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平遠江山四望開,颯然風至似蘭台。”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楊慎曾在詩作中這樣描寫過瀘州江山平遠堂。由於歷史原因,這個始建於南宋慶元年間、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的古樓原樓已不復存在。
2018年,瀘州市牽頭重建江山平遠堂,修繕總投資約350萬元,主體建築完成後交由西南醫科大學進行文化裝飾打造。
2022年6月,江山平遠堂文化展館完成打造。文化展館以忠山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主題,展示愛國仁人志士在忠山留下的紅色印記、以及與忠山有關的名勝名人名篇等。
地理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忠山校區內
所獲榮譽
1986年,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人文
1098年5月,黃庭堅停靠在瀘州城下的長江碼頭,他路過瀘州時,州官王獻可對其才華十分仰慕,對他特殷勤。不僅瀘州美酒讓黃庭堅大飽口福,瀘州山水更讓他一消心中的塊壘。在瀘州域內待了6年之久,於是瀘州境內的忠山、玉蟾、納溪、拙溪等都成為他抒發情緒的地方。聽聞寶山可眺望瀘州全城,黃庭堅在登臨後,題寫了“江山平遠”四個字。
江山平遠堂曾是瀘州文朋詩友、名人賢達在忠山聚會交遊、吟詩酬唱的重要場所,黃庭堅、楊慎、張駿、趙藩、劉光第、王世禎、章士釗等歷史文化名人都留下了許多詩詞。朱德駐節瀘州期間,時常登臨忠山,賦詩抒發憂國憂民之思,閱讀進步書籍、思考革命道路問題;1963年4月來瀘視察時,他又重登忠山,在江山平遠堂飽覽全城風光。
價值意義
重建江山平遠堂,只是瀘州深入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的一個縮影。在瀘州市日前印發的檔案提到,將通過開展城市行銷、強化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推進文旅融合創新等20條措施,持續擦亮瀘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市品牌,把瀘州建設成更顯人文關懷、更具時代特徵、更有區域影響、獨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