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制

《求賢制》是唐代武曌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求賢制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武曌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求賢制
鸞台:朕聞璧月珠星,實為麗天之像;他波翠岳,爰標紀地之形。是知正位辨方,體元建極,不憑群彥,孰贊皇猷。事總萬機,心覃億兆,恆靡遑於寢食,誠罔憚於憂勤。佇賢良則終肖失寢,詢政道則竟日停餐,豈直未明求衣,昃晷忘食而已。比者屢垂旌帛,頻訪丘園,雖志切於旁求,然未逢於俊乂。待舟航而涉水,思羽翼而凌虛。今者更啟搜揚,庶得不遺草澤。其有文可以經邦國,武可以定邊疆,蘊梁棟之宏才,堪將相之重任,無隔士庶,具以名聞。若舉得其人,必當擢以不次,如妄相推薦,亦置科繩。所冀多士襲於隆周,得人逾於盛漢。布告遐邇,知朕意焉。

作者簡介

武曌(624~705),即武則天。唐高宗後、武周皇帝。690~705年在位。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人。《舊唐書》言其“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在位能“尊時憲而抑幸臣,聽忠言而誅酷吏”。初為太宗才人。高宗即位,被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中宗即位,臨朝稱制。後廢中宗立睿宗,仍握大權。69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神龍元年中宗復位,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掌政期間,雖多弊政,但保持了唐前期之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