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格莊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裘姓來此建村,以姓命村名裘格莊。後“裘”簡寫為“求”,演變為求格莊。 求格莊位於海陽市北部,北榆山西麓,地處東經120°58′,北緯37°06′。南靠肖家夼村,北連南水頭村,東與嵐店村接壤,西鄰古堆山村。隸屬徐家店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求格莊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地理位置:海陽市
  • 人口:909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2002年,全村有耕地93.3公頃,300戶,909人。有劉、王、荊、鄒、孫、林、張、薛、牟、於、陳、高、董、柳、徐、李等17姓,其中劉、王兩姓人口居多。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3月成立村黨支部。
1978年王日卿建起織布廠。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8年建攔河閘7道。
1991年在北榆山溝建水庫1座。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1979年,糧食畝產280公斤。1984年,糧食畝產510公斤,比1979年增長23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510公斤,總產32.9萬公斤。 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蘋果,主要品種有紅富士、喬納金、新紅星等。2002年,果園面積達到13.4公頃。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1074.1萬元,其中農業720.5萬元,畜牧養殖業270.4萬元,其它83.2萬元。
第二、三產業1927年,王漢開設公興太纊坊,有織機9張,纊20支,工人60名,1935年停業。建國後,繅絲業獲進一步發展。20世紀60-70年代,曾一度興盛,80年代初開始萎縮。20世紀末,著重發展服務業和運輸業,從業人員上百人。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30人,建築業收入52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70人,總收入502.5萬元,其中運輸業450.5萬元,商飲業52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教技1964年,成立求格莊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0名。 1998年成立秧歌隊,業餘演員20餘人,逢年過節演出,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人民生活建國初期,由於生產條件落後,糧食產量低,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20世紀70年代後,大興水利建設,購進農業機械,糧食產量大幅度上升,人們生活有所改善。2002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機95輛,彩電200餘台,電話112部。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莊破爛不堪。到20世紀70年代,全村瓦房仍寥寥無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富裕起來,新瓦房逐年增多。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不足5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對街道也進行了整修,變得寬敞整潔。 集體福利20世紀70年代初,村里辦起合作醫療,對村民看病用藥實行優惠。80年代,村集體投資用上電網供電。1997年,投資安裝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20世紀40年代初,王綏、鄒兆起、王保佐、王玉升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一批黨員。1942年3月,成立黨支部。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保佐、荊煥樂、劉喜、王智、宋忠文、劉太盛、荊煥勤、王孟國、劉太平、劉仁江。1998年起,王孟國復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3個黨小組,33名黨員。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2月,成立村公所,荊煥樂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成立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荊煥樂、鄒太風、柳明、荊煥勤、劉喜、王寶庭、劉太枝、王孟國、鄒合朋、劉太起。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