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宮廷畫家王振鵬的《江山勝覽圖卷》(48.7厘米×950厘米 約41.6平方尺)是一件堪與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比美的紀實性風情畫巨作。它再現了元代溫州地區真實的生活場景。卷中繪兩山(天台山、雁盪山)、兩城(永嘉城、瑞安城)、兩江(甌江、飛雲江)、兩寺(聖壽禪寺、寶壇寺)、一海(東海)。描繪的時間是農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前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山勝覽圖卷
- 朝代:元代
- 畫家:王振鵬
- 大小:48.7厘米×950厘米
畫作介紹,流傳歷史,拍賣價值,
畫作介紹
元代宮廷畫家王振鵬的《江山勝覽圖卷》(48.7厘米×950厘米 約41.6平方尺)是一件堪與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比美的紀實性風情畫巨作。它再現了元代溫州地區真實的生活場景。卷中繪兩山(天台山、雁盪山)、兩城(永嘉城、瑞安城)、兩江(甌江、飛雲江)、兩寺(聖壽禪寺、寶壇寺)、一海(東海)。描繪的時間是農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前後。卷中蒙古族、漢族人物1607人、494幢建築和若干座塔、橋,舟楫船隻68艘、108頭牲畜、87隻鳥,既是研究元代當地社會政治的“百科全圖”,又是研究元代繪畫百科的重要圖像,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該卷包首楷書題簽為:“王振鵬江山勝覽圖”,卷尾有隸書名款:“至治癸亥春莫廩給令王振鵬畫”下鈐“王振鵬印”“孤雲處士”二印。至治癸亥,即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卷首鈐有該卷最早的收藏印“重詔”半印,卷首和卷尾共鈐有清乾隆、嘉慶、宣統皇帝的鑑藏印璽十方,該卷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和《石渠隨筆》卷四,並斷定為王振鵬真跡。
流傳歷史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即將勝利,偽滿洲國“首都”從長春遷往吉林通化,倉皇出走之際,溥儀在長春偽皇宮的一幢舊灰磚樓里留下一批未及帶走的歷代法書名畫,由於該樓曾經被刷成白色,俗稱“小白樓”。留守於此的偽滿軍人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將寶物盜竊一空。據傳王振鵬的《江山勝覽圖卷》就與他的其餘四件名畫同遭被盜賣的厄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小白樓風波”。光陰荏苒,在2002年5月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中國書畫展”上,這張已“消失”半個多世紀的王振鵬《江山勝覽圖卷》終於重回中國人的視野。“這張畫是由一位國內個人藏家競得的。在中國美術史上,這是一張非常珍貴而又重要的佳作。”
拍賣價值
2012年12月4日,在北京保利2012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夜場拍賣中,由比利時尤倫斯男爵收藏的元代宮廷畫家王振鵬《江山勝覽圖卷》 以1.012億元的成交價,被一位國內個人藏家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