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村(1954年朝鮮作家李箕永著的中篇小說)

江岸村(1954年朝鮮作家李箕永著的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岸村》是朝鮮作家李箕永著中篇小說,發表於1954年朝鮮的《朝鮮文學雜誌》(七、八月號),1956年由蔡志清譯成中文,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江岸村
  • 作者:李箕永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首次發表時間:1954年
內容簡介,作品鑑賞,

內容簡介

《江岸村》共三十三節,情節可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前十八節。戰爭開始,朝鮮人民軍作戰略上的暫時撤退,美軍和南韓國防軍進駐江岸村,村幹部撤退到龍鬚山與敵人展開鬥爭。以黃治道為代表的地主豪紳泛起,組織“自安隊”,為虎作倀,胡作非為。他們在美軍中尉威克的命令下,把朴老漢、鄭基浩等村民和幹部家屬作為赤黨分子關在村中國小校里,嚴刑拷打,隨意槍殺。百多名村民危在旦夕。撤退路經江岸村的人民軍戰士金鳳九和幾位戰友化裝成國防軍的上級“檢閱官”,巧妙地殺死了自安隊長黃治道和國防軍少尉李勇沫,救出受難的鄉親。村民在朴老漢的組織和指揮下,組織武裝自衛隊,保衛村民撤退到龍鬚山,與郡組織的游擊隊會合。游擊隊以龍鬚山為根據地,在郡黨委領導下與敵人鬥爭。敵人對這次慘敗實行報復,將鄰村居民抓來,為被殺的國防軍舉行“入殮儀式”,殺害無辜。並逼迫膽小如鼠的富農俞鐘樹重新組織“自安隊”,指使俞鐘樹的母親假裝做生意,打聽游擊隊下落,企圖掃蕩。游擊隊為解救苦難鄉親,打擊敵人氣焰,派金潤民、鄭基浩、英男到江岸村偵察敵情,出奇不意襲擊江岸村,擊斃美軍中尉威克和大地主黃治榮,消滅駐守江岸村的國防軍。俞鐘樹早已攜家逃離。敵人更加殘酷地報復,把江岸村燒成一片焦土。江岸村的人們無家可歸,全部成了游擊隊員。
第二部分為後十五節。朝鮮戰局發生了變化,人民軍和志願軍發起反攻,敵人潰退。龍鬚山的游擊隊經常襲擊敵人的退兵。江岸村村民又回到村莊,積極投入村子重建和農業生產,支援前線。村民們組織互助合作組生產,以英男為代表的姑娘打破傳統習俗,下田扶犁耕作,學習農業技術,生產搞得紅火。但敵人常派飛機轟炸,還派遣空投特務從中破壞。俞鐘樹的姐夫尹相元在漢城接受了特務訓練,來到龍鬚山,利用岳母和妻舅的關係從事特務活動,以謊言和金錢引誘躲在山中的俞鐘樹,指使他下山收集有關情報。由於朝鮮人民的高度政治警惕性,特務活動成績甚微,只是引導敵機轟炸村莊而已。英男在“次執勤中,發現了隱藏在俞鐘樹家裡的特務,隨即報告,速了特務和俞鐘樹母子,並根據口供,抓獲了藏在山洞中的尹相元,特務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冬去春來,榮獲英雄稱號的金風九從前線來到後方訪問,應邀來到他戰鬥過的江岸村,受到熱烈的歡迎。他和英男產生了愛情。之後英男到工廠當工人,決心努力工作,當上勞動模範,趕上英雄的未婚夫。

作品鑑賞

《江岸村》以解放戰爭為題材,但真正寫戰鬥場面並不多。前一半主要寫兩次戰鬥,一次是金風九化裝“檢閱官”,殺死十多名國防軍,另次是金潤民、朴老漢率領游擊隊襲擊江岸村、擊斃美軍中尉威克。後一半主要寫後方生產和反特活動。作者無意對解放戰爭作全面的歷史的反映,而是從不同角度表現戰爭中朝鮮人民的不屈的鬥志和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從而揭示朝鮮人民取得抗美救國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小說通過一系列情節揭示出:由於朝鮮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對三千里江山的熱愛,因而他們在戰爭中英勇頑強,不畏犧牲;面對敵人的殘酷暴行,能堅定不屈,從容鎮靜;在生產中互助合作、勤懇辛勞;對於暗中破壞的敵人,能有節有利,一網打盡。
作者要表現的是戰爭中整個朝鮮人民的精神面貌,因而塑造的是朝鮮人民的群象。雖然小說以朴老漢一家的活動作為情節展開的線索,但給讀者的印象是寫集體。作者有意突出人民整體的力量和精神。這種思想在朝鮮現當代文學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但這帶來了小說藝術上的缺陷:人物形象不夠飽滿、鮮明,朴老漢、金潤民、鄭基浩、金炳鎬都顯得抽象空洞,缺乏鮮明的個性。只有英男的性格中具有一些鮮明獨特的東西,給讀者以較為深刻的印象,她向爺爺要求參加自衛隊、襲擊江岸村前偵察敵情、扶犁耕田、巧抓敵特、與金鳳九的戀愛等情節中表現了她勇敢、機敏、深情等性格特徵。她的性格雖然夠不上豐滿,但比其他人物的性格刻劃要深入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