3人認定為市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008年有10多位教師的論文和課件獲市一、二、三等獎。
“育人為本”以提升辦學內涵為追求淨化育人環境學校文化建設成效明顯。在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學校逐步認識到,隨著職業教育形勢的發展,學校不僅要有規模效應,而且要有豐富的辦學內涵;為此學校結合實際,首先經廣大教職工討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指導思想及校訓內涵;其次是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修改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再次是進一步加強了學校文化長廊、學生宿舍文化和教室文化的建設,創辦校刊《台山風》,以重大節慶活動為契機打造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品牌。“培養能力,發展特長”以社團建設為平台,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江川職中武術協會、跆拳道俱樂部、茶藝表演隊、禮儀隊、鮮花隊、志願服務隊、台山生態監護隊等成為校園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通過以上多種措施,促進了學校文化建設;形成了“修德、啟智、強技、尚能”的校訓,“育人為本、敬業為榮、業精為尚”的校風,“敬業求真、勤勉樂教”的教風,“篤志守紀、勤思善學”的學風。
“硬體先行”以服務教學為中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辦學實力大幅提升。學校不斷向各級黨委政府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近三年來共爭取700多萬元資金投入教學設施設備建設,分別加大了各專業實作室的建設,增加了對餐飲室、客房室、生化實驗室、電工實訓室、形體訓練室、計算機組裝室、計算機網路室和多媒體室等的投入,增加了設施,完善了功能,提高了學校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水平。其中,投入資金330萬元,新建40個教室的教學樓一幢;投入50多萬元,完成了校園內台山書院的修繕工作,整合了各項辦學資源,2009年5月投資468萬元的科技實訓樓投入使用。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緩解了目前學校辦學資源緊張的狀況。
“走出去”以服務經濟建設為宗旨開展社會實踐辦學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堅持服務江川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
思想,充分發揮團委的作用,先後參加了“青春玉溪,歡樂青年”志願者導遊活動;“雲南省2006年世界環境日大型系列宣傳活動”; “七彩雲南·江川保護行動”;“雲南省撫仙湖抗浪白魚放流儀式”; “中國雲南江川 ‘開漁節’暨淡水魚交易會”開節儀式及文藝演出和志願者服務工作;中國雲南撫仙湖,中國——東協青年論壇志願服務文藝表演;江川縣銅鍋美食文化節文藝演出、“8·26撫仙湖保護日”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鍛鍊和提高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讓職高生開闊了視野,錘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展現當代職高生的良好風貌的同時,也體現了職業學校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宗旨和辦學方向,增強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請進來”充分發揮社會培訓職能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廣受好評。學校自2004年11月20日被認定為“江川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來,發揮職業教育的主渠道和龍頭作用。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2007年社會培訓學員600多人,2008年培訓學員800多人,向省內、外轉移農民工近500人;並使我縣農民工輸送轉移的範圍從縣內拓展到廣東的汕頭雅德玩具廠、東莞先鋒高科、偉易達電子、佛山美的空調和深圳金達電子廠等省外地區;逐步改變了農民不願到省外就業的觀念。同時學校還積極培訓在職人員及鄉鎮村組幹部,先後為團縣委、縣公安局、縣地稅局、縣人事局、前衛鎮和江城鎮等部門培訓學員達800多人次。

學校風采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江川縣職業高級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