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源流
其一,源於許由
根據《史記·伯夷傳》、《根在箕山》等相關史料記載:許由,一作許繇,字仲武(亦武仲),又一字道開。上古陽城槐里人(今屬河南登封),是上古時期的一位高潔清節之士。相傳許由為炎帝之後,曾是堯時期的一方諸侯,許部落首領。許部落起於河南登封箕山、嵩山一帶,為了尋求更優越的生存環境,許由和他所領導的部落沿潁水向東遷徙,來到今天的許昌一帶,見這裡土地肥沃,草水豐茂,物產豐富,便在這裡定居下來。在許由的領導下,憑著優越的自然條件,許部落迅速地壯大起來。帝堯聽說許由是一個非常能幹、很有才能的人,便親自到許地拜見他,尊他為老師,並要把天下禪讓給他。許由不受,逃於箕山之下,農耕而食;堯又請他做九州之長,他恥聞此言,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一類的話。後世把許由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隱居不仕者。許由因此而名傳千古。
據史料考證,古代典籍中許由是第一個以許為氏的人,並且又是一方諸侯、名士。正是因為有了許由,之後才有許部落、許地、許國和許氏的出現。許由又是炎帝的後裔,所以,許氏後人便尊許由為“許氏始祖”
其二、源於文叔
據《姓源韻譜》記載:“許姓源於姜姓。堯四岳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國),子孫以國為姓,望出高陽、汝南。”
《元和姓纂》載:“姜姓,炎帝四岳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為楚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載,許姓,四岳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許,以為太岳之後,今許州是也。”
以上史料說明,許國和文叔是許氏形成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文叔是公元前1066年被周武王封於許地的,他隨即以地為名,建立了許國。文叔便是許國的開國之君。據《辭源》、《中華姓氏源流》等史書載,許國的國都在“今河南省許昌市東,張潘鎮古城村。”現在城池尚存。許國的疆域,大約相當於今河南登封、鄢陵、許昌魏都區全境以及臨潁縣的盤龍寺,沃城村等以北的大片區域。與當年許由部落活動的區域基本一致。
文叔,在當時的各諸侯國中,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有治國之才和實幹愛民的好國君。他在治國安邦方面採取的舉措有五點,一是實行“國野制”(“國”即國都,“野”為農村)。即國家疆土,除國都由國君直接管轄外,其餘四周地區,劃分為四大隅區,分別派人負責管理。二是廢除奴隸主制,實行定點定製,引導人民由遊牧生活的方式,逐步轉變為定點(村的雛型)、定居(戶的雛型)的生活方式。還教人們構木築巢(房子),立家自炊,使全國形成了一戶為一家,幾十戶為一村的格局。三是土地實行“方塊制”,他將許國的土地,劃分成大小若干個方塊,再按村、按戶、按人分田方耕種,採取誰耕種誰收益的原則,讓人民自由耕種,從而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改善百姓的生活。
四是引導和教育許國臣民搞創造發明,製作農具,培育良種,製作陶器,改善生活用具,種桑養蠶,繅絲織帛。他還指導人們捕漁、種果樹、採藥治病。他領導許國人民興土木,修皇城,建宮殿等,至今許國皇城遺址尚存。五是教導許姓人祭祖、拜祖。並以血緣、血統為紐帶,加強自身的團結。他把傳說中的許由高士尊為許姓始祖,在國都東北的臥龍崗上,建起許由高士墓冢,添土燒紙,以示紀念。隨後,許姓子孫把他這一美德繼承下來,每年的清明節,都到許由墓前,添墳、燒紙,予以祭奠。
為許國和許姓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文叔,死後葬於銀河畔的崗丘上,墓冢就在今河南省許昌縣五女店鎮許莊西北的戴窪坡(參見《老年春秋》2005年第二期載許子茂文《許國開國之君——許文叔》)。
現根據杜預《春秋世族譜》和許齊平《許氏源流和遷散考證》等相關資料整理,許國自文叔開始到許國滅亡所歷經的二十四代世系排列如下:
文 叔——德 男——伯 男——孝 男——靖 男
——廉 男——文 公——武 公——鰲 公——莊 公
——桓公鄭——穆公新臣——僖公業——昭公錫我——靈公寧
——悼公買——許男期——元公成——夫 人——穆 夫 子
——公 子——哀世子——太子止——公子結
文叔封於許地後,與周朝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他曾受命協助管、蔡、霍三國監督和控制商朝的遺族宋國,防止他們叛亂。到西周末年,許國乃是中原地區的重要國家之一,甚至參與了操縱周朝的政治,擁立周平王,開創東周新局面的重大政治活動。所以,東周初期,許國國力達到鼎盛,擁有了以許昌為中心的百里之地。不過,好景不長,就出現了危機。原因是許國北境原來是鄢國和鄶國。平王東遷時,勢力較強的鄭國也東遷至今新鄭一帶,相繼吞併了鄢、鄶二國,成了許國北邊較強的國家。至魯隱公八年(前715年),鄭國吞併了原屬於許國的許田(即鄭州東郊圃田)。三年後,鄭又聯合齊、魯二國攻打許國,進入許國都城,從而使許國急劇衰落。之後,齊、宋、晉、楚等強國爭霸中原,許國則成了他們交戰的中心地帶,幾乎年年遭兵禍之苦。從此,許國不得不依附於大國的羽翼之下,以求生存。所以國都曾進行過五次遷徙。(1)公元前576年10月,許靈公迫於鄭國的威逼,得到楚公子申的同意後,南遷於葉(即今河南葉縣東30里處)。從此,許國便成了流亡政府,淪為楚國的附庸國,命運掌握在楚國人手裡。(2)《左傳》載:昭公九年(前533年)“楚遷許於夷,實城父”。夷即今安徽亳縣西70里處的許村,現有許國國君墓在此。(3)公元前529年夏,楚“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荊即荊州,今屬湖北省,不久,又復遷許於葉。(4)公元前524年,“楚遷許於析,實白羽”。白羽即今河南省西峽淅川白亭堡。(5)公元前506年,楚又迫使許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約30公里處)。
在群雄四起、諸侯爭霸中原的春秋末期,許國王綱不振,在楚國的羽翼之下東遷西徙,彼於奔波。公元前504年,鄭國趁楚國被吳國擊敗無力北顧之機,派大將游速伐許,滅許於容城,俘虜許男新而歸,許國滅亡。在鄭國滅許之際,楚國又立悼公的孫子成為許國國君,是為許元公。二十三年後,即公元前481年,歷史已進入戰國時期,楚國最後把許國滅掉。於國破之際,許國人以國為姓,四處遷徙,他們尊許文叔為許姓始祖。
其三,天下許氏,同根共祖
從以上情況看,許氏得姓於許由和文叔的說法,都有十分充分的史料依據,互相都不能否定。但如果把相關史料聯繫起來,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我們不難看出,許氏得姓的兩種說法,實際上還是一個源頭。
(1)都是炎帝的後裔,同根共祖。
(2)許由確有其人,並且是天下許氏第一人。他還是一個操行很高、很有能力的一方諸侯或方國領袖。堯帝“禮待之”也好,“禪讓”也好,或“有讓天下之名,實不失天下”之意也罷,包括許由死後,葬於箕山山頂,堯封其為“萁山公神”,以配食五嶽,世代奉祀,等等,都說明了許由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正因為有許由,才有許部落,許地、許國以及許國子民於“國亡之後,以國為氏”的結果。所以,許由是許氏產生的源頭。
(3)文叔是許氏形成的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通志·氏族志》記載:許由之後的春秋時期,“晉有許偃,楚有許伯,鄭有許瑕”。這隻說明許為楚所滅,其“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真正從姓氏研究的角度上講,許氏形成應該是在許滅亡之後。文叔被尊為許姓始祖,也是不無道理的。
(4)天下許氏,一脈相承。史書中關於文叔為四岳伯夷之後,記述得較多,也有史書記載文叔為許由之後。不少史料還稱許由和文叔同為一個人。關於許由和伯夷是否是一個人,說法不一。即便許由和伯夷不是一個人,也不影響“天下許氏,一脈相承”的結論。《太平御覽》卷177所引用戴延之《西征記》曰:“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大城東北九里有許由台,高六丈,廣三十步,長六十步。由恥聞堯讓,而登此山,邑人慕德,故立此台。”許昌既是許由所居,許由的後人也就是許國之民。許國亡後,其民以國為姓,其中也包括有許由的後人,所以要把許由之後和文叔之後的許姓分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其次從族源上講,許國的始祖文叔,是炎帝後裔伯夷之後,而許由也是炎帝的裔孫。從《左傳》“堯欲讓許由以天下”之句可以看出,許由還在伯夷之前,本屬一脈相承。總之一句話:天下許氏,同根共祖。
許氏遷徙及汝南許氏郡望的形成
許國滅亡之後,許國的遺民開始向外遷徙,也有少量遷至江南各地。如許國人初被楚國遷至葉縣一帶的時候,當地便出現了舞水、舞陽等地名。因古代的繁體字許與“舞”相通,故“舞水”、“舞陽”,實際就是許水、許陽,屬同音互轉。到戰國時期,在湖南新晃、芷江一帶,也出現了舞陽的地名。據近代學者考證,當地居民也是許國居民在亡國之後被迫遷去的。除此之外,今河南的許昌、登封、葉縣、舞陽、魯山、淅川、安微的亳州,湖北的荊山等地都有許氏人居住,但遷徙最集中的應該是河北高陽,河南汝南和山東昌邑。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河北高陽與河南汝南兩個許氏郡望。
汝南郡是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所置。《後漢書》載,汝南郡轄境有三十七城(縣),實際上,有關資料記載轄四十或四十二縣。兩漢時期治所在汝南平輿故城(今平輿射橋鎮故城村),是豫州的一個郡,位於中原腹地,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以,由於各種原因,許多有地位、有才能的人或來此地做官,或移居此地謀求發展。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汝南也是許氏遷徙的重要選擇地。因此,原已移居高陽、長安和昌邑的許氏人,也移居汝南,形成汝南許氏的一大望族。
1、從許地遷往汝南(主居地在今汝南縣城東三門閘鄉老許莊)。這支許姓是較早遷入汝南的,有建於漢代以前的許家祠堂,現還遺有殘碑,碑文敘述了戰國時,許國滅亡以後,這支許氏逐水草而居,沿汝水遷至汝南的經過。他們是由許地直接遷徙而來的,這支許氏在汝南繁衍發展很快。直到今天,汝南境內還有以許莊、大許莊、老許莊、許屯、許樓等以許姓命名的村莊12個,全縣許氏人口達到近萬人。
2、遷往高陽又遷往汝南。高陽,古地名,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後廢。晉泰始初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省蠡縣南),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的保定市、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北魏改為郡,還治高陽。隋開皇以後廢。這支許姓是由許地直接遷徙而來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述:“(許)為楚所滅,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子孫分散,以國為氏,自容城徙冀州高陽北新城都鄉樂善里。”這支許氏遷移此地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是勾龍的後裔,勾龍在顓頊時是高陽土正,朔本求源,高陽也算是他們的祖居地吧。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到了秦代,高陽許氏家族中又出現了一個“出名當世”的大隱士許猗。由於許猗是個隱士,當然談不上什麼官職和業績,但許猗的曾孫許毗,在漢代卻出人頭地,官至侍中、太常,位列九卿。毗生德,字伯饒,漢安定、汝南太守。因此,定居汝南平輿。這支許姓後來又分為三大支系:
第一支係為許德的七世孫許茂家族。《魏書·許彥傳》載:“祖茂,慕容氏為高陽太守。”許茂的孫子許彥,北魏時歷武昌公,相州刺史,安東將軍。許彥有子許熙、許龍和許宗之。其中許宗之為殿中尚書、定州刺史,封潁川公,其孫子許亮任蕩寇將軍、冀州驃騎長史。許熙襲父職。熙卒,子安仁襲。安仁卒,子元康襲,後降爵為侯。元康子廓,襲爵,官奉朝請,累遷至頓丘、東太原二郡太守。廓子躬,襲父爵,武武定末為中外府水曹參軍。躬之弟憲,太尉中兵參軍。元康弟許護為州主簿,有子瑞、絢、遜、曄、惇。瑞為州主簿。許絢拜太中大夫,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絢弟遜,武定末,東陽平太守。遜弟曄,州治中、別駕、西高陽太守、太中大夫,卒贈鎮東將軍、瀛洲刺史。曄弟惇,武定末兼大司農卿。惇子文紀,度支郞中;文經,武平末任殿中侍御史。隋開皇初侍御史兼通直散騎常侍,許穆任晉給事中,散騎常侍,卒於相州長史。惇兄遜,平原太守。贈信州刺史。遜子文高,司徒掾。熙弟龍,官趙郡太守。其孫許琰,太學博士,累遷尚書南主客郎、瀛洲中正。卒贈平東將軍、滄州刺史。永熙中,重贈散騎常侍、衛將軍、尚書右僕射、瀛洲刺史。琰弟璣,厲廣平王常侍、瀛中大中正、散騎常侍、滎陽太守,行南青州事。
第二支系是許德的七世孫許詢(許茂之弟)家族。許詢於南朝時任太中大夫,卒後贈吏部尚書。其後裔徙居杭州新城,人才輩出唐高宗時的宰相許敬宗,就是許詢的後代子孫。
第三支係為安陸許氏。許德的十一世孫許君明(也是許詢的五世孫),侍梁任楚州刺史,移居湖北安陸(今湖北孝感市)。這支許氏也出了很多歷史名人,唐高宗時與許敬宗同朝為相的許圉師即出自此門。
3、從高陽遷往長安,又從長安徙居汝南。據許嘉立《河南省汝南許氏族譜序》記載:西漢名儒、名臣許商,字長伯,是許國國君文叔第四十三代孫,世居高陽,於西漢入京做官,移至長安。西漢名儒周堪,宣帝時為太子少傅。元帝時任光祿大夫、領尚書事,與太傅蕭望之等輔政。許商是周堪的高弟。許商善為算術,著《五行論》,歷位至九卿。其弟子門人多為儒學、高官。其後“商公與子許綱,徙居於汝南之平輿。”這支許氏尊許商為汝南許氏一世祖。東漢時期的許敬、許訓、許相祖孫三代皆為司徒,以“月旦評”而名揚天下的許劭、許靖以及唐代著名的漳州刺史許天正,都是許商的後裔。
4、從許地遷往昌邑,又從昌邑遷往汝南。據相關史料記載,鄭國滅許國之後,許氏有一支遷至昌邑(今山東巨野縣南),到了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有一位功臣叫許溫(《漢書》稱作許盎),“以駢騎從起昌邑,以護衛入漢,以中尉擊籍(項羽),侯千戶”(見《後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二傳至許昌,於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任太常,於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任丞相,建元六年免相。四傳到許福,於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坐為奸、為鬼薪”。不僅失去了侯位,而且還判了三年徒刑。
漢宣帝時期,昌邑人許廣漢曾為昌邑王郞。宣帝養育宮中時,曾與之同舍居。掖庭令張賀勸他以女許平君嫁於宣帝。《漢書.外戚傳》:“立許婕妤(即許平君)為皇后。”封許廣漢為昌成君。地節三年(前67年),封平恩侯,位特進。後又封許廣漢的兩個弟:許舜為博望侯,許延壽為樂城侯。宣帝以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輔政。
許廣漢之侄許嘉,初元元年(前48年)以中常侍嗣平恩侯,永光三年(前41年)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許嘉之女又立為皇后。但許氏三侯傳至王莽新政時,均先後敗落。時至東漢,昌邑許交州移居汝南平輿。這支許姓中的許旉,大約在漢和帝時,已官至公府掾,為三公府屬吏。有資料說汝南許靖、許劭是這支許氏後裔,但由於手頭資料有限,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5、從汝南遷往召陵。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有“曾曾小子,祖自炎神,……,自彼徂召,宅此汝濱”句。彼,指楚。徂,往、到。意思是說,許國被楚國滅掉了,我們家便遷到了汝水之濱的汝南召陵了。召陵在今郾城縣東30里,當時屬汝南郡管轄。所以稱之為汝南召陵。從許商世系可以看出,召陵許氏是由汝南平輿遷徙而來的,在這支許氏中,許慎是突出的代表。
6、從汝南遷往會稽陽羨。會稽,地名,今江蘇蘇州市。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西漢時轄境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分及福建全境。陽羨(今江蘇宜興)屬會稽管轄。據許嘉立《河南省汝南許氏族譜序》記述:西漢許商有二子許綱和許鑒,許鑒有三子許武、許晏和許普。許武,字季長,居會稽陽羨。許武生許景,景生荊,荊生慎,居汝南召陵。
有關史料介紹:會稽陽羨許氏是汝南召陵許氏的分支,其開基祖是東漢著名的文字學家許慎之後。顯然與許嘉立的說法是矛盾的。為此筆者查閱了許武、許荊和許慎生活的年代,其結果是:
許武:漢光武帝時舉為孝廉。光武帝執政時間是公元25—56年;
許荊:漢和帝時任桂陽太守。和帝執政時間是公元89-105年;
許慎:漢安帝永初四年(110年)召為五經博士。
以上三個人生活的年代看,許武從汝南移居陽羨在前,許慎居召陵在後。許慎是許武的後代。會稽許氏中,在東漢時期出了兩位歷史名人許武和許荊。許武以“謙恭克讓”而得美名,官長樂少府。許荊官至諫議大夫。
7、從汝南遷往漳州。據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唐漳州刺史許天正之二十二世孫許君輔所修《韓山名賢世家許氏譜》和《河南列祖世系表》、《重修汝寧府志》、《汝南縣誌》等相關資料記載:許天正,唐代汝南人,為東漢許靖十五世孫。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許天正與父許陶隨陳政入閩平亂,後安居漳州,終身戊邊,官至漳州刺史,卒後葬於漳州市北25里浦南鎮詩朋村,其後裔在當地繁衍發展。許天正之子許平國,襲祖爵兼治州事。性格剛直方正,為鄉民余拱震論奏,降為海寨巡檢使,轄都監二員,巡檢十員,兵馬二千三百餘人,仍鎮南詔兼治州事。歷孟廣、俊和、伯業、敦熙、果毅、君奭、程年、本旺、宋庸,自唐代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及宋,俱襲前職,世居南詔。
許天正第十一世孫許烈,稱居潮州韓山,為韓山一世祖。許烈四世孫許珏,是宋英宗駙馬,娶尚德安公主為妻。廣州潮州市中山路葡萄巷,現仍保存有治平二年(1064年)修建的駙馬府,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許天正河南列祖世系簡表
文叔系 | 汝南 | 人物 | 字號 | 宦 績 |
43世 | 1世 | 許商 | 長伯 | 、將作大匠、河堤都尉、光祿勛等 |
44世 | 2世 | 許綱 | 伯紀 | |
45世 | 3世 | 許正 | 端夫 | |
46世 | 4世 | 許濟 | 匡時 | |
47世 | 5世 | 許響 | 廷璉 | |
48世 | 6世 | 許靖 | 文休 | 漢尚書郞,蜀司徙 |
49世 | 7世 | 許標 | 選叔 | 魏武衛將軍 |
50世 | 8世 | 許山 | 伯嶼 | 世襲武衛將軍 |
51世 | 9世 | 許傳 | 師古 | 世襲武衛將軍 |
52世 | 10世 | 守道 | 正君 | 世襲武衛將軍 |
53世 | 11世 | 齊望 | 若瞻 | 世襲武衛將軍 |
54世 | 12世 | 得起 | 守邦 | 世襲武衛將軍 |
55世 | 13世 | 許壽 | 延玲 | 世襲武衛將軍 |
56世 | 14世 | 玄本 | 乾德 | 世襲武衛將軍 |
57世 | 15世 | 許麟 | 孔夢 | 世襲武衛將軍 |
58世 | 16世 | 興祖 | 傑孫 | 世襲武衛將軍 |
59世 | 17世 | 許治 | 初平 | 世襲武衛將軍、隋司徙主溥 |
60世 | 18世 | 克華 | 茂賢 | 宣威將軍 |
61世 | 19世 | 許陶 | 堯甫 | 襲宣威將軍、別架入閩 |
62世 | 20世 | 天正 | 允心 | 別架、團練副使、漳州刺史 |
8、從汝南遷往常州。從汝南遷往江南的還有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的許胤宗。許胤宗(約536-626年),隋唐間常州義興人,曾任尚藥奉御。《舊唐書》說他,陳時,“初事新蔡王外兵參軍,柳太后病風不語,名醫治皆不愈”他造黃芪防風湯數十斛,置於床下熏治,氣如煙霧,柳太后“其夜便得語”。“拜義興太守”。唐武德年間,關中(今陝西中部)多骨蒸病(相當於今天的結核),得之必死,並且還互相傳染。諸醫無能療者。但經許胤宗治療者,無不愈。他主張切脈診斷,用藥若有正相當者,則主張單用一味,不宜雜藥亂投
據《中國歷史大辭典》記載:唐中宗、睿宗年間,常州義興許景先,進士出身,徙家洛陽。中宗、睿宗時,初授夏陽尉、神龍初拜左拾遺,以論事切直,遷滑州司士參軍。唐玄宗開元初,為給事中。以每年賜射,動用府庫賜物,耗國損人,上言切諫,自是停賜射之禮。轉中書舍人,與齊浣、王丘、韓休、張九齡掌知制誥,以文翰見稱,為宰相張說所重。開元十三年(725年),玄宗令宰臣擇刺史外任,許景先出任虢州刺史,轉岐州刺史,後入京任吏部侍郎。今存其詩《征君宅》、《折柳篇》、《奉和御製春台望》、《陽春怨》、《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五首(刊載於《全唐詩》一九九三年一月版第325頁),文二篇。
9、從汝南遷往楚州(今江蘇淮安),又從楚州遷至河南靈寶。據許嘉立《河南省汝南許氏族譜序》記載:許氏“自容城遷高陽,世傳至漢有名德者,為汝南太守,因居平輿。由德而下,延至君明為楚州刺史,居家遷至安陸,後又隨職遷至同州(今陝西大荔)。再歷及金,自同州遷長安,長安之始祖名東,東公生祥,祥公生佐,佐為金進士。佐公生炳,官軍千戶。炳公生威,元為金吾衛上將軍、兵馬都元帥,佩金虎符。因西征過靈寶之梁村,愛其風土,遂家焉,梁村自此有許氏之始。”
據《靈寶許氏父子四尚書圖像·附譜略》記載:這支許姓人行居梁村後,相繼出了許實、許進、許誥、許贊、許論等歷史名人。其中許進、許誥、許贊、許論父子四人在明代相繼任各部尚書,是當時天下著名的望族之一。這支許姓人至今已傳至26世,發展至數千人,共留下有許家祠堂、許家墳、東崖精舍、石馬院等著名文化遺蹟和人文故事。
10、從汝南遷往丹陽句容。句容,縣名,在江蘇省西南部、北臨長江,滬寧鐵路橫穿北部。漢汝南人許光,字少張,過江居丹陽句容,後仕吳,官至光祿勛。其後裔居此繁衍,形成望族。據《重修汝寧府志》和許嘉立《河南省汝南許氏族譜序》記載,丹陽句容。這支許中出了很多歷史人物,其中代表人物有許邁、許渾、許翽(玉斧)、許謐(許穆)等。且許邁、許謐、許翽都以修道求仙而名載史冊。
11、從汝南遷往太原。太原,古郡名,戰國秦莊襄王四年(前246年)置,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轄境相當於今陽曲、交城、平遙和晉中地區,這支許氏乃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因在太原做官而落戶,並形成望族。
12、遷往廣州高第街。《嶺南記事雜誌2008年第5期刊載吳昊《“廣州第一家族”的百年沉浮》一文記述:廣州市高第街的許氏家族,是龐大姓氏南下(遷)的一支。唐高宗時,他們從河南遷徙至福建詔安、泉州一帶;宋真宗時又轉輾來到潮州;三、四代人後,許氏子孫離開潮州城移居揭陽縣溝南村。據《福建詔安縣許氏族譜序》記載,這支許氏是漳州刺史許天正的後裔。清乾隆年間,溝南村許氏的第15代孫許永名離開家鄉到廣州高第街落戶經商,許永名是高第街許氏家族的始祖。這支許氏家族,自清道光年間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出了很多歷史名人。如清中議大夫許拜庭,巡撫許應 、禮部尚書應騤,國民黨高級將領許崇智、許崇灝、許崇濟。著名教育家許崇清,中共紅七軍政委許卓,魯迅夫人許廣平,打入國民黨內部的高級特工、新中國航空學專家許錫鑽等,都是廣州高第街許氏家族的優秀子孫。
另外,據史書記載,自東漢末年,汝南許氏因避亂大量南遷。許靖去了蜀地(四川),許劭移居豫章,許光去了丹陽,許曼、許副、許遜皆流寓江南。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許氏也隨士族逃往江南,至此,南方到處皆有許氏。有文獻證明,宋移居江、浙、閩、粵的許氏,又大量流入台灣及東南亞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