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埡峽谷鱅魚

江埡峽谷鱅魚

江埡峽谷鱅魚,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江埡水庫位於洞庭湖水系,澧水一級支流漊水中游,跨湖南、湖北兩省三縣。水庫庫面狹長,全長120餘千米,最窄庫面僅73米;水位深,壩高131米,海拔高236,平均水深40米,適宜養殖鱅魚。江埡峽谷鱅魚體型飽滿,體色烏黑,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活動能力強,尾部力量大,鰓鮮紅,鰓絲清晰,肌肉堅實:魚肉細嫩、鮮香、清甜,無泥土腥味。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江埡峽谷鱅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埡峽谷鱅魚
  • 產地名稱: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
  • 品質特點:體型飽滿,體色烏黑
  • 地理標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農村部第4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江埡峽谷鱅魚體型飽滿,體色烏黑,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活動能力強,尾部力量大,鰓鮮紅,鰓絲清晰,肌肉堅實:魚肉細嫩、鮮香、清甜,無泥土腥味。
江埡峽谷鱅魚

營養價值

內在品質指標
項目名稱
規範標準
項目名稱
規範標準
硒(毫克/100克)
≥0.41≤0.60
EPA(以脂肪計)克/100克
≥0.18
粗蛋白/(%)
≥16.8
DHA含量(以脂肪計)/(%)
≥0.35
粗脂肪/(%)
≤2.20
谷氨酸(GLU)/(%)
≥2.60
賴氨酸(LYS)/(%)
≥1.60
人體必需胺基酸(除色氨酸外)總含量/(%)
≥6.20

產地環境

江埡水庫位於洞庭湖水系,澧水一級支流漊水中游,跨湖南、湖北兩省三縣。水庫庫面狹長,全長120餘千米,最窄庫面僅73米;水位深,壩高131米,海拔高236米,平均水深40米;庫面日照時間短,水溫低,江埡庫區年平均氣溫16.7℃,多年月平均氣溫4.8-28.4℃,表層年平均水溫19.9℃,全年在15℃以上的時間約為275天,高溫季節6-9月水的躍溫層明顯,平均日照時數1533.0小時,以7-8月最多,溫差可達5℃左右;水質清澈,溶氧高,水體透明度達300-500厘米,pH值在7-8之間,呈弱鹼性,庫區水中溶氧量為9.52-9.90毫克/升,庫區無任何工業污染;地質泥沙含量少,水質含豐富的硒元素;庫岸陡峭,屬典型的山谷河流型水庫,形成了特有的富硒、有機、低溫、無泥的優質漁業資源。

歷史淵源

1995年,張家界始建設江埡水庫。
2009年,張家界委託湖南農大、湖南水科所和長江水科所編制了《江埡水庫保水漁業發展規劃》。
2013年,在江埡水庫養殖基地捕獲的鱅魚王,獲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2017年,丹麥農委專家代表一行考察張家界有機淡水魚基地。

生產情況

2011年,江埡峽谷鱅魚通過中綠華夏“有機產品”認證。
2017年,江埡峽谷鱅魚生產總面積1520公頃,年產鱅魚570噸。

產品榮譽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江埡峽谷鱅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江埡峽谷鱅魚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張家界市慈利縣江埡水庫主體水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6′06.19″-110°45′08.37″,北緯29°32′22.63″-29°35′48.46″。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
產區為張家界市江埡水庫,為峽谷河流型水庫,環境條件符合NY/T 5010-2016 無公害農產品 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NY 5051-2001 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庫區植被豐富,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水體交換量大,生態環境好,無任何工業污染,為生產有機水產品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養殖水域水質要求:水溫4℃-30℃,pH值7-8,透明度≥0.8米,溶解氧≥7.8毫克/升,氨氮≤0.2毫克/升,總磷≤0.05毫克/升,總氮≤1.3毫克/升,高錳酸鹽指數≤2毫克/升。
2、品種範圍
江埡峽谷鱅魚放養魚苗魚種要求就地繁育,就地培養,魚苗體表光滑,色澤正常,遊動活潑,畸形率與傷病率均≤1%。
3、生產控制
3.1養殖方式
養殖方式為苗種網箱培育和成魚大水面粗放養殖結合模式。在逃駕峪和楓埡兩個庫汊進行網箱培育鱅魚苗種,面積為107.44公頃;逃駕峪和楓埡以外的水域作為商品魚粗放養殖區,面積1402.56公頃。
3.2投入品要求
餌料:苗種階段輔以豆漿、魚粉,中後期輔以糠、麩、餅等。成魚粗放養殖以天然餌料為主,適當使用糠、麩、餅等粗飼料,粗飼料要求適口、潔淨、無霉變腐爛、無有毒有害物質污染。
漁藥: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漁藥使用符合國家農業部行業標準NY 5071-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
肥料:全程不使用肥料。
3.3苗種繁殖
3.3.1人工繁殖
採用人工繁殖育苗方式。
a、親本:親魚來源於江埡庫區野生或在大壩村的逃駕峪和楓埡兩個庫汊攔網養殖區域培育親魚,每年選擇健康性成熟的鱅魚作為親本,親魚體質健壯,性腺發育好,體色正常,4到8齡,雌雄比例1:1,體重為10千克-15千克,在每年的5-7月進行人工催產孵化。
b、孵化:人工催產,孵化桶流水孵化,防止太陽直射,孵化溫度20℃至30℃,溶解氧7毫克/升以上。
c、網箱育苗:從5月下旬至翌年12月,將魚苗從水花培養成冬片,養殖前期投餵豆漿、豆渣等.中後期輔以糠、麩、餅等粗飼料。
3.3.2苗種培育
魚苗選優,水花下放到專用網箱之前,檢查質量,95%以上卵黃囊消失、鰾充氣,能平游和主動攝食,且色澤光亮,群游活潑,90%以上有逆水能力,畸形、病傷率小於1%;95%以上全長≥0.7厘米,體長差別≤20%,體重差別≤30%。
網箱育苗:鱅魚早期採用網箱育苗,在逃駕峪和楓埡(隸屬大壩和龍潭灣兩村)兩個庫汊,設定網箱集中培育夏花苗種。苗種要求規格整齊,健壯無傷,統一供應,飼養採用豆漿、魚粉等料飼養魚苗;養殖2g左右規格後分箱,進入大規格苗種培育階段。
攔網育種:鱅魚大規格苗種採用自然育苗,在柳枝坪、金雞、龍潭灣、合心等主要庫汊設定攔網育苗,培育大規格鱅魚苗種,規格達到250克-1000克的二齡苗種後,放入大水面進行粗放養殖。
3.4苗种放養
粗放養殖放養的鱅魚苗種為人工培育的一冬齡苗種,在春季打開攔網進行鱅魚苗种放養,庫區每年放養二齡鱅魚苗種30萬尾。
3.5飼養管理
粗放養殖的日常管理,主要是防盜、防逃、防水污染,整個養殖期以天然餌料為主,不投餵漁用配合飼料;在其快速生長期可適量投餵粗飼料,粗飼料應清潔、衛生、無毒、無害。
網箱苗種培育的日常管理如下:
投餌:投餌量以70%-80%的魚不搶食為度,魚種每天投餌次數3至6次。
防病:魚病以預防為主,下箱前必須對苗種嚴格消毒,定期殺蟲,預防寄生蟲,5-9月網箱水體定期消毒,預防細菌性疾病,及時撈出死魚並作無害化處理,及時換洗網箱,保持水質清新。漁藥的使用需符合國家農業部行業標準NY 5071-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防逃、防敵害:日常巡庫、巡箱,檢查養殖設施以免遭破壞,網箱養殖要加強鳥、老鼠、水蛇等天敵的防範。
4、捕撈上市
捕撈方式:冬季以聯合漁法為主,其它季節採用定置張網捕撈。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江埡峽谷鱅魚質量安全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相關質量標準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江埡峽谷鱅魚地理標誌產品地域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江埡峽谷鱅魚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在其指導和監督管理下嚴格按照本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江埡峽谷鱅魚地理標誌使用者須正確規範使用標誌,不得擅自擴大使用範圍,不得買賣、轉讓加貼標誌,並建立標誌使用檔案。登記證書持有人須加強標誌使用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標誌監管長效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