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善講,勞動模範,安徽無為人。1950年率領民工搶修連子壩,提前完成築堤任務。1978年領導大隊種植棉花6000畝,平均畝產皮棉160斤。1957年獲全國家業勞動模範稱號,1950年、1979年兩次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善講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92年
- 出生地:安徽無為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江善講,勞動模範。安徽無為人。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彭澤縣江心農業生產合作社主任、江心生產大隊黨總支書記、棉船人民公社社長、彭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西省農學會副理事長。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50年率領民工搶修連子壩,自己帶頭苦幹,平均每天挑土8立方,提前完成築堤任務。七十年代鑽研植棉技術,1978年領導大隊種植棉花6000畝。平均畝產皮棉160斤。主持種植2.1畝棉花試驗田,平均畝產皮棉300斤。1957年獲全國家業勞動模範稱號,1950年、1979年兩次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人物生平
民國18年春(1929)隨父母逃荒來彭澤,定居棉船鄉江心村。11歲起幫人放牛,打長工,在舊社會受盡了苦難。1949年10月,他帶領全家9人,參加復堤堵口,每人每日挑土3~4方,超過他人一倍。1950年11月,被評為縣、專區和中南行政區農業水利勞動模範、全國農業水利勞動模範,赴京參加全國勞模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1951年,積極投身土地改革運動,同年3月率先組織本村農民,成立常年互助組。1952年,將土改中所分的15畝地,全部種改良棉,獲得畝產皮棉63斤的好收成,轟動全縣,為大面積推廣改良棉做出表率。1953年3月28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4年春,在常年互助組的基礎上,吸收附近自願參加的農民,辦起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被選為社長。1955年冬,又倡導5個初級社聯合起來,成立江心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被推選為社長。1956年他所領導的江心高級社植棉4138畝,收皮棉3674.54擔,單產80.8斤,名列全省高級社之首。當年冬,他組織全社200多名勞力,將600多畝沙州改為棉地。1957年春,又領導民眾,修築圩堤,建通長江水閘,改善棉地灌溉。全社植棉4828畝,畝產皮棉107.3斤,首創江西大面積單產超百斤的奇蹟。先後被省政府、國務院授予省、全國植棉勞動模範,並榮獲農業部頒發的“愛國豐產獎章”。
1958年,全縣第一個人民公社——江北人民公社建立,江善講任社長兼江心大隊黨支部書記。1959年9月,應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年國慶慶典,又一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接見。1960年秋,省長邵式平至江北公社視察,將江北公社改名為棉船公社,並指示他從社長的崗位上回到江心大隊任黨總支書記,領導生產,專心探索棉花高產途徑,為全省發展棉花生產引路。11月,他即回到大隊任職,此後便潛心摸索棉花高產穩產經驗。1963年他與技術員、老農“三結合”,種植一畝試驗地,畝產籽棉1057.7斤,名揚大江南北。同時組織民眾大搞棉花科學試驗,成立科研小組,以三田(小面積對比試驗田、高產示範田、良種繁育留種田)為基地,以農業“八字憲法”為指針,使棉花產量逐年提高。1961年全大隊皮棉畝產152斤,1962年上升到165斤。他還積極培育棉種,經過6年的觀察,從“岱字15號”棉中,培育出一種棉桃大、纖維長、衣分高的“江心大桃棉”和“短果枝五瓣棉”,畝產籽棉700斤以上,並在全省引種。1962年,他被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特約研究員。
1963年,江心大隊榮獲華東區植棉先進單位和全國農業戰線紅旗單位的光榮稱號。2月,江善講赴上海參加華東區先進集體代表會議,在會上作了“多種愛國棉、多賣愛國棉”的書面發言,表達了新一代農民“站在家門口,望到天安門”的愛國奉獻精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文播出他的發言稿,新華社記者袁木為此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站在家門口,望到天安門”的通訊報導。“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被罷免職務。1970年黨和人民為他徹底平反,恢復其名譽和職務。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再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勞動模範金質獎章和榮譽證書,他繼續領導民眾創新,走主攻單產,提高總產的路子。1982年,全大隊植棉5920畝,畝產皮棉達216斤,首次突破“雙百”大關。
江善講先後當選為第三、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第三、五、六屆人大代表和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江西省農學會副會長、彭澤縣革委會副主任、彭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棉船鄉黨委副書記等職。1965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善講》一書,介紹他居功不驕、清正廉明、一心撲在發展棉花生產上的事跡。1992年3月2日,江善講因患腦溢血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