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榿木,中藥名。為樺木科植物江南榿木Alnus trabeculosa Hand.-Mazz.的莖、葉。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疹,蕁麻疹。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江南榿木
- 界:被子植物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山毛櫸目
- 科:樺木科
- 屬:榿木屬
- 種:江南榿木
- 分布區域: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採收
- 用量: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濕疹,蕁麻疹。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陰乾。
形態特徵
喬木,高約10m。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枝條暗灰褐色,無毛;小枝黃褐色或褐色;芽有柄,芽鱗2枚,光滑。葉柄細,長2-3cm;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至橢圓狀寬卵形,有時長枝上的葉為披針形或橢圓形,長6-16cm,寬2.5-7cm,先端短尾狀或驟尖,基部近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不規則細疏齒,上面無毛,下面有腺點,脈腋間簇生髯毛;側脈6-13對。雄花序春季先葉開放,多個簇生。果序橢圓形,2-4個排成總狀;果序梗長1-2cm,果苞長5-7mm,木質,基部楔形,先端有5個淺裂片。小堅果寬卵形,長約3mm;果翅厚紙質,寬及果的1/4,種子扁圓。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000m的山谷、溝邊、河岸及村落附近。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