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鏡內雜居著瑤族、畲族、苗族等26個少數民族,其中以瑤族為主。瑤族自古就是一個熱愛生活,有著豐富審美情趣的民族,古代一直就有盤瓠後人“好五色斑衣”的說法。艷麗的服飾是瑤族的一種特殊文化語言,翹腦鞋又是服飾中最具個性的組成之一。翹腦鞋流行於汝城的延壽鄉、嶺秀鄉、小垣鎮等幾個鄉鎮,其中又以延壽鄉製作的翹腦鞋最具特色。翹腦鞋其形狀如船形,鞋頭上翹上翻,位於鞋尖處的鞋面上繡有鞋腦花,鞋後跟不縫合。在延壽鄉流行的翹腦鞋有兩個品種:一種是翹腦布鞋,一種是翹腦木板鞋。翹腦木板鞋適宜於雨天穿用,且適於女性穿用。
翹腦鞋製作的原材料簡單,主要有樟木板、加工的牛皮、黑布、白布、舊布、苧麻線、桐油等。製作工具為:鋸子、錐子、針、小鐵錘等。
翹腦鞋製作的第一道工序是焙殼。焙殼又分鞋底、鞋面的焙殼。製作鞋底的焙殼時,先把一張土紙貼上在門板上,將一些舊布剪成大小不等的小布片用米糊均勻粘到土紙上,稍曬乾後又粘上一層,最後一層粘上白布,共粘三層,用小鐵錘錘緊、曬乾。然後按照所需鞋的大小尺寸裁剪出來,待用。鞋面焙殼的製作方法略顯複雜。先取白布一塊塗上米糊後把黑布貼到白布上,壓平、壓緊,並曬乾,曬乾後按鞋面裁剪待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汝城翹腦鞋
- 位置:湘粵贛交界處
製作,地位,
製作
第二道工序是鞋底的製作。翹腦鞋又因鞋底材質不同有翹腦木板鞋和翹腦鞋布鞋之分。鞋底的製作比較簡單。先把樟樹板鋸成2.5厘米的木板,然後晾乾,按鞋底的圖樣,鋸成鞋底。據當地瑤民介紹,用樟樹板做的翹腦鞋底結實、輕便、還可去臭,防腳氣。木板鞋的加工很講究,鞋底造型要求鞋尖上翹,狀如船形,在鞋底的腳弓處將樟木板鋸成“ ∟∣”形,成兩塊活動的木板,呈半邊馬蹄形,拼在一起時便成了一塊完整的木板鞋底。做成鞋後,後半塊木板可自由的上、下移動,這就是翹腦木板鞋製作工藝的獨特之處。
木板鞋底加工好後,再把加工好的牛皮按鞋底圖樣裁剪出來。接著將裁剪出來的布鞋底1—2塊用布包好,包邊也挺講究,最上層的布鞋底是塊根據年齡不同採用不同的色彩的包邊布,如是青年女子穿的鞋則用紅布,老年婦女則用綠、藍色布包好,其他的則用白布包好。包好邊後用苧麻繩將鞋底反覆數針紮緊,再依次將木板鞋底、牛皮做的鞋底,布鞋底1—2層,按順序疊好,在整個鞋底的正面用鐵釘牢牢地釘在一起,釘好後再用特製釘在木板鞋的反面釘上特製的鐵釘(一個鐵釘用兩個腳),以免防滑。這樣,翹腦木板鞋就做好了。
然後便是做鞋面。每隻鞋由兩塊鞋面組成,縫合鞋面後,心靈後巧的婦女在鞋尖處的鞋面上用彩色線繡成象徵福、祿的各種花的鞋腦花圖案,並在周邊還用紅、綠、白、桃紅等幾種絲線繡成圓形,一層圍一層,環環相扣,鞋口處用紅色絲線裝飾。最後將鞋底與鞋面從鞋尖處開始縫合,但鞋後跟不縫合,鞋做好後,再用加工的桐油將鞋底、鞋面刷上一層。打了桐油的鞋不會滲水,下雨天更不會被淋濕了。
地位
千百年來,翹腦鞋在汝城流傳並得以沿襲,已是汝城瑤族的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