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

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

《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是作者朱學東通過筆觸,尋找自己童年的記憶,對年少時曾經走過的路、發生的事,所見所聞的記錄和隨感。內容極具江南鄉土氣息和人文特色。文筆清秀,易於閱讀。《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主要寫作者對故鄉風物的回憶,從中反映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
  • 作者:朱學東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1日
  • 頁數:332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49938202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由朱學東著,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故鄉的水土有一種神秘力量,在人們出生的時候,便規定了他們的未來。人們在那裡住過,便會受其影響。住越久,它便將每一個人纏住越久。《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中這些文字,全部與作者朱學東的生活經歷有關,也是江南吳地作者這一代人,乃至其父輩祖輩的集體記憶。

圖書目錄

水花生
浴鍋舊事
我愛荷花郎
失落的油菜花
消失的做坯
柳笛聲殘
失落的竹槍
拎著板凳上學的日子
搶拋梁
牛背上的童年
偷甘蔗
麥堆里的秘密
釣魚的大頭針時代
門板上的童年
消失的烏鵲麥
搪螄螺
造橋記
草塘里的童年
打田鼠
遠去的帆影
看夜更
我愛紅嘴綠鸚哥
消失的糠蝦
造樓房
拍麥
種化肥
捉蝦記
納鞋底
風車
扁連枷
水缸里的記憶
洋燈故事
撲火的飛蛾
沒有洗髮液的歲月
消失的野泳
學游泳
溝渠里游水
秧田裡的記憶
竹園驚夢
知了聲聲
竹廊記憶
腳爐憶舊
曬太陽
換糖佬
父親的腳盆
篤鐮刀遊戲
放野火
點年財
捉蜻蜒
請灰姑娘
故鄉的桿棵
故鄉的蛇
棉繭頭草
拖網時代
做秧田
拔秧記憶
有關蒔秧的記憶
追車少年
撿麥穗
沒有兒童節的童年
記憶中的癩蛤蟆
拔茅針
摘刺苔
烏絨樹

作者簡介

朱學東,1967年生。江蘇常州武進人,資深媒體人,專欄作者。曾任職大學教師、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等,歷任《傳媒》雜誌社常務副主編、《南風窗》雜誌總編輯、《中國周刊》雜誌總編輯。

序言

故鄉在江南,在童年的記憶里
鄉愁是所有痛苦中最高尚的一種痛苦。
——赫爾德(德)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北上求學,在陌生的京城拜望客居此地多年的鄉鄰舊戚時,突然發現,我的那些在北京讀書工作了一輩子的前輩鄉賢們,一個個操著極為奇怪的國語,簡直就是故鄉方言的翻版,只不過聲調高低起伏,顯示出了努力靠攏北方腔調的殘存。
須知,我故鄉方言,幾乎找不到與如今流行的國語的一絲影子,當年我在北京講方言,還經常被笑話為“跟日本話似的”。
後來我才知道,這些長輩,絕大多數人年輕時說國語並不是這樣。年歲越長,鄉音越重,到最後幾乎全部回歸了兒時的音調,無論是文字學者,還是專業技術人員,或者普通職員、達官貴人,我所接觸認識的前輩鄉賢,無一例外。
是什麼樣的東西才能有此魔力?
我向鄉鄰舊戚請教,他們只知道本就是這樣;我向語言學者請教,他們的解釋不能說服我;我也沒有在文獻中發現這樣的研究……
直到有一天,我在德語詩人里爾克的一首詩里,發現了這變化背後的隱秘
邏輯和魔力所在:
“捷克人民的歌聲
這般甜蜜又深沉;
被它感動的心靈,
欣喜得想要哭泣。
當一個兒童
在土豆地里咿語;
穿過長夜守望者的夢,
它的清唱來臨。
縱使你遠遠離開,
到世上最寂寞的所在,
往後的歲月,它執著的聲音,
仍然會縈迴在你的心裡。”(里爾克,民歌)
里爾克的謠曲,讓我心旌搖盪。
不是別的,是出生時依託的那塊土地的造化神秀,是跟著親人學舌的咿語鄉音,深種於心,溶進了血液軀體,一開始就已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生活的外部環境,會讓我們主動或被動地去學習接受並習慣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方式。兒時的記憶,兒時的咿語,此時也會悄然躲進某個角落,讓位於生活工作的現實。
但是,當工作生活的世俗壓力一旦消退,那早已深種於心、暫時避讓的記憶,就會悄然溢出,慢慢滋長,“往後的歲月,它執著的聲音,仍然會縈迴在你的心裡”!
縱使你遠在海角天涯。
豈止是縈迴在心裡,它最終將成為我們的主宰,讓我們在愉快而悲傷的回憶和訴說中,漸漸老去。
故鄉的水土有一種神秘力量,在人們出生的時候,便規定了他們的未來。人們在那裡住過,便會受其影響。住越久,它便將每一個人纏住越久。
這才是故鄉。
我的故鄉在江南,曾是季札領地,今屬江蘇常州武進。
故鄉沃野千里,蔚藍的天底下,遍地綠意,河渠縱橫,水波晶瑩。村莊掩映雜樹竹園中,雞鳴狗叫之聲,此起彼伏。熱鬧中透著大地的沉靜。
故鄉四季分明,風調雨順,就連兇悍的颱風到此,也變得溫馴了。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所,是人人羨慕的魚米之鄉。
羨慕什麼?
春天地上隨便挖口塘,春水漫過,經過酷夏,待到秋冬時,小兒撈魚蝦忙,這便是故鄉舊時風物,也是我們這一代乃至我們的祖輩父輩,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出生在武進的一個叫西朱西的小村莊,在常州南,離市區有二十幾公里。我十八歲離開故鄉的時候,這個村子還只有十四戶人家,如今各家開枝散葉,各造大房,隱隱然已成一個大村子了。
西朱西坐北朝南,村子雖小,卻不脫江南鄉村的格局風情,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西朱西坐落在兩條河間,東有永安河,西有永勝河。父親曾給我手繪過故鄉地勢圖,告訴我,故鄉之地,河道交錯,地勢雖高卻平,狀如龜板,俗稱烏龜地,討口彩取其諧音,祖傳富貴地,既富且貴之地。
村口有條小河,碼頭離我家不過十來米。村子向南五百米內,過去有三條東西向的河流,東入永安河,西連永勝河。水勢平緩,水波清瑩。老風水說,出門一里三橫河,水清則靈,好地方。這四條河都是我們小時候釣魚嬉水玩耍的好地方,曾耗費了我多少光陰! 確實是好地方。武進前黃北邊的朱氏宗祠,即在我們這個小村子裡。按家譜,也算是朱熹苗裔。我們宗祠也不辱先祖盛名,村里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讀書人,尤以教師為多。
“土改”時,宗祠被分,我曾祖是江陰南漂而來扛長工最後入贅落戶本族的,算是村里最窮的,所以分得宗祠兩間,另外的給了村里當倉庫。1985年我拿到人民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們鄰村一位同宗同學的母親,時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朱德生先生的弟媳,羨慕地跟我祖母說,你們家風水好啊,有祖宗庇佑啊。
因是宗祠所在,西朱西祖產頗豐。雖然土改分給了其他村不少,但村里人均土地在江南依然不低。而且即使是在人民公社時期,故鄉糧食產量還是頗高的。
但是,繳了公糧之後,留給自己的口糧有限,像我家當年,只有父母是壯勞力,老人孩子多,以長輩們的勤勞,也還常常不夠吃,直到分田之後,才解決問題。
我小時發育不良,與缺少營養有關。以至於我上高三時,父母擔心我將來考大學,即便考分夠了,也怕身體贏弱,‘不能被錄取,絞盡腦汁尋找偏方給我燉童子雞之類的食物,試圖彌補早年營養不良之缺憾。
還只能在地上爬的時候,長輩們下地,我們通常被帶到田間地頭,在地上自己折騰,就像泥娃。稍長,父母長輩便已無暇顧及。於是,小小年紀,我們或在藍天白雲下割草戲耍,或穿梭於豬圈羊欄灶台柴房間,或忙碌於自留地上,或幫著大人割稻插秧打場……
少年不識愁和苦。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與天地為伴,與自然為伴,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度過了自己自由放任的童年時代。這些快樂,常常讓我們忘卻物質生活的匱乏的痛苦,“沒記性”。
因為生活所迫,在我學會“狗爬”之後,一直到高中二年級,每年夏天,我腰裡繫著一個蛇皮袋,跟著父親和堂叔,摸甲魚貼補家用。彼時我光著腳,追逐著父叔的足跡,逢河過河,遇田過田,東走西奔,丈量著故鄉的水土,熟悉了故鄉周邊四鄰八村的幾乎每一條河,每一塊高埂。
後來跟父母兄弟聊及過去,自然有許多美好的記憶,但是,我問父親,也問自己:這么富饒而美好的地方,像你們這么勤勞,我們還從小當童工,要有多大的本事,才能把這樣的地方治理到大家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水平?
父親默然無語。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於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
1921年1月,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故鄉》里,這樣寫下了對闊別二十年的故鄉的糾結。
相比先生所看到的故鄉,“蒼黃的天底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么多年之後,我的故鄉呈現著截然不同的時代特色:
舊時故園成了“新城裡人”的商品房和工業區。
嶄新寬闊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齊整漂亮的廠房,密布開發中的工地,以及來往喧鬧的車流,操著各種方言底色國語的來來往往的人群,繁華熱烈,生機勃勃。
我的故鄉是進步的,嶄新的,是現代中國的一個縮影。
不過,這進步嶄新的故鄉,已不是我記憶中的故鄉了。它正以遊子無法理解的速度,繼續更新。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迅速壓過了對古老傳統的尊崇,除了遊子和老人,越來越多故鄉的年輕人歡迎這種變化的到來。
當然新是有代價的。當年藍天碧水白帆南通宜興北通湖塘常州的永安河永勝河,前者成了臭水溝,臭水日日夜夜嗚咽流淌,幾經治理而不清。而永勝河,當我驅車經過曾經的港橋古鎮所在時,只能看到一座新橋上寫著永勝河橋四個字,邊上是一條幾乎一步就能跨過的長滿雜草的溝——當年這兩條河,可是故鄉與外界交通的主要水道啊。
當我站在舊石橋上,指著污臭嗚咽遠去的河流,得費勁向我出生在北京的孩子解釋,我小時候就在這橋上,在河邊的楊樹上,往這河裡跳躍游泳,清澈的河水渴了就可以喝,這絕不是謊言——我的孩子自國小游泳,卻從未在她父親游過泳的河下過水;我得讓孩子相信,我小時候房前這地里夏天遍地蛙鳴,螢火蟲漫天飛舞,春天挖口塘,秋冬滿塘小魚蝦,也不是神話——在故鄉的夏夜,我的孩子從未見過螢火蟲……
如今的故鄉和全國各地一樣日新月異,目力所及處,必有塔吊工地,路和建築乾篇一律,越來越找不出故鄉的影子,除了河邊村頭那些雜樹。
格式化——我的朋友用了一個電腦用戶熟悉的概念,總結了故鄉乃至整箇中國的進步與嶄新。
格式化意味著清零,意味著全新的開始,另一面則是與傳統的割袍斷義。
那些被迫洗腳上樓的父輩們,行將告別張弛有度、年歲有盼以及守望相助、彼此熟悉的生活,逐漸像城裡人一樣,習慣緊張無度且冷漠無助。他們將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工作,找不到熟悉的生活。他們最終將成為斷線的風箏,在自己的土地上,他們就像一棵棵被斫斷了根的樹……
但是,變化是一定要來的。
“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魯迅先生沉鬱的筆調,或許就是提前對現代化城市化代價的一種無奈的指示。
我每年都回家,看望我的父母兄弟。
每次回家,尤其最近這些年,我都會獨自一人,漫步在四鄰八村間的村路和竹園雜樹邊,駐足凝思,熟悉的場景正在一個個消失,故鄉也變得越來越陌生了。
故鄉風物曾經歷數百年而不變,我的曾祖、我的祖父、我的父親,直到我的少年時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鄉的風物,變化有限。
歷史上,與傳統的決裂,歷戰亂、新文化運動而“破四舊”、“文革”和市場經濟的衝擊,尚能藕斷絲連。但在推土機下,傳統瞬間幻化成一堆堆瓦礫和零碎的記憶。
歷史和精神的斷裂,發生得如此迅捷,如此徹底,甚至輓歌都來不及唱。
人們拋棄了自己的祖居祖墳,也就埋葬了自己的故鄉。
不是沒有人在乎。
“儘管我對個人自由的長期辯護,但我從來沒有被誘惑到像有些人那樣,以這種個人自由為名而否定自己從屬於某一特定的民族、社群、文化、傳統、語言……在我看來,這種對自然紐帶的拒絕誠然崇高卻誤入歧途。”
以賽亞·伯林告誡我。其實,在精神上,我從來沒有離開故鄉,在北京,我被同鄉戲稱“前黃沙文主義者”。
兩年前的春節,我偶爾拍了一張家裡的老式浴鍋照片(至今的冬天,我仍喜歡泡這大鐵鍋),發在了微博上,我的同鄉好友王亦農君提醒我,能不能寫篇關於浴鍋洗澡風俗的文章?
亦農君一言,提醒了我。儘管此前我也零零碎碎地寫了些關於故鄉風物的回憶,但也就是從此起,我開始有意識地把記憶中的故鄉舊聞記錄下來,而且,一旦動筆,思緒便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沒有腹稿,沒有雕琢打磨,信馬由韁,寫了便貼在新浪我的部落格里。
我沒有想到,這些散記最終引得了那些與我有相似生活經歷的朋友同學和故鄉許多人的共鳴。他們給我點題,鼓勵並支持我堅持寫下去。
“失去故鄉的人,寫作成為居住之所”。於是,我就像法蘭克福的阿多諾所說的那樣,在異鄉的城市,燈紅酒綠的喧鬧後,努力通過筆觸,尋找自己童年的記憶和回家的路。所有懷想,都在夢裡江南,都在那些永不逝去的舊聞笑談中……
薩義德說,只有經歷過兩種文化的人才能理解流亡者。對於正在失去故鄉的人來說,其實就像流亡者一樣遭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感觸最深。
我的生於斯葬於斯的祖輩們,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看到變化,於他們,這一切太平淡了。
我的父輩們,他們經歷了這種變化,而且仍將忍受這種變化帶來的歡樂、不適,甚至煎熬,但他們當年受教育的水平,他們為討生活而努力的忙亂,常常不能讓他們有時間有能力記錄曾經的生活。
到我們的下一代,故鄉已經是新的了,他們自然沒有那些美好而痛苦的記憶。
因此,也只有我們這一代人,才是承前啟後的一代。記錄漸行漸遠的江南故鄉舊時生活的擔子,自然要落到我們這一代人肩上。
於是,便有了這部《江南舊聞錄》,儘管那些陳年往事永遠絮叨不完。
這不止是對故鄉遠去時代的記錄,更是為我自己,為我的父母兄弟,為我的孩子所寫的書:
沒有這塊土地,便沒有我。
無論它發生什麼改變,它終將是我的牽掛。
感謝我的女兒朱佩瑋,你是我一切努力的動力。
感謝我的太太谷麗影,沒有你的支持鼓勵,我將一事無成。
感謝我的父母兄弟,沒有你們,便沒有一切。
感謝我的同學老鄉潘建岳、馬志良、鄒忠偉、丁學兵、盛志峰、眭懷福、陳秋良、蔣國鋒、徐衛東、王岷顏、羌礫國、周志興、諸雄潮、陳文偉、姚青松、康曉東、陳新華、王其涵、郭小明、管建新、周志興、諸雄潮諸君,你們的督促、點題和表揚,讓我下筆如神。
感謝王亦農君,不吝墨寶,為本書題寫了書名。
感謝我多年的朋友諸暨郭建歡君,為本書配圖及提出建議。
感謝正知書院我的院士朋友們對我寫作的激勵。
感謝我的老友新朋江建文、顧芳、孫澤新、蘇萍、路錦、沈向陽、張培忠、孫澤陽、張駿諸君的鼓勵和支持,感謝武進區委宣傳部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
感謝新浪網新浪部落格,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刊布在我在新浪的實名部落格上,感謝新浪執行副總裁、總編輯陳彤的支持。
感謝《北京青年報》和《中國經濟報告》,感謝“騰訊大家”的編輯們,你們的支持,讓我故鄉的故事得到了更多的傳揚。
感謝騰訊《大家》及各位編輯對我寫作的鼓勵。
感謝江蘇教育出版社我的老友新朋朱永貞、張平、孫興春、孔融諸君對本書出版所付出的心血。
2013年11月19日於旭日嘉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