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探美

求真探美

《求真探美》是趙洪恩先生主編的美學理論研究文集。此書系《真善美的求索》一書的續集,包括哲學與思想教育、美學與審美教育以及藝術與詩文創作三個部分,是趙洪恩先生對於建國65周年的獻禮。該書集於2010年8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求真探美
  • 作者:趙洪恩
  • 類別:美學/理論研究
  • 頁數:401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8
  • 開本:880×1230mm1/32
作品簡介,作品導讀,作者簡介,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哲學與思想教育”,共十五篇。包括“正確面對挫折,做生活的強者”、“談勤奮”、“建設我們的道德高地”等。第二部分是“美學與審美教育”,共二十二篇,是本書重點所在。主要包括“美是什麼”、“美的特徵和起源”、“自然美的本質和根源”、“美育與創造能力的培養”等文章。第三部分是“藝術與詩文創作”,其中論文與散文十五篇、舊體詩詞三十八首。

作品導讀

美感是人們對美的認識、欣賞和評價。在西方美學史上,美感又稱作審美鑑賞或審美觀照。美感是客觀存在的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美是審美活動的對象,是“客觀實在的美”;美感則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的能動反映,是“主觀感受到的美”。所以,美感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的主觀反映,是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的心理感受。
美感有兩種含義:狹意的美感專指審美感受。所謂審美感受是人們接觸了客觀的審美對象以後所引起的一種綜合著感知、理解、情感和想像等因素的複雜的心理現象。比如我們沿長江旅行,既可看到三峽的險峻,又可看到神女的奇姿;既可看到江流的奔騰氣勢,又可看到洞庭的浩渺煙波……從而激起我們對祖國山河的愉悅之感和讚嘆之情。又如我們讀《紅樓夢》,隨著情節的發展引起我們情緒的起浮,時而愉快興奮,時而悲哀激奮,產生某種程度的共鳴。這些就是狹意的美感,即審美感受。廣義的美感泛指審美意識。所謂審美意識就是在審美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和審美能力的總和。它包括審美感受以及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形成的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要求、審美理想、審美觀念等多方面的內容。
美感具有直覺性的特點。直覺性是對事物的一種不假思索的直接感受。例如,當你觀賞一處秀麗奇妙的景色,或者玩賞一件巧奪天工、玲瓏剔透的工藝珍品,或者欣賞一幀風格雋永、詩意盎然的繪畫,或者聆聽一曲悅耳動聽的樂曲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在心頭升騰起一種愉悅的感受,你會不假思索地脫口道出“真美!”的讚嘆,而在這之前卻沒有經過理智的思考和邏輯的判斷。這就是美感的直覺性。然而這絕不是說,在直觀感受中不包括理性認識的因素。只是這種理性認識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和邏輯推理的形式出現,它象鹽溶解於水,有鹹味,但又不見鹽一樣地滲透、積澱在直覺表象等感性因素中。例如,我們看曹禺的《日出》,雖然那個金融大王金八並沒有出場,但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他的魔影無時無刻不威脅著人們的生存。再如王國維說:“‘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為什麼著一“弄”字就境界全出了呢?這是因為欣賞者根據“弄”字去思索去理解美的結果。
美感還具有情感性的特點。所謂情感性是指人們在審美活動中總是充滿情感色彩的,總是表現出一定愛僧好惡的性感態度。任何美感都是動情的,能夠引起心靈的震顫,激起喜、怒、哀、樂的情感。“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當你觀看喜劇時,會使你心花怒放,笑破肚皮,從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當你觀看悲劇時,又會使你悲哀痛苦,惋惜激奮,甚至落下同情的眼淚。在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始終處在豐富的情感狀態中。

作者簡介

趙洪恩,男,漢族,1940年生,河北省安新縣人,天津財經大學教授,作家,中國高教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文化學會道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學副校長,天津財經大學處長,天津美學學會副會長、顧問、美育專業委員會會長。

基本信息

總策劃:朱利來
作者:趙洪恩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發行:中國文化出版社發行部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雨 涵
開本:880×1230mm1/32
字數:260千字
印張:11
印數:2000冊
版次:201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35.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