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

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

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雲南江川甘棠箐遺址位於雲南省江川縣路居鎮上龍潭村西南約 1.5 公里處。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 1989 年進行了考古發掘, 發掘面積約 300 平方米, 出土了大量石製品和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 初步判斷為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2016年5月16日,經全國專家的評審和投票,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被列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
  • 地理位置:雲南省江川縣
  • 占地面積:300 平方米
  • 發現時間:1984年
  • 所屬時代:舊石器時代早期
  • 發掘時間:1989 年
考古挖掘,遺蹟遺物,遺址年代,重要意義,

考古挖掘

基本介紹
它雲南省繼元謀人遺址之後發現的又一處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曠野遺址。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木製品和用火的遺蹟。
由於木製品極易腐爛,世界範圍內關於人類早期的木製品發現亦屬鳳毛麟角。該遺址中木製品的發現不僅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研究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木製品。
該遺址發現的用火遺蹟,似篝火遺存,基本原樣保存,這種形制的用火遺存在我國舊石器早期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
遺址的發現、發掘和研究,無疑為東亞地區古人類本地起源的學說提供了新的佐證,再次證明了滇中高原是人類起源的關鍵區域。
■專家點評:這次發現的木製品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距今一百萬年。而此前在德國發現的是40萬年前的、非洲發現的是20萬年前的。火對人類的意義,婦孺皆知,而百萬年前的火,也是首次發現。
挖掘情況:
為深入了解遺址地層堆積、 文化特徵和年代等信息, 儘可能科學全面地復原遺址整體埋藏情況和文化面貌,2014 年 10 月至 2015 年 2 月, 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遺址進行了主動性發掘。 發掘了 5×5 米探方兩個, 面積 50 平方米。此次發掘在嚴格執行 《田野考古工作規程》 的基礎上, 將數位化考古的理念和方法運用於考古發掘工作中, 取得了突破性收穫。
遺址地處古撫仙湖山間凹地, 地層為湖濱沼澤相沉積。 此次發掘平均深度6米左右,地層堆積連續且清晰, 自上而下出現了5個由粗變細的沉積旋迴。 地層共劃分了 20 層位, 1層~13層地層沉積顆粒較細, 為細砂、粉砂、 粘土質粉砂及粘土層, 較純淨, 偶含錳鐵結核、 礫石、 動物、 植物化石。 14~19 層為文化層, 其平均厚度近 3 米, 自上而下分別為: 14 層為黑褐色細砂層, 發現用火遺蹟,出土了少量動物化石和石製品, 厚8~40厘米; 15層為深褐色含礫細砂層, 出土了大量石製品、 少量動物化石、 骨器, 厚4~38厘米;16層灰褐色粘土質粉砂層, 出土了大量石製品、 動物化石, 少量骨器、 木器, 厚98~192厘米; 17層為黃褐色粉砂層, 出土了石製品、 動物化石, 骨器、 木器等, 厚10~52厘米; 18層為黃褐色砂礫層, 出土了石製品、 動物化石,骨器、 木器等, 厚8~44厘米; 19層為灰褐色砂礫層, 出土了少量石製品和動物化石, 厚6~30厘米。 文化層地層沉積顆粒相對較粗,地層中還包含有大量植物枝葉和碎屑、 炭屑、 植物種子、 小礫石、 鈣質結核等, 局部有膠結較硬層狀板塊。 20層是基底層, 為含礫青灰色粘土, 結構緻密, 土質軟, 沒有文物遺物出土。
地層堆積顯示湖水有間歇性漲落, 古人類隨著湖水的進退而遷移, 遺留的文化遺物和動、 植物化石等被迅速覆蓋掩埋。 相對濕潤的埋藏環境以及粘土等細顆粒物沉積, 起到了很好的隔絕空氣, 防止氧化作用, 使遺址的有機質遺物得以很好地保存。 遺址出土的石製品、 動物化石、 骨器、 木器等, 其在長軸、 傾向、 傾角方面的分布區間均顯得較為分散和平均, 無某項指標明顯分布比例較高。 絕大多數標本風化和磨蝕程度都較輕。
遺址應該為一個埋藏環境相對穩定的原生堆積遺址。

遺蹟遺物

遺址發現一處用火遺蹟。 出土石製品25153 件, 其中石核 658件、 石片564件、 初級砸擊斷塊102件、 石器 192 件、 廢品(含斷塊、 斷片和碎屑等)23637 件。 出土骨製品 28件, 木製品十多件。 此外, 還出土了豐富的動、 植物化石。
遺址文化層上部發現的用火遺蹟為一篝火遺存, 木柴向心堆積, 木柴近中心部位炭化嚴重, 中心積炭。 在遺存內及其周邊未發現其它文化遺物, 也未發現堆積明顯的灰燼層、 紅燒土, 初步判斷為一臨時用火遺蹟。
舊石器時代早期人工用火問題, 一直都是學術界探討和爭論的話題,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火的證據多來源於用火產生的相關遺留物, 如灰燼層、 炭屑、 燒石、 燒骨等, 缺乏保存完整的直接用火證據。 甘棠箐遺址這種保存較好的曠野用火遺存非常少見, 是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發現, 對研究史前人類行為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遺址出土石製品以小型為主, 石製品的類型包括石器、 石核、 石片、 斷塊、 殘片等。 石製品岩性以矽質岩和石英岩為主。 砸擊法是生產石器毛坯的主要方法, 而絕大多數石器則用錘擊法加工製作。 石器的類型包括刮削器、 凹缺器、 尖狀器、 雕刻器等, 其中以刮削器占絕對主體。 上述特徵與周口店第1地點、泥河灣早期舊石器遺址為代表的華北小型石器早期文化傳統有相似之處, 與華南其他地區以大型礫石石器為主要工具組合的技術和文化傳統存在較大差異。 這種小石片體系在中國南方的發現, 極有可能改變以前南北兩大文化體系的認識。
石製品形態特徵顯示存在兩種砸擊技術。 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 “典型砸擊法” , 砸擊方向多沿礫石長軸方向, 通常產生典型兩端石片或典型砸擊石核, 如棗核形、 多稜柱狀。 這種技法在舊石器時代曾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套用, 但多不是主流方式。 而出現的另一種砸擊法其砸擊方向多沿礫石的短軸方向, 方法是將礫石置於石砧上, 以較平一面朝下放穩, 一手握住(或不握), 另一隻手執石錘, 猛烈砸擊礫石上端, 一下或幾下砸碎礫石, 得到不規則石片和石塊, 石塊可再轉向放置, 繼續砸擊, 產生新的石片、 斷塊。 這種砸擊方法簡單粗糙, 砸出的石製品形態存在很大的隨機性,廢品率極高, 它可能是早期人類除從自然界撿拾天然石質工具外最為原始而實用的石製品生產技術。 此砸擊法在國內外舊石器時代遺址研究中未見報導, 為甘棠箐遺址獨有的加工技術。 兩種砸擊技法在生產過程中相互滲透和融合, 形成了甘棠箐遺址獨樹一幟的砸擊技術文化體系。
遺址出土的骨、 角製品和木製品, 加工形態多為尖、 鏟狀, 豐富了該遺址以石器文化為主的文化內涵, 體現出古人類生產、 生存方式的多樣性。 骨製品保存有錘擊和敲砸痕跡, 木製品則保留有刮削痕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原料豐富, 易於加工, 工具用途廣泛, 學術界普遍認為在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曾大量使用木製品。 但由於年代久遠, 有機質易腐爛, 木製品難以保存, 目前世界範圍內僅有零星實物被發現。 甘棠箐遺址由於其特殊的埋藏環境, 出土了保存較好的木製品, 此發現不但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的空白, 對研究東南亞地區存在 “竹木文化說” 也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遺址動、 植物化石保存較好, 種類豐富。初步鑑定大哺乳動物有貓、 獼猴、 劍齒象、犀、 豬、 鹿、 麂、 牛等, 還有大量小哺乳動物、鳥類、 爬行類和無脊椎動物化石。 很多動物化石上保存有人類切割、 砍砸痕跡和動物啃咬痕跡。 遺址出土的植物種子, 初步鑑定有25科, 31屬, 其中包含有葡萄、 松子等可供人類食用的植物種類。 這些動、 植物化石為研究古人類生存環境, 狩獵、 採集行為方式以及古人類食物來源和種類等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遺址年代

甘棠箐遺址海拔高出撫仙湖水面約115米, 遺址所處的更新世地層沉積在上新世湖相地層之上, 局部地段還產褐煤, 地質時代較早。 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經初步鑑定有江川獼猴、 玉溪劍齒象、 真角鹿、 祖鹿、 似山西軸鹿、 雲南水鹿、 原始麅、 湖麂等上新世殘存物種, 動物組合與元謀動物群極為相似, 其時代應為早更新世。 遺址原始的石器工業面貌也符合這一時代特徵。

重要意義

甘棠箐遺址石器工業面貌與華北小型石器早期文化傳統較為相似, 與華南地區以大型礫石石器為主的文化傳統存在較大差異。 這種早期小石片體系在中國南方的發現, 極有可能改變以前對南北兩大文化體系的認識。
有機質遺物在我國和世界其它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中都非常罕見。 木製品的發現, 充分證明了人類加工使用木器的歷史悠長, 對探討木器的起源、 加工技術, 功能、 演化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
遺址地層清楚且有多個文化層位, 文化遺存和伴生動、 植物遺存豐富, 文化面貌原始而獨特。 對研究早期人類生存模式、 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 古環境背景等具有獨特的價值。
甘棠箐遺址是雲南省繼元謀人遺址後發現的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曠野遺址。 遺址的發現、 發掘和研究無疑為東亞地區古人類本地起源的學說提供了新的佐證,再次證明了滇中高原是人類起源的關鍵區域。
2016年5月16日,經全國專家的評審和投票,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被列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