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堰,位於樂山市中區境內,古稱永豐堰,距今已一千餘年。
江公堰堰頭距樂山城北西12公里,青衣江左岸棉竹鎮袁壩村女兒山下,無壩引水,是樂山城區重要的飲用水資源保護地。江公堰綿延十餘公里,穿城而過,經女兒山風洞老、九百洞、張公橋匯入岷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公堰
- 位置:樂山市中區境內
- 始建於:北宋初雍熙六年(公元984年)
- 長度:十餘公里
歷史,現狀,
歷史
始建於北宋初雍熙六年(公元984年),後淤廢,明“成華時(1465-1487年),嘉定知縣魏翰築永豐堰,取水青衣江,穿洞為渠。弘治中(1488-1505),堰塞,嘉定知州曾介修復(明萬曆《嘉定州志》)。後來兵燹,堰垮渠淤而廢。清乾隆二年(1737),知縣江吳鑒籌款修復,將進水口從石板灘下移至棉竹鄉袁壩村女兒山風洞老,民念功德,更名江公堰。
現狀
江公堰雖然歷經千年,仍發揮著供水、灌溉、發電、防洪和生態保護作用,主灌綿竹、通江、城郊三個村社共13個村。 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擴大,江公堰灌溉面積由原來的1.24萬畝減少到了不到4000畝,許多分渠被掩蓋在了道路、高樓下,變成了下水管道和排水溝。城區保留下來的竹公溪經過整治成為了市民休閒娛樂的一道亮麗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